《玩家一號》離我們的現實究竟有多遠

《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看了《玩家一號》,這是迄今為止影像文化最令人歎為觀止的集大成之作:電影、動漫、遊戲……而所有這些視覺元素都統一於未來的真命天子:VR

老斯對VR,一邊批判,一邊沉迷,一邊警惕,一邊誇耀。事實上,正是VR開拓的新的維度,賦予了老斯新的美學空間和創造的自由,讓他把最潮的流行文化與傳統的懷舊進行奇妙的整合。《玩家一號》是對VR最強烈的一次宣傳,對VR走向公眾意義重大,也因此會成為VR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VR不是曇花一現的時尚泡沫,它植根於我們最深層的天性,也必然隨著科技的發展而噴薄而出。面對VR,無視、蔑視、逃避、打壓都是徒勞的,而無條件的跟風和投降也是愚蠢和危險的。

人類究竟何去何從?面對我收藏的部分VR設備,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與黑客帝國那種近乎玄幻的意識上傳不同,《玩家一號》裡面的VR一點都不超現實,與今天的VR很接近,從技術到外形。這恰恰是這部電影最厲害最有意義的地方,讓人更有代入感,也更驚悚。那麼,《玩家一號》究竟與今天的VR怎麼個接近法?我們來看看。

視覺

這是虛擬現實的關鍵。分辨率低下,這是目前人們對VR最大的批評之一,畫面粗糙。其實主流VR已經達到2K,這對於普通屏幕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但對於VR來說等於要把這塊2K屏幕放大很多倍,這樣粗糙的晶格就很明顯了,形成所謂的“窗簾效應”,很倒胃口。

但是這個情況正在飛速發生改變。谷歌今年3月剛剛發佈了超高分辨率的VR專用屏幕,預計5月推出,其規格為18 Mpixel,4.3英寸,1443-ppi,120Hz刷新率,OLED。

https://www.roadtovr.com/google-feature-wide-fov-high-resolution-vr-oled-display-sid-2018/

國內這方面也好不落後。小派研發中的Pimax 8K頭盔,分辨率達到8K,4月份將推出M1內測版,本人很榮幸地將參加這一測試活動,不過,這個VR的外型,恐怕也只有我這種骨灰級的VR死忠才能接受吧:

《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微軟研究院在今年2月發佈了一項研究成果:

Creating the Perfect Illusion : What will it take to Create Life-Lik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s

其內容是探討我們何時會有可以亂真的虛擬現實設備。

論文在線地址: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uploads/prod/2018/02/perfectillusion.pdf

這個論文很長很專業,不耐煩看的人聽一下我總結的他們的結論就好。簡而言之,要達到亂真的VR視覺,視場需要達到210°×135°,角分辨60像素/度,刷新率1800 Hz。按照他們的推算,這個目標可以在2025-2028實現。

眼球跟蹤

等一下,這是說的顯示分辨率。問題是這麼高的數據量,CPU和顯卡能帶動嗎?沒有關係,眼球跟蹤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能解決這一問題。當人眼在看東西的時候,雖然整個視野很大,但只有中央一小塊是清晰的, 邊緣成像模糊,因此在畫面渲染過程中只需要渲染中央凹視野很小的範圍,對周邊視野區域進行模糊渲染。眼球轉動,高清渲染區域隨著注視點的變化而變化,這樣既可以得到高清的視覺體驗,又可降低GPU負荷,從而可以大幅的降低VR設備對硬件的要求。這個問題現在也基本上攻克了:

http://mt.sohu.com/20160129/n436307032.shtml

無線傳輸

目前畫質最好的VR設備都是有線的,讓人很不爽。你看到Wade腦袋後面拖著根醜陋的辮子嗎?不要說VR了,未來的一切都將走向無線,從顯示、音響、到充電。但是,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解決。VR的無線適配器去年就已經商業化,各家都在猛攻這塊肥肉:

https://www.reddit.com/r/Vive/wiki/list_and_comparison_of_wireless_vr_adapters

《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輕便化

看到Wade的頭戴設備同今天的一個最惹眼的差別嗎?是的,它更輕便更酷炫。

假如VR設備是今天的形狀,那我也認為它永遠也走不進主流的家庭,因為看上去實在是太怪胎了。我認為VR要主流化,必須最起碼要做到目前普通近視眼鏡的大小。這確實不容易,但也已經有廠家接近這個目標了。就在上個月,我收到了DloDlo公司給我寄來的他們開發中的V1工程樣機。請欣賞一下:

《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看到沒有,這個已經比Wade的頭盔更迷你了。當然分辨率還差了一點:2400x1200,視場角105度,刷新率90Hz,但這已經達到目前主流的Oculus和Vive的規格了,還兼容Steam和Oculus平臺。這就是我心目中未來VR的模樣。

你也許會好奇,嚴老師怎麼能老是收到這些秘密研發中的大殺器。道理很簡單,嚴老師是國內最早關注VR,對VR愛得最深,也是看得最透的……好吧勉強加個之一。所以,VR業內也很想聽聽嚴老師的意見啦。

觸覺反饋

《玩家一號》裡的玩家戴著特製的VR手套和制服,能讓人與虛擬世界的物品發生互動,並且獲得各種感覺。這些技術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在實驗室裡出現,在今天已經獲得很大進展。如AxonVR,其核心是一套全身的衣服,衣服里布滿幾千個類似像素那樣的感應點,讓人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感應虛擬環境,包括冷、熱、材質等等,並與之互動。你在沙漠上走,就有腳陷在沙子裡的感覺,並且越來越熱:

http://axonvr.com/#virtual-reality-you-can-feel

《玩家一号》离我们的现实究竟有多远

微軟這方面也一直在搗鼓,有興趣也可以他們實驗室裡的一些黑道具: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blog/touching-virtual-microsoft-research-making-virtual-reality-tangible/

這些都不是遠景,而是十年,甚至更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目標。從IT產業自身現實的情況來說,也需要VR為整個產業輸血打氣。目前手機和電腦發展明顯進入平臺期:需求飽和,功能過剩,設計趨同,創意耗竭。總之就是該有的已經都有了,足夠用了,看不到新的發展空間。只有一個異數,那就是虛擬現實。VR對CPU、GPU、電池、屏幕都提出比目前手機高得多而且難以窮盡的要求,可以長時間內刺激整個產業。這是個充滿希望,深不見底的方向。

更關鍵的一點,我看好VR是從人性的角度,認為只要是滿足人的慾望和需求的技術,就一定會得到發展,而迄今沒有一種技術能像VR那樣滿足多種從前難以實現的慾望:

上天入地

穿越時光

成為他者

無限創造

上帝視角

這無法抗拒。

某些磚家看到VR現在佩戴不適,銷量有限就斷言VR是泡沫,熱潮已過。他們不懂歷史,不懂人性的方向,看不到更大的圖景。再說了,紅軍長征到延安才多少人?

最後,我預測一下20年後虛擬現實的發展

我認為到那時虛擬現實會成為核心設備,就像今天的手機,其他設備和應用都會從這個核心設備派生出來。20年後,整個VR設備可以縮小到隱形眼鏡的大小,分辨率達到16K以上,這樣虛擬和現實就難以分別了。那麼以後人閱讀、圖像、視頻、遊戲、資料搜索、遠程通訊等等今天所有要通過二維屏幕的事情,都會統一在這個微縮的VR平臺上,人和人的關係會更加方便,更豐富密切,人也會更加孤獨。

這是一個比《玩家一號》更為樂觀,也更為悲觀的遠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