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吳起縣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剛剛落下帷幕的吳起縣南溝生態文化旅遊節和第二屆葵花文化旅遊節是吳起縣發展鄉村觀光旅遊的一個縮影。它不僅拓寬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能人回鄉創業,讓鄉村“活”起來,群眾的錢包“鼓”起來。周灣鎮小口則村貧困戶高德海說:“這兩年我承包了村上近百畝荒灘地,靠種植葵花每年能有10餘萬元的收入”。

在吳起縣白豹鎮泰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排排整潔的養殖圈舍坐落在交通便捷的川道臺地上,養殖場內防疫、消毒等設施一應俱全,就連存欄豬的生長情況也可以通過電子視頻管理瞭如指掌。

在吳起縣老城區街道拓寬現場,一輛輛工程施工車輛正在有條不穩地進行著施工作業,現場施工人員也在加班加點推進工程進度,這一切都在表明項目建設的吳起速度正在各行各業悄然形成……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從農業產業開發到重點項目建設,從鄉鎮村組到城區施工現場,吳起縣處處呈現出一片大幹快上的喜人景象。傾聽吳起的聲音,從農村主導產業建設到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從重點項目建設到社會民生髮展,從脫貧攻堅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吳起隨時隨地都給人一種不斷拔節向上的成長節拍。今日吳起,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讓人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開啟“十三五”新徵程,細數改革發展新成果。吳起縣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力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上半年經濟社會各項工作亮點紛呈: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亮點一:聚焦精準脫貧,拓寬群眾增收路徑。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縣上堅持政策優先落實、資金優先保障、項目優先實施,出臺了產業扶持、“雙危”改造、移民搬遷安置房入住獎勵等系列政策措施,對準焦距,抓住穴位,因戶量身定方,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於重點產業戶,推行“政府+龍頭企業+貧困戶”扶貧模式,縣財政向圓方集團公司、陝果集團吳起果樹實驗場分別注資1005萬元,作為1005戶貧困戶股金,實行合同管理、按年分紅、動態調整,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穩定獲利10年;對於高齡貧困戶和兜底戶,實行“光伏企業+貧困戶”扶貧模式,帶動老弱病殘貧困戶2442戶,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連續分紅20年;對於鞏固提升戶,推廣 “託管式”“公寓式”“租賃式”合作養殖扶貧模式,貧困戶將生豬投放到企業養殖場代養或企業租賃貧困戶豬舍進行飼養,生豬出欄後按約定分紅,目前全縣9家企業、34家合作社與430戶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預計每年戶均增收2000元,全縣4608戶貧困群眾實現了“戶戶能增收、人人有保障”的目標。投資5.6億元,履行軍令,攻堅拔寨,建成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安置房1700套,分配入住1023戶;改造危窯危房379戶;建成貧困村油路5條,正在油麵鋪築7條,維修“油返砂”道路9.5公里;打井建窖320眼(孔),在建集中供水工程2處、水井窖65眼(孔);貧困村通動力電全覆蓋,貧困戶通電率達到100%,年內與全市人民一道率先實現脫貧目標。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亮點二:聚焦產業富民,夯實群眾增收基礎。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逐點突破,片帶推進,形成了山地蘋果、特色雜糧、棚栽蔬菜、畜禽養殖為主的“四大”產業示範帶,種植脫毒馬鈴薯10萬畝、小雜糧15.4萬畝、玉米7萬畝、大棚蔬菜4000畝,存欄生豬5.2萬頭、羊子12.7萬隻。特別是在山地蘋果發展上,抓住全市蘋果北擴政策機遇,縣財政投資1億元,從2015年起進行補貼建園,經過三年努力,蘋果建園一舉突破10萬畝,去年掛果2000畝,畝均增收3000餘元,讓群眾嚐到甜頭、看到希望、轉變認識,實現了由政府主導向群眾自主發展的轉變,在今年縣財政不再補貼農戶建園的情況下,群眾自主發展果園6000畝,試點發展袖珍蘋果3000畝,今年掛果面積達到5000畝,預計果農人均增收500元左右。紮實推進蘋果產業後整理,依託陝果集團技術、圓方集團銷售渠道和延安蘋果品牌,新建1條智能選果線、4座氣調庫,在北京、西安等城市設立直營店4個,推動蘋果產業與市場高效對接,為實現蘋果產業標準化生產、品質化營銷奠定基礎。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亮點三:聚焦經濟轉型,加快培育後續產業。聚焦經濟轉型,堅持“外引”與“內培”結合,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全域旅遊、加工製造等後續產業,加快推進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加強與國電龍源、新疆特變等13家簽約的新能源發電企業高層對接,國電龍源二期50兆瓦項目完成風機吊裝22臺,100兆瓦華光光伏項目併網10兆瓦,華潤風電一期50兆瓦項目年內併網發電,27.1兆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併網20兆瓦,100兆瓦天潤風電項目已獲省發改委核准公示,預計年內發電2億度,實現產值1.4億元。按照“產業高地、創新基地、產城融合示範區”定位,推動工業經濟與旅遊業、商業融合發展,利用1年時間將金馬工業園區打造成型,新入駐的8家企業正在設備安裝調試,小食品加工區開門招商,投產運營後年產值預計達5億元。