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重慶「智慧經濟」發展 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高地

助力重慶“智慧經濟”發展 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科大訊飛供圖)

成立於1999年的科大訊飛,從智能語音技術起步,如今,已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語言翻譯、聲紋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上代表國際最高水平。

作為首屆智博會的重要嘉賓之一,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將率隊來渝,展示教育、政法、醫療、智能客服等全產品線,舉辦“AI賦能·智享未來”科大訊飛AI+技術創新發展論壇。為此,在智博會臨近之際,重慶日報記者對劉慶峰進行了專訪。

重慶日報:您從事智能化領域的工作有多少年?是什麼原因和契機讓您創辦了科大訊飛?

劉慶峰:我進入智能化領域已經28年。1990年,我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求學,並在1992年有幸入選了我國語音合成領軍人物王仁華老師的“人機語音通信實驗室”。從那時起,我就懷著對語音產業的熱愛開始探索,直到現在。

1998年,當時我還在中國科大求學,就和實驗室的師兄弟們一起參加我國“863計劃”中的語音合成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我們研發的語音合成系統第一次將我國語音合成評測達到了3分,這意味著,語音合成技術可以應用了,這讓我們很激動。

那之後,我面臨了兩個選擇——出國還是創業?1999年,正是國內互聯網創業熱潮興起,我們中國科大的6個學生開始行動,最終組成18個人的創業團隊,創辦了科大訊飛,立志要讓中文語音技術掌握在中國人手裡,讓中文語音技術由中國人做到最好。

1999年我們創業時,微軟中國研究院最早想挖的一批人,就是我們團隊。可我們已經創業了,有了自己的志向和事業,所以就堅決回絕了。

這就是當年我們創業的大背景,也足以說明,大家都很看重也看好這個產業。

重慶日報:在創業過程中,科大訊飛是否遇到了發展困難或瓶頸?

劉慶峰:科大訊飛成立不久,我們就遭遇了公司發展的第一個瓶頸——從技術到產業化,難度非常大。創業之初,我們的想法就是讓機器設備像人一樣能聽會說,但出於這個想法,我們只關注了語音技術,把市場推廣交給別人來做,所以公司成立後的一年裡,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甚至說在整整一年多的時間裡,幾乎顆粒無收。

經反覆斟酌後,我決定先把成熟的語音服務產品出售給知名科技公司,再由他們銷售給銀行、電信等需求客戶,科大訊飛從中獲得銷售分成。

也正是這樣的“妥協”,讓科大訊飛賺到了第一桶金。直到2004年,科大訊飛終於實現了盈虧平衡,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棟大樓。

早期的艱難發展故事,也說明語音產業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進行技術積累,研究人員需要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希望但無現成路徑的全新產業。

歷經19年的堅守與奮鬥,現在,科大訊飛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我們正在著眼未來的人工智能領域全面佈局。

2017年底,科大訊飛入選我國首批四大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並承建了我國首個認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因為骨子裡對創新的不懈追求,目前,我們不僅掌握了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改寫了由外國巨頭控制中文語音市場的局面,而且我們在源頭核心技術上已站在了世界領先行列。比如2017年,科大訊飛在語音合成、醫學影像、自動駕駛、聲音模仿、機器閱讀理解等國際權威賽事獲得了7項“世界第一”。

重慶日報:科大訊飛與重慶有何淵源,目前有哪些合作?

劉慶峰:近年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在重慶蓬勃發展,讓我倍感欣喜。早在2015年,科大訊飛便與重慶結下緣分。當時,我們和渝北區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科大訊飛助推渝北區智慧城市建設,為渝北打通“大數據、小傳感、海存儲、雲應用”的大數據全產業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大數據生態高地貢獻更大力量。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合作,讓我對山水重慶的另一面有了新體會。

近年來,我們和重慶的合作持續深入。基於重慶社會經濟的發展勢態和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創新生態圈的吸引力,2016年9月,科大訊飛西南區域總部正式落戶重慶渝北,並在仙桃數據谷打造語音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集成果展示、研發測試、創業指導、現場體驗於一體的創新創業綜合服務中心,依託科大訊飛強有力的雲平臺資源,為全國利用智能語音的創客提供技術支撐和培訓指導,孵化、扶持和集聚一批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創新企業落戶重慶。

如今,在重慶、雲南和貴州等西南地區省市,科大訊飛都在智慧醫療、智慧政法和智慧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案例。

2017年,科大訊飛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宣佈將共建實驗室,在汽車電子智能化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以及整車應用領域展開全面深度合作。

今年2月,重慶依託科大訊飛打造的中國智谷(重慶)正式亮相,科大訊飛與重慶郵電大學聯合打造的人工智能學院也正式揭牌,這對於科大訊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重郵訊飛人工智能學院將充分利用科大訊飛技術與人才資源,讓學員們廣泛參與到科大訊飛在重慶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教育、智慧政務等重點項目建設,通過豐富的實踐學習成長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級人才。

總體來說,科大訊飛從“產、學、研、智”四個方面,在重慶進行了全面佈局與合作,已取得積極成效。

重慶日報:此次來渝參加智博會,科大訊飛將帶來哪些“黑科技”?您對智博會以及重慶的智能化發展有哪些期待?

劉慶峰:首先想說的是,科大訊飛非常重視本屆智博會,很早就啟動了參展的準備工作。在本次盛會上,科大訊飛將攜教育、政法、醫療、智能客服等全產品線參展。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受到業界極大關注,我們將在智博會上展出相關技術及應用案例。比如,醫療領域,通過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減輕醫生文書壓力;利用智能影像識別技術輔助醫生閱片,降低閱片的漏診率,深度切入醫生工作流程等。

在AI+汽車方面,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汽車領域,目前已為200多款車型、近1500萬臺車輛裝備了語音交互產品。合作方包括奔馳、寶馬、大眾、一汽、長安等國內外知名車企。目前我們也與長安汽車攜手,探索在長安部分車型上搭載智能語音技術。

另外,我們還將在智博會上舉辦“AI賦能·智享未來”科大訊飛AI+技術創新發展論壇。這個論壇將探討人工智能核心科技的最新熱點和發展趨勢,以及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對於企業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科大訊飛也將現場發佈人工智能最新科研成果及行業應用,歡迎觀眾現場感受一番人工智能的魅力。

未來,科大訊飛將繼續賦能西南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助力打造重慶“智能經濟”,以重慶為中心,構建更大的團隊,更好地服務推動西南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打造重慶乃至全國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