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讓傳統教學評價,產生了哪些奇妙的變化?

課程實施有哪些重要環節?

阿童木人工智能基於多年教學經驗,認為教學與評價,是缺一不可的。

為什麼這兩者如此重要?

評價,說到底,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測,反饋給老師、學生,做出教學改進。對STEAM教育來說,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阿童木人工智能一直關注STEAM教育起源國——美國的教育現狀,並與全美最大的科創教育夏令營——iD Tech展開深入合作。自2014年起,美國就從教育的整體規劃出發,制定了STEM教育檢測的指標,包括學生人數、教育時間、學習機會、教學材料、教育標準、參與度、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相關教育研究等方面,為STEM教育的整體評價提供了途徑。

STEM教育讓傳統教學評價,產生了哪些奇妙的變化?

在STEM教育中,學習過程中的評測非常重要,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都是不同的,在每個學習階段也是如此。韋鈺院士和加拿大Rowell教授在《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中指出:連續地對學生進行評測,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教學法的一個主要特點。在探究科學過程中,它提供了學生展示自己對不同問題理解程度和探究能力的機會。

經常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的人們,都知道,STEM教育把各學科的學習緊密相連,以整合方式培養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並最終能將所學內容,靈活的遷移和應用於解決現實問題。在咱們的教學成果中,就能看到,融合的STEM教育,具備跨學科、趣味性、體驗性、情境性、協作性、設計性、藝術性、實證性和技術增強性等核心特徵。這不僅體現了STEM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也預示出傳統教育的評價方式,在STEM教育中必須進行改革和變化。

會發生哪些奇妙的變化呢?阿童木人工智能總結以下三點:

1、評價融入教學明確的活動成果,增強並顯性化了評價的教學指導和改進功能。

在阿童木的課堂上,老師們會採取項目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對任務或項目的要求有所瞭解。學生為了完成這些成果,會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在問題解決上,最終使學習成果,能呈現出學生的認知和能力發展狀況。這就做到了,將學習成果、過程、評價,融入到課程中,學生的項目成果,就是最好的評價方式,不需要片面、生硬的分數。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增加了學習的持續性,且更有效地提升了評價的教學指導和改進功能。

STEM教育讓傳統教學評價,產生了哪些奇妙的變化?

2、評價內容多元化STEM教育的跨學科的特徵,使得課程的教育目標呈現出跨學科性和綜合性。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在K-12教育中整合STEM》(2014年)中指出:針對學生而言,STEM教育的目標包括:STEM素養、21世紀技能、STEM方面的工作意願、興趣和參與度、連接STEM各個學科的能力。

與單一學科相比,STEM教育的目標,顯然高於學科素養的培養,更多地體現出對跨學科能力和核心素養的關注。正因為如此,課程的評價內容也不僅僅限於所涉及的學科素養,還應該包括科學與工程的實踐能力、對跨學科概念的理解、以及與之相應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

3、形成性評價尤為重要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要求開展STEM教學的老師們,在設計和實施教學時,必須考慮如何評價學生在實踐能力、概念理解、綜合素質等各方面的學習成果。這些核心素養,通常體現在學生的實踐行為和交流表達上,所以學生在體驗、協作與實證等實踐過程中的行為和表現,也是重要的考核依據。為此,實施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形成性評價,將變得尤為重要。

STEM教育讓傳統教學評價,產生了哪些奇妙的變化?

阿童木人工智能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專注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