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豬堅強」現在10歲了,最愛吃橘子,現在過得非常舒心


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大肥豬,汶川大地震 後被埋廢墟下36天,2008年6月17日被 成都軍區 空軍某飛行學院戰士刨出來時,還堅強地活著。

許多市民、網友呼籲,不要把這頭豬變成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併為其取名“豬堅強”。

網友被堅強的豬感動,網友評選08感動中國十大動物——豬堅強奪冠廢墟下存活36天的豬,其命運引起許多市民和網友的關心。

08感動中國十大動物堅強豬的 頒獎詞 :八戒,為師對不住你,沒想到你比悟空還能承壓。你生動地詮釋了“ 不拋棄不放棄 ”的精神,併成為中國企業家們渡過經濟寒冬時,爭先恐後高舉的一面旗幟。

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用3008元將這頭豬買下來,並給他取了小名“36娃兒”,大名“豬堅強”、“堅強兄”將會在博物館快樂度過餘生。

樊建川打算將它一直養到自然死亡。建川博物館還捐了1萬元資助豬主人家恢復生產生活。 飼養員說,如今已經10歲半的“豬堅強”,住一室一廳的圈舍,每天吃兩餐,共20斤青菜混合部分飼料。它每天下午4點都會外出溜達一次,在自己專屬的樹林裡大小便。

在成都建川博物館,“豬堅強”依舊是備受矚目的“大明星”,遊客舉起相機圍著它的圈舍不停拍照。

博物館的果樹比較多,它想吃,就用身體去撞樹幹,把果兒搖下來,聰明得很,它最愛吃橘子了。

到2018年它已經10歲了。“對於一頭豬來說,這應該是非常高齡了。”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朱礪說,哪怕用於科研的家畜豬,飼養一般也在8年內,“超過8年便被屠宰了,所以豬的壽命能有多長,暫時沒有權威數據。”

用藥、補鈣、戒散步,10歲的“豬堅強”終歸是老了。

建川博物館已經規劃好,豬堅強也可以撫平傷口,提醒人們要熱愛生活。

“如果有一天‘豬堅強’不在了,它的圈舍也會永遠保留,並會在這裡播放它的影像資料,供參觀的人瞭解它的故事。”

至於被公眾關注最多的“豬堅強”未來的遺體會怎麼處理?建川博物館回應稱,製作成動物標本是目前已有的考慮之一。

1月5日,已經有生物科技公司與建川博物館取得聯繫,表示願意提供技術,以後把“豬堅強”的遺體制作成標本,永遠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