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從來不低於140是種怎樣的體驗,清華學霸的高考祕技趕快看!

“得語文者得天下”,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必定語文成績也好。很多學生語文成績不理想,也多源於自身的語文學習習慣不佳,學習方法沒有用好,很多同學表示,自己的成績一般也只能穩定在100分至120分之間,很難有所提升,因而覺得語文就只能是這個水平了。而高考語文是150分,顯然100—120分只是一個普通,還有至少30、40分的提升空間,這也就是重點一本和普通本科的區別了。所以,要想再上一層樓,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

努力並不是讓你死記硬背一些東西,學習是有法可循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清華學霸在高中是如何學習語文的,希望大家能從中獲取幾點合適自己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從來不低於140是種怎樣的體驗,清華學霸的高考秘技趕快看!

一、語文的重中之重:作文

“作文難,難於上青天,一篇二十五,從來都寫偏。”開個小玩笑啊,現實生活中很多同學都認為,作文是語文最難的地方,拿個35分就正常了,殊不知,別人輕飄飄就超了您十幾分,而一個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前半部分一般考得都不會太差,因為他有了語文語感,找到了考語文的感覺。其實,寫高考語文作文都是有“套路”的,就像寫英語作文一樣。

首先,必須增大您的閱讀量,《讀者》、《瘋狂閱讀》、《意林》、《青年文摘》等等,您以為我是讓你看小說嗎??不不,這只是在你學習太累需要放鬆的時間看,佔用的是你玩手機、化妝、看電影的時間,看完之後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能寫到作文裡的句子原封不動的摘抄到摘抄本上,注意字體美觀,不然下次自己看都會覺得辣眼睛。

還有一個必須要看的要背的內容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全國道德模範人物”等等這些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物的頒獎詞,這個很重要,找一些有最近的具有代表性又沒有用的太氾濫的人的頒獎詞,剪貼或者摘抄到摘抄本上,語文早讀的時候抱著摘抄本,每天讀一遍,然後寫作文的時候,這些摘抄筆記就在腦海中意義閃過,總有幾個符合主題的句子當論據。這個摘抄本,就是你語文作文決勝必備的秘籍。

還有幾個注意事項:

第一,作文議論文論據提倡古今中外,記得“古”一定要語言優美具有詩意,且不能用太過氾濫的人物,“今”一定要新,就用那些頒獎詞,“外”可以不用,用的話就用偉人。

第二,字體工整,平時做摘抄就可以順便練字,工整優美的字體相當加分。

第三,收尾呼應,避免虎頭蛇尾。每次考試認真寫一篇作文,您真的會發現作文都是套路,然後您就固定了那幾個句子和事例,甚至有時候原封不動的用了一遍又一遍,這個時候您就昇華了,別說這些“套路”抹滅了你的創作才能,不好意思,考場上那一個小時的時間完全不夠您的發揮,正所謂“會背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偷”。

本人高中期間共積攢了4個摘抄本,傳給我的弟弟後,輕飄飄把他的語文作文提升到40分以上。

語文從來不低於140是種怎樣的體驗,清華學霸的高考秘技趕快看!

二、閱讀題

閱讀題分為現代文閱讀和古代詩文閱讀。語文做題都有這種感覺,認認真真做的還沒別人蒙的準,怎麼做都不能十拿九穩自己是對的,不像數學物理,會就是會,不會連蒙都不會蒙。

其實,語文做題講究的是思路。現代文閱讀一定要找準題眼,把握文章主題思路,找到作者的論點,定位最重要,無關題眼的不要去看去考慮,不要自己腦洞大開,隨意猜想。

如果現代文閱讀有一些運氣成分,那麼古代詩文閱讀是真看實力了。平時早讀一定要背誦文言文翻譯,書角的註釋十分特別very重要,通假字、動詞、連詞這些一定要掌握。

翻譯的時候要逐字翻譯,別以為這些拉不開分,這些難點才真正是語文拉分點,注意積累、積累、積累!