加大油區環境整治,強化生產調度和服務保障,生產原油268.2萬噸(其中吳起採油廠生產125.7萬噸)。統籌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全域旅遊開發,投資9.9億元實施重點旅遊建設項目11個,建成了周灣小口則、長城榆樹坪等特色民俗村和白豹王灣旅遊+示範村,將軍主題公園等景點即將盛裝迎賓,紅色小鎮啟動實施,鐵邊古鎮被命名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截至6月底來吳遊客突破3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9億元。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面實施中小企業提升工程,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強勢崛起,蕎麥香醋、羊毛地毯等特色產品產出規模和經濟效益實現歷史性突破,新增經濟實體1024個,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20.5%。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亮點四:聚焦項目建設,推進基礎設施改善。面對建設資金缺乏、投資拉動後勁不足、金融政策收緊的困局,勇於創新,另闢蹊徑,通過PPP項目合作、招商引資、國企投資、民企介入等方式保障了項目順利實施,今年72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67個,開復工率達93%,14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13個,完成投資16.7億元。抓住國家政策導向,堅持適度舉債,成立了移民搬遷、產業扶貧公司兩個融資平臺,貸款獲批6.9億元,到位1.8億元。在全市縣區率先舉辦了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籤約儀式,積極參加第三屆絲博會、陝西-上海合作項目推介會等招商活動,引進項目20個,總投資74.5億元,到位16.2億元。大力推廣PPP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引進上海龍元集團投資14.3億元,參與建設的水體景觀提升、城市建設、旅遊開發等項目落地實施。聚焦破解交通瓶頸,集中財力實施了一批重大路網工程,鋪築鄉村油路12條,洛河大道建成通車,西南過境快速推進,城北引線、宗灣子至陳子溝城市道路全線開工,吳華高速啟動建設,吳定高速將於9月通車,陝甘寧區域交通樞紐副中心正在變為現實。全面啟動城市“雙修”,加快推進老城改造、片區提升、功能完善“三大工程”,長征街南段改造、碧桂園燕山臺綜合開發項目全面啟動,圖書館、檔案館、科技館“三館”進入裝修階段,迎賓大道仿古街輪廓初現,河濱公園建成開放,縣城主要樓體和四山亭閣全部點亮,城市面貌、品質內涵得到根本性提升。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亮點五:聚焦汙染防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國家衛生城市複審為載體,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在依法推進鐵腕治汙的同時,突出抓好治汙設施建設,先後與陝西環保集團、城燃集團等大型國企開展戰略合作,投資2.8億元,改造縣城集中供熱鍋爐4座,新建第二汙水處理廠,擴容垃圾填埋場,託管鄉鎮汙水處理站,鋪設供氣管網38公里,預計9月底全部建成投用,年內實現縣城清潔供暖全覆蓋、城鄉汙水處理率達98%以上。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1400餘座、垃圾收集站164個、汙水收集點623個,打造美麗鄉村23個。緊抓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建設機遇,堅持把造林綠化與全域旅遊相結合,按照“道路景觀化、城鎮園林化、村莊綠蔭化”的標準,融入創意創造元素,著力構建全域化、全景化大生態格局,新造林3.2萬畝,林草改良4.6萬畝,重點部位綠化4000畝,新增城市綠地1.5萬平方米,縣城綠化覆蓋率達43.8%。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亮點六:聚焦為民宗旨,加快民生實事建設。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提升教育、醫療、就業、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質量。堅持用“長征精神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辦強教育,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教育質量持續提升,高考一本上線221人、二本上線448人,較去年分別增長15.1 %和17.6%,第三中學和廟溝、長城鎮中心幼兒園主體竣工。中醫院遷建工程啟動建設,在公立醫院全面推行 “先就醫,後付費”新型就醫模式,有效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成功舉辦全市第十七屆長征杯老年門球賽等文體活動,開通6個廣場免費WIFI。圓滿完成91個村“兩委”換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偵破了一批暴力討債、非法拘禁等涉黑涉惡案件,社會治安、營商環境持續好轉。紮實推進安全生產“三項攻堅行動”和信訪矛盾積案大調處行動,全縣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信訪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0.8%。

聚焦追趕超越目標 細數改革發展成果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吳起縣以昂揚的姿態不斷刷新發展的記錄。細數改革發展成果,退耕還林工程讓吳起大地的基調由黃變綠;免費教育、醫療改革讓老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全縣群眾在實現美好生活的目標中不落下一人……(曹遵偉 康彥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