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任務部隊:蘇聯戰術火箭軍(1)

2015年最後一天,有著光榮歷史的解放軍二炮部隊更名為“火箭軍”,名稱改變的背後,外界紛紛認為這是中國國防與軍隊建設中的重大舉措。環視世界,我國的近鄰俄羅斯早在1959年便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戰略火箭軍,儘管目前降格為火箭兵,但依然是俄國防建設的重點。在蘇聯歷史上,火箭軍被形容為唯一沒打過仗的軍種,但其地位卻無人可以輕視。那麼,蘇聯戰略火箭軍是如何醞釀與誕生的呢?想必今天的中國人依然充滿濃厚的興趣。

特殊任務部隊:蘇聯戰術火箭軍(1)

為蘇維埃插上翅膀

二戰結束後,此時美國有原子彈,而蘇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因此用強大常規力量抗衡美國核武庫成為當時蘇聯無奈的選擇。按照蘇軍在二戰中取得的經驗,強調取得作戰勝利的根本因素是軍隊的士氣,只把核武器看作是常規武器的進一步發展,從而把核武器的實戰運用僅僅作為戰術範圍的問題加以考慮。針對當時美國的核力量主要是遠程航空兵(裝備轟炸機)的實際,蘇聯積極組建國土防空軍,這在全世界軍隊中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這成為了日後蘇聯導彈防禦部隊的前身。

與此同時,蘇聯一刻也沒有停止發展核武器的努力。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中亞塞米巴拉金斯克無人區成功試爆首顆原子彈RDS-1,宣告美國對蘇核訛詐的歷史就此告終,接下去要做的便是把笨重的核爆裝置變成能實際作戰的核武器,但蘇聯內部卻發生了嚴重分歧。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報道,在斯大林主政晚期,跟蹤“假想敵”(美國的代名詞)是蘇聯軍事發展的主要模式,營建核力量也不例外。由於美國戰略轟炸機對二戰結束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是用B-29轟炸機投下首顆原子彈,因此美軍在冷戰中也熱衷空中運載工具發展,美國空軍就曾公開叫囂用戰略轟炸機攜帶300顆原子彈炸平蘇聯。1947年,斯大林責成天才設計師米亞西舍夫在短期內開發出能攜帶“貨物”(蘇聯官方對原子彈的“隱稱”)並突襲美國的遠程噴氣式轟炸機。為了給米亞西舍夫掃清工作障礙,斯大林特意成立了全蘇國家第23設計局,由米亞西舍夫全權領導,並在全國航空業中提出“相信米亞西舍夫同志,讓他為蘇維埃插上翅膀吧”的口號,這在蘇聯歷史上是空前的。

千鈞繫於一身,米亞西舍夫自然不敢懈怠。他率領設計團隊,只花了五年功夫,便將圖紙上的“M方案”變成可攜帶5噸核彈飛行1.2萬千米的“空中超級堡壘”,蘇聯空軍編號為“米亞”4。可是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蘇聯,斯大林心儀的“米亞”4卻沒能成為接班人赫魯曉夫心目中的“寵兒”。早在1954年5月1日紅場閱兵式前,赫魯曉夫帶著一幫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前往米亞西舍夫領導的第23設計局,在秘密機庫裡,一架碩大無比的“米亞”4轟炸機停在正中央,那非凡的氣度令人吃驚,略懂點飛機設計的赫魯曉夫注意到飛機起降用的輪胎並非習慣性地分佈在機體兩側,而是像自行車那樣一個接一個地突出在機身外面,四組噴氣發動機緊緊地貼著機體,箭式機翼垂向地面,只靠著幾個小輪子支在地上,毫無疑問,“米亞”4飛機完美地將威力與美學融為一體。

特殊任務部隊:蘇聯戰術火箭軍(1)

赫魯曉夫仔細聽取米亞西舍夫的介紹,從高度、飛行距離再到武器配備講得頭頭是道,赫魯曉夫只是贊同地點點頭,最後向米亞西舍夫表示感謝,祝賀設計局為國家研製出絕好的飛機。接著,大家來到設計局大樓的小會議室,牆上有“米亞”4飛機的介紹掛圖,還有未來的改進型設想圖。米亞西舍夫繼續以主人身份介紹自己的飛機構想,當他憧憬著“米亞”4升級版轟炸機具備洲際轟炸能力時,赫魯曉夫的較真勁馬上起來了……當時各國空軍都沒有想到飛機空中加油的可行性,米亞西舍夫自己都把這一想法視為雜技,這意味著“米亞”4必須靠在國內加足的燃料去空襲美國,然而蘇聯國內能提供的發動機實在是油耗太高,轟炸機在戰時根本無法達到1.2萬千米的理論航程,除非經由中途降落加油。米亞西舍夫深知這一缺陷,於是向領導們展示的飛機作戰示意圖上出現了奇特的方案:一張航線圖標出了“米亞”系列轟炸機從蘇聯本土飛往“紅小豆”至關重要的中心城市的航線,地圖上代表紐約和華盛頓的圓圈裡覆蓋上整齊的“蘑菇雲小帽”,代表蘇聯轟炸機的“紅色小鳥”完成任務後不是往回飛,而是飛往鄰近美國的墨西哥。換句話說,米亞西舍夫所提出的方案表明,任何執行空襲美國任務的蘇聯轟炸機飛行員要麼被美軍擊落,要麼淪為中立國墨西哥的囚徒。

聚精會神聽著這一“離奇方案”的赫魯曉夫忍著性子聽完米亞西舍夫的報告,這時他才冷笑道:“您這個方案是否已得到墨西哥政府的同意呢?是不是您家丈母孃就住在墨西哥呀?”赫魯曉夫沒好氣地開了一個玩笑。米亞西舍夫顯得頗為尷尬和沮喪,他結結巴巴地拿戰時的特殊情況和墨西哥傳統的中立國地位作為辯護,赫魯曉夫不耐煩地說:“往大國扔完原子彈又跑到鄰國去躲起來,在大國眼皮底下有何中立可言?”

赫魯曉夫又問:“您的轟炸機能頂住美國防空火力的概率是多少?”米亞西舍夫又是啞口無言。赫魯曉夫嘆了一口氣:“看來攻擊美國的任務只好用其他手段來完成了。那麼,米亞西舍夫同志,您能告訴‘米亞’4轟炸機真正適合做什麼呢?”米亞西舍夫乾脆地回答:“這種飛機確實不能做洲際飛行,但在歐洲可暢行無阻。”

赫魯曉夫得到了準確的答案,但他決心要讓美國人嚇一大跳。從1954年開始,赫魯曉夫在每年的莫斯科閱兵式上都要耍了一個把戲,安排幾架“米亞”4轟炸機繞著圈地經過紅場,故意給外界製造“‘野牛’滿天飛”的假象,從而誤導美國情報機構。事實上,蘇聯“核長拳”已然選擇新的生長路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