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示!哪些專業火了,哪些專業被撤銷了?

八月中旬,快開學了。

專業都填好了,想改也改不了了,阿童木人工智能來帶大家看看數據——大學申報新專業和申請撤銷專業專業。

新增專業:大數據繼續領先,人工智能最“火”!

從教育部公示的名單上可以看到,從去年開始大熱的“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今年繼續保持優勢,是全國高校申報最多的新專業;同時,已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的人工智能是緊隨其後的熱門新專業。

與新增專業比較集中不同,高校申請撤銷的專業則比較分散,門類繁多。

2012年,教育部修訂形成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規定專業設置和調整實行備案或審批制度:如果高校自主設置的是《專業目錄》內的專業,報教育部備案即可;如果想增設《專業目錄》沒有的新專業,則需報教育部審批;備案和審批每年進行一次。

咱們來看看今年的數據:2018年全國高校申報的新增專業共有2542個。據阿童木人工智能不完全統計,今年申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高校,全國超過220所,遠遠超過其他專業。這一端倪在去年的新專業申報中就已經很明顯了——去年全國有250所高校獲批增設這個專業。

教育部公示!哪些專業火了,哪些專業被撤銷了?

去年底,工信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教育部在今年新專業審批備案工作通知中也強調,高校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增設鄉村振興、健康中國、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外語非通用語種等領域的相關專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人工智能搞得轟轟烈烈的背景下,再不申報這類專業,那無疑就是逆水行舟了!所以,咱們看到,今年申報“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高校都超過了100所,“智能製造工程”、“人工智能”專業也申報者眾多。比如說京城,北京理工大學申報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智能製造工程等專業,北京交通大學申報了人工智能專業,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都申報了機器人工程專業。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人工智能專業成為“搶手貨”的時候,也有的專業,吃了冷灶。

撤銷專業:服裝設計最多,17所高校撤銷。

在申報新專業的同時,共有426個專業擬被各高校撤銷。阿童木人工智能觀察到,與申報新專業的種類比較集中不同,高校擬撤銷的專業則比較分散,門類繁多。其中撤銷最多的是“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全國有17所高校。撤銷較多的還有教育技術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網絡工程、編輯出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專業。比如說中國傳媒大學擬撤銷14個專業,也是全國最多,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 、數學與應用數學、教育技術學、公共事業管理、貿易經濟,其餘全部是小語種專業,包括僧伽羅語、豪薩語、希伯來語、波斯語等。

看看就毛骨悚然,貌似發展到巔峰的部分互聯網類專業,有被人工智能擠掉的趨勢啊!

教育部公示!哪些專業火了,哪些專業被撤銷了?

阿童木人工智能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專注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