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8月14日,唯品會發布了2018年二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淨營收同比增長18.4%至207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為6.816億元,同比增長76.4%,這是唯品會連續實現23個季度連續盈利,另外,訂單數為1.113億,同比增長高達31%。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除了亮眼的數據外,唯品會成績單裡還出現了一個新面孔——專業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對於這個“新物種”,唯品會意欲何為?莫非是批發、零售兩手抓?實在是令人好奇。

一、唯品倉誕生,基於兩大考量

儘管唯品會的Q2數據實現高速增長,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電商而言,無論何時何地都在為“流量”而殫精竭慮。作為騰訊入股的電商平臺,唯品會顯然不願意錯過微信的10億月活,加之坐擁豐富的供應鏈資源,其推出唯品倉可看作積極進取的一大舉措。祭出這一大招,能夠很好的平衡消費者與供應鏈的天平兩端。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一端:微信生態流量紅利大趨勢下,社交電商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是電商突圍的重要契機。

有數據統計,目前微信已佔據了用戶55%的線上時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超級入口。並且,微信擁有10億月活,相比5.5億月活的淘寶,這中間擁有4.5億人群增量,是以往電商未能覆蓋到的用戶,而微信能下沉觸達的一批用戶。更重要的是,熟人關係鏈催生了拼團、分銷等社交裂變方式,降低商家的獲客成本,對苦於市場飽和、流量成本高的電商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新契機。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未來社交零售用戶規模將維持較高增速

近年,有兩家“神奇”的電商公司,都是利用社交模式迅速躋身電商第一陣營。一個是眾所周知的拼多多,另一個是低調放大招的雲集。前者長江後浪推前浪,力壓淘寶、京東,成為最快實現千億GMV的電商平臺;後者不滿三年,就從零成長為獨角獸,估值超過20億美金。

另一端:服裝行業庫存消化需求旺盛,庫存比往往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良性經營的重要指標。

受季節更迭和時尚趨勢影響,服裝行業長期存在庫存積壓的問題。據業內商業平臺《見者prophet》對上市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深滬兩市53家服裝上市公司,存貨總額高達553.1億元,其中海瀾之家的庫存竟高達84.93億元。無獨有偶,除了國內品牌深陷其中外,不少國際品牌的庫存問題同樣非常嚴重,H&M財報數據顯示,2018財年,其庫存高達268億元,同比增長13% 。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服裝行業長期存在庫存積壓問題

同時,品牌方擁有非常強烈的清理庫存需求。庫存積壓不僅會增加企業的倉儲、管理成本,降低整體利潤,甚至會因佔用運營資金,導致週轉不靈,發生資金鍊斷裂,威脅持續經營。博蓋諮詢董事總經理高劍鋒曾直言不諱道,“這個行業看誰能賺錢,就是看誰的庫存更乾淨”。

而庫存消化渠道的選擇更是舉足輕重,一旦處理失誤,反而因小失大。若折扣商品與正價商品在同一渠道售賣,極易影響正價產品的銷售、損傷品牌形象,因此企業往往會將不同商品的銷售渠道進行嚴格的區分。

比如一些品牌為了處理庫存,會專門開設折扣店,且地點大多選擇在非主要商業區、三四線城市或工業區,儘量減小折扣商品對正價商品的影響。線上銷售也是同樣的道理,若是品牌將庫存商品和新品放在同一渠道售賣,並非明智之舉。

二、抽絲剝繭,看唯品倉的核心模式

基於對社交電商模式的理解,以及對服裝行業庫存痛點的洞察,唯品會擇機而動,推出了專業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決心孵化電商業務第二張王牌。

立足S2b2c,唯品倉旨在服務廣大代購、批發群體,藉助微信社交平臺快速為品牌清倉。

唯品倉本質上屬於S2b2c的模式。簡言之,即通過整合供應鏈和服務網絡,為個人商家提供商品、服務,進而共同服務用戶。作為S,唯品倉主要通過提供精選式採購(高質量品牌尾貨)和平臺化支持(以倉儲配送為主),為小b賦能;作為小b商家、專業代購、批發群體則藉助於自身的信任背書、微信好友的流量資源,利用社交工具傳播商品信息,進行個性化的銷售服務。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骨骼經脈之上便是血肉,商業模式的清晰路徑下,想要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在產品層面。以此來看,唯品倉具備兩大優勢:

其一,依託於唯品會品牌深度合作關係,提供海量正品好貨,打造尖利殺手鐧。

唯品會一直深耕服裝穿戴品類,擁有豐富優質的供應鏈資源。憑藉唯品會與品牌的合作基礎,能夠輕鬆為“新物種”唯品倉導入商家資源,所以上線伊始,唯品倉就包攬超過6000家品牌庫存貨源,為客戶提供了極為充裕的選擇空間。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由於交易數量較大且貨源不清晰,在批發、代購行業,假貨、劣品屢見不鮮。基於唯品會成熟的供應鏈和正品保障體系,唯品倉能確保每件商品的品質。另外,所有小b商戶(專業批發、代購)可享受唯品會平臺同一標準的服務體驗和售後保證,且每件商品都由中國人民保險承保,徹底解決客戶對貨源品質的疑慮和擔憂。