還有詩詞閱讀,課本上的詩詞欣賞都要多讀幾遍。考試的時候先確定這首詩詞是寫人的還是寫景的,抒情的還是敘事的,懷才不遇的還是詠古諷今的,然後想出一篇課本上出現過的類似的詩詞,同樣的去照搬套路,描寫了什麼場景?表達了作者什麼心情?什麼用意?什麼思想感情?等等等等。

語文從來不低於140是種怎樣的體驗,清華學霸的高考秘技趕快看!

三、選做題

選做題,實際上也是兩道閱讀題。一道是文字類文本閱讀,一類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平時考試時就選定一個方向,每次都做這個。

比如我一直都做的是實用類文本閱讀,每次考試文本閱讀看都不帶看的(當然不排除提前做完了當小說看)。和現代文一樣,找準題眼,找到作者的論點,注意段首段尾和轉折點。一般答題會讓結合材料分析,記得要套用兩句材料的話,但不要照抄,自己的話表述下來,然後再回答問題。同樣,不要思維太分散,根據文章回答問題。最好分成幾個小點,這樣更有利於改卷老師找到您的得分點,同時顯得更有條理。

但是如果您這道題十分拿不準,就不要分點了,多寫一點,保持自信。


四、語文文字應用

這是我唯一覺得需要練題的地方,多做題,多做題,錯題還要多分析。在這兒,我沒有優勢,所以沒有什麼可以給大家“揭秘”的。


五、名篇名句默寫

平時早讀記得多讀多背老師發的什麼“必備五十篇”,再背一百篇。雖然這這一部分只有6分,但是卻起了很大作用。

因為這是您整個語文試卷唯一能確定自己得分的題目,一般得三四分還行,五六分很好,而這種好不好的感覺直接影響了您語文考試的感覺,如果您都會,就會覺得考的還不錯;如果都不會,就覺得好難好難。而語文又是整個高考第一門,直接回影響接下來考數學的心態。

所以說,這個默寫真的很重要,這六分是必拿分,除非想不開,千萬不要放棄。平時儘量多背住,但是以作文的摘抄為主,到考試前了,作文基本定型了,一定要以文言文默寫和翻譯為主!


最後說一點,筆記真的很重要

“心記不如帶墨”“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

老師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不記下來,過些時候也會忘的。記筆記是記憶的擴大和延伸,便於以後夏習、查找。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是以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能處於動腦、動手、動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抑制“思想溜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記筆記還能提高書寫速度,節省時間。

怎樣記語文筆記?

語文從來不低於140是種怎樣的體驗,清華學霸的高考秘技趕快看!

準備工作:

語文筆記本最好用A4大小開的活頁簿本,在每頁豎畫二道直線,分成三份。左邊一份約有兩個字寬,記項目用,起目錄索引的作用;右邊的一份約五六釐米寬,做備註用,這部分供學生靈活運用,記些疑難問題、自己的評價、感想、學習方法等,這部分記的內容不要求一致;中間的一份最寬,最重要,學習的內容都記在這一部分。

記筆記的三個階段:

1、課前篇

把預習中學會的內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字詞等內容都在這時完成,這是語文筆記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2、課上篇

課堂聽課記這是語文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語文課上,大家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欄,把預習中理解不準確的現在得以更正的內容記在右邊備註欄。

需注意兩點:一是不能老師講,學生聽,課後記或老師把要記的內容寫黑板上學生抄;二是學生不能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地都記下來,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邊聽邊思維,總結出要點,概括成重點句子或重點詞語,然後再寫到語文筆記上,只要意思對怎麼寫都可以。

3、課後篇

語文課上過以後,大家還要整理筆記,課文中已經解決了的疑問要追記,落下部分要補上,心得體會最好是概括地記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憑興趣摘抄。這樣做,每課的內容都集中在語文筆記上,便於知識歸類,便於複習查找。

☞高中語文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假期碎片時間學習資料,值得收藏

給大家來點乾貨:高考語文答題萬能公式

1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2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3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 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5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6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7

(七)古詩詞鑑賞: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複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侷限性等。

總之,鑑賞古代詩詞:

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細讀標題和註釋;

2分析意象;

3品味意境;

4聯繫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點;

2辨析表達技巧;

3說明表達作用。

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

1概括主旨;

2聯繫背景;

3分清主次;

4全面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