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憑藉“農村包圍城市,得草根者得天下”的運營策略,資訊行業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靠著三四線城市用戶的推動,中國移動內容聚合平臺趣頭條已於日前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最大籌資額為3億美元。股票代碼為“QTT”,主承銷商為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招證國際、瑞銀集團,將衝刺移動內容聚合第一股。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趣頭條是於2016年上線的一款內容資訊APP,通過與媒體和PGC的合作的方式產生內容。據其官網介紹,趣頭條主打“輕閱讀”,以娛樂生活為主體內容。今年3月,趣頭條完成了超2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領投,尚珹資本、順為資本、小米科技等跟投。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易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趣頭條的累積裝機量達到了1.54億,APP日活用戶滲透率(即趣頭條日活/全市場移動設備日活)達到4.2%,在移動內容聚合領域,僅次於今日頭條。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世茂前海中心·2018第二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顯示,趣頭條成立僅2年,是榜單中最年輕的新晉獨角獸企業,第二季度以100億的企業估值排名第53位。

相似的融資速度與成長規模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了拼多多。趣頭條不僅僅比拼多多更快上市,並且兩者的模式非常相似。與低價團購拼購起家的電商“黑馬”拼多多類似,以趣頭條為代表的一批資訊APP也瞄準了三四線城市的“草根”用戶,以刷新聞賺零花錢的病毒式營銷方式,在資訊應用流量大戰中迅速突圍。在這類平臺上,每閱讀、分享一篇文章、發展一個“徒弟”,就能獲得“金幣”獎勵,累計到達一定額度後,就能換算成人民幣,提現到支付寶、微信賬號裡,從而迅速累積大量用戶。

“收徒”機制:刷新聞賺錢

目前趣頭條在產品端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任務機制和用戶激勵體系,用戶可以簡單、直接地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邀請好友,獲得獎勵。

在趣頭條上,用戶簽到、答題、閱讀、連續閱讀……都有相應的金幣獎勵,驅動用戶去閱讀,連續不斷閱讀,進而養成閱讀習慣。2018年以來,趣頭條的金幣兌換匯率基本都維持在了1000金幣等於5毛錢這個水平,用戶完成全部新手任務,至少獲得3.5元的現金獎勵。同時,收徒、喚醒徒弟則提供了更多的收益可能,目前趣頭條榜首的師父收徒超過4萬,總收入超過8萬元。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金幣作為趣頭條的自創貨幣,每日系統都會將用戶所得金幣自動轉換為零錢。趣頭條官方稱,金幣轉換匯率受每日運營收益影響,也就是取決於當日趣頭條公司的廣告營收。這代表趣頭條掌握了議價權,使得補貼金額與營收金額可以一直維持在一定的比例。目前,2000金幣約等於1元,滿30元用戶可以直接提現、充話費或在商城裡購買剃鬚刀、廚房用品等。

在趣頭條內,幾乎每一個操作都與金幣掛鉤,通過金幣刺激,又可以促進用戶活躍度及停留時長和更為重要的拉新,完成了獲客這一首要環節。早在2017年5月,趣頭條人均使用時長就已高達48分鐘。

對此,CEO譚思亮解釋稱:趣頭條不同於互聯網上一直存在的廣告網賺模式。在他看來,網賺模式是單純刺激用戶看廣告、點擊廣告等做廣告任務,和內容無關,是不會有用戶沉澱的;而趣頭條的補貼主要是鼓勵用戶在邀請註冊、閱讀內容相關的行為,並不會引導用戶去做任何廣告任務。

據招股書披露,上線兩年,趣頭條目前的月活躍用戶數為4880萬,日活為1710萬,日人均使用時長為55.6分鐘,2018年上半年淨營收已達1.1億美元。究其高速增長的原因,“網賺”模式堪稱第一功臣。不過儘管營收增長勢頭迅猛,趣頭條還是處於虧損狀態。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營收在增長,虧損在擴大

與同資訊產品類似,趣頭條的主要收入也來自廣告。從兩年半的財報數據來看,公司的營收在不斷增長,廣告收入佔比則有所下降,但是公司的虧損額在不斷擴大。

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營收為4.81億元,上一年同期為7091萬元;虧損為2.12億元,上一年同期虧損1652.6萬元。第二季度的廣告收入為4.39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為91.27%。

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為7.18億元,上一年同期為1.07億元;上半年公司的虧損為5.14億元,上一年同期為2.87億元。就上半年而言,來自廣告的收入為6.70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93.31%。

從一整個財年來看,2017年公司的營收為5.17億元,上一年為5795.4萬元;淨虧損為9476.0萬元,上一年的虧損為1086.2萬元。其中2017年上半年的廣告收入佔比,高達99.03%。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對於未來,趣頭條招股書寫到,計劃在擴大用戶基礎的同時引入更多的內容格式,如文學、休閒遊戲和流媒體直播等,從而探索更多的盈利機會。

主攻三四線城市,五環外的生意火了

趣頭條的內容分發模式類似於今日頭條,在下沉市場的運營方式又類似於拼多多。

回顧最近進入極速增長的公司,無論是拼多多還是趣頭條,他們共通的特點,就是流量來自“下沉市場”——那些看似無處不在的淘寶、今日頭條還沒有觸達的人群。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31日,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移動端用戶達到4.96億,佔總移動用戶的比例為51.1%。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移動用戶增長將遠超一二線城市,預計在2020年達到5.99億。由此可見,下沉市場未來潛力無限。

而談及趣頭條過去兩年迅速崛起的戰略思路,其在招股書中就有披露。成立伊始公司就瞄準了三線以下城市的用戶。因為這裡移動終端的普及率低、線下娛樂場所較少、有寬裕的上網時間和一定的可支配收入,決定了趣頭條提供輕鬆娛樂的內容供用戶消費。

此前赴美上市的拼多多被外界認為滿足了三四線城市甚至鄉鎮消費者對電商領域的社交需求,而趣頭條滿足的則是這部分區域資訊領域的社交需求。

事實上,近些年來,伴隨著趣頭條迅速崛起,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數十家和趣頭條類似的App,這也充分說明了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空間。

隨著三四線城市繼續消費升級,隨著城市建設速度加快,對生活、教育、文化需求的支出將逐步升高,滿足這部分需求,是非常好的互聯網創業機會。趣頭條瞄準的就是這個領域的資訊服務,以及由此帶來的廣告市場。

媒体界的“拼多多”也要上市了?!

根據趣頭條的分析,和一二線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用戶的選擇面其實更少,所以這些用戶就有更多跟隨廣告的衝動,隨著更多的商品下行,這個領域的廣告市場空間將非常龐大。隨著“內容創業”在近年來不斷被提起,一二線城市用戶群體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然而三線以下城市獲取信息的渠道仍然比較傳統,與一二線城市的用戶群體之間有了斷層。趣頭條正試圖彌補這個斷層。

目前,在五環外這個市場裡,TOP級別的平臺滲透率並不高,留給趣頭條們的機會還有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趣頭條的成長之路一路高歌猛進,但內容的下沉難以避免地意味著低質、惡俗,內容審核與版權問題也一直是兩堵橫架在內容資訊平臺內部的高牆。而拼多多也一直備受“假貨”、“山寨”等問題困擾。

未來能否打好城市下沉的攻堅戰,除了運營方式可取之外,產品和服務質量是否過硬才是關鍵。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