其二,聚焦專業批發、代購客群,“0入駐門檻”+豐富運營手段,構建鮮明產品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唯品倉採取“0入駐門檻”標準,用戶可直接通過微信賬號、手機號登陸註冊。另外,唯品倉的普通會員5件即可起購,享受批發價格,購貨門檻相對較低。而同業競品的入駐門檻則高得多,比如雲集微店需通過邀請碼,或購買398元開店套餐,才能註冊開店。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唯品倉入駐門檻低

並且,唯品倉還設置了VIP用戶分級模式和按月銷售階梯返利政策。目前其搭建了四級銷售階梯,客戶達到不同的銷售額即可獲得不同獎勵,以此激發他們的購貨積極性。

為了優化小B端客戶的進貨體驗,以及進貨的精準度。唯品倉還在頁面設置上提供“快速組貨”服務,客戶可以根據品類、品牌、價格區間等多維度定位商品,使客戶能“快且準”地找到所需貨品,提高購貨效率。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唯品倉首頁“快速組貨”服務

三、雙劍合璧,開啟新天地

社交電商唯品倉的推出,相對雲集、拼多多等先行者,在時間點上似乎落後不少。但其承繼於唯品會的基因優勢,卻使這隻初生牛犢早早就具備了與“前輩”一較高下的實力。

唯品倉聚焦“清倉”,與唯品會“特賣”基因匹配,具備天然優勢,增量拓展水到渠成。

十年前,唯品會CEO沈亞創業伊始,正值全球金融危機,大量品牌尾貨急需一個清庫存渠道,當時唯品會便定位大牌尾貨閃購平臺,幫助消費者低價購買大牌正品。去年6月,唯品會則將品牌正式升級為“全球精選,正品特賣”。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可見唯品會深耕特賣已久,在服裝清尾貨領域積累的能力和經驗,可直接複用在唯品倉。供應鏈上,其手握6000餘家品牌資源,高品質貨源充足;物流上,品駿快遞網絡日趨完善,規模效應顯現,成本低,服務效率更高;運營上,唯品會多年積累的運營經驗,如以爆品拉動活躍度,也可在唯品倉上繼續得到沿用。

唯品倉的出現,皓哥覺得也可以看作是唯品會在深耕行業10年後,再一次的創業之路。在存量市場之外,積極尋找新的增量市場。特別是在搭建完物流基礎設施,供應鏈優質資源後,唯品倉更是一次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的事情。

推進電商業務“唯品會+唯品倉”,向著兩極發展、協同推進的方向佈局,與品牌方構建更深層合作關係,強化競爭優勢。

一極是以唯品會為代表,通過新品首發、全網獨家、明星聯名、大牌定製等方式去引領時尚潮流,另一極則以唯品倉為出口,助力盤活品牌庫存資源,為消費者提供更為物美價廉的優質品牌商品。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左:唯品倉,右:雲品倉

對唯品會而言,新業務線能強化與品牌之間的親密關係,同時也能與所有的小B端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賦能他們使其獲得一份體面的收入,並解決進貨渠道、貨品品質,進而藉由所有的小B商家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渠道網絡,把握微信生態的流量紅利。

唯品倉業務一旦成熟,創造新的商業價值,也將進一步打開唯品會的股價增長空間。

唯品會Q2財報:利潤大漲76.4%,唯品倉S2B2C新模式能否帶來新增長

此前,唯品會在C端已構建了唯品會小程序、雲品倉等多個社交電商入口,而此次唯品倉則是圍繞B端社交電商分銷模式打造出的全新平臺。通過差異化運營,唯品會在流量入口矩陣上將會日益豐滿,覆蓋更廣泛的社交購物人群。

同時,通過賦能小B商家的各種優勢,幫助他們銷售的同時,唯品倉也能夠賺取一定的價差和利潤,實現業績增長。唯品倉的庫存清理業務一旦跑通,樹立標杆,將吸引越來越多備受庫存所累的優質品牌加入。最終,通過小B反哺到所有C端客戶手中。

屆時,唯品會的電商業務將誕生出第二條業績增長曲線,最終推動整體業績的提升。

四、結語

唯品會電商、物流、金融三駕馬車並肩齊驅,步履穩健。如今電商之上,又開始孕育新的能量源泉,恰如最為健碩的那匹馬之上,正悄然生出一雙翅膀。可以預見的是,這樣的“新生”將促使唯品會整體前進的步調更加輕快、迅速。

撰文 | 錢皓,何玉嘉亦有貢獻

排版 | 千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