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的排頭兵,長江經濟帶農藥調研組點讚華星化工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农药调研组点赞华星化工

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並不矛盾,通過不懈努力,農藥企業完全可以與社區周邊“和諧相處”。近日,由中國化工報社主辦的大型公益調研活動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行——走進農藥行業調研組一行來到了位於馬鞍山市的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簡稱“華星化工”),寬敞乾淨的道路、隨處可見的綠化……當調研組專家走進整潔的廠區時,彷彿置身於一座美麗的花園之中。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农药调研组点赞华星化工

華星化工總經理顏澤彬(右)向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左)介紹公司發展概況

生態優先:環保壓倒一切

來到公司的汙水處理廠旁,一則“創建汙染治理先進企業,爭當環境保護行業標兵”的標語格外引人注目。“農藥企業只有把環保做好了,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廠區工作人員擲地有聲的話語給專家們留下了深刻影響。

先後投入上億元資金用於汙染治理設施建設,目前華星化工擁有了日處理3600噸高鹽有機化工廢水生化處理裝置,32套廢氣處理裝置和6000立方米事故廢水應急貯存池等環保設施。廢水處理方面,針對日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藝廢水毒性強,可生化性差,處理難度大等難題,經過大量調研,公司最終選擇了一家專注處理化工廢水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承接公司高濃度廢水處理技術升級改造工程,雙方共同投入8900萬元用於廢水處理,處理後的廢水實現氨氮、COD指標達標排放。廢氣治理方面,公司累計投入6300多萬元對吡蟲啉、殺蟲單、殺螟單、氟蟲腈、煙嘧磺隆等原藥車間的揮發性有機廢氣進行治理,通過對所有無組織廢氣進行隔斷、集氣、密封收集,並匯同有組織廢氣進行資源化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改造後廢氣得到有效收集並達標排放。危廢方面,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新建2萬立方米的標準化危廢倉庫,分類、分區存放危廢,並安裝廢氣收集治理裝置。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放對位置就是資源。在達標排放的同時,華星化工投入763萬元實施氟蟲腈車間高氨氮廢水回收氨水、二甲胺項目以及殺螟丹車間廢水回收甲醇項目,最大程度上變廢為寶。“既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又降低了廢水處理難度,公司這種對廢水科學預處理的做法值得行業借鑑!”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與損害鑑定評估中心曹國志的點評十分中肯。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农药调研组点赞华星化工

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左)、副社長張健秋(右)在企業調研

敢為人先:做好轉型的“加減法”

農藥企業做“加法”易,做“減法”難,因為“減法”需要勇氣,甚至需要自我革命。

做精做強原藥產品,大力開發製劑新產品,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綠色智能化製劑生產線……,去年至今,華星化工在奮鬥中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在製劑方面,公司根據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主動對原有的年產2萬噸草甘膦原藥項目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草甘膦水劑10萬噸/年、顆粒劑1萬噸/年,助劑4800噸/年的綠色、智能化製劑加工中心。與原生產裝置相比,新裝置廢水減少94%、廢氣減少93%、固廢減少87%、人力成本減少50%,達到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水準。原藥方面,公司一方面強化環保治理升級改造裝置規範化管理,確保穩定、連續運行;另一方面,公司與湘潭大學等高校合作,對原藥工藝流程進行連續化、自動化升級,專注原藥生產工藝優化。

科技支撐著企業內生力的發展,華星化工走上了清潔化、綠色化、智能化的科技發展之路。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农药调研组点赞华星化工

調研組專家在廠區、庫房參觀

志存高遠:信心源自堅守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农药调研组点赞华星化工

公司智能化清潔生產車間

回顧走過的歲月,華星化工在奮鬥中收穫頗豐;展望美好的未來,每一位華星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2018年華星化工將集中力量重點做好三件事:第一,全面推進企業精細化管理,深挖潛、強內功,促進各項專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第二,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項目,穩步推進2.4萬噸/年特種羧酸酯項目;第三,轉型發展綠色化工項目。

“環境保護工作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生命線。華星化工必須謀劃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做推動社會進步的現代化化工企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公司將充分把握新時代農藥行業、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趨勢,按照公司五年發展規劃藍圖,頑強拼搏,奮發進取,認真踐行‘發展企業、貢獻國家、服務社會、造福員工’的企業宗旨,不忘初心,再創輝煌!”談到公司的發展戰略,華星化工總經理顏澤彬滿懷信心地說。

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长江经济带农药调研组点赞华星化工

調研組成員合影留念

長江經濟帶農藥行業調研活動簡介

為推動中國農藥行業綠色發展,中國化工報社近日在南京正式啟動了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行走進農藥行業調研活動。此次調研緊扣綠色發展主題,在長江經濟帶覆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等10餘個省份全面開展走訪活動,在揭露違法亂相的同時,還將積極發掘行業中清潔生產、科技創新的典型樣板,消除公眾對農藥的誤解,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此次調研活動由中國化工報社主辦,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工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支持,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康寧(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作為活動支持單位。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訂閱號:nzdb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