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家長要做「虎媽」還是「貓爸」?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家長越來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關於子女教育的思考和探索越來越多。在國內的家庭教育中,出現過"虎媽虎爸",對孩子進行嚴格管教,採用強硬手段干預子女成長。但與此同時,"貓爸貓媽"同樣存在,給子女教育充分自由,讓孩子更輕鬆快樂的成長。

怎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家長要做“虎媽”還是“貓爸”?

對於子女教育,到底是要"圈養"還是"放養",不同的家長看法不一,而教育成果也並不能證明哪個教育方式更好。如果對孩子管教過於嚴格,不利於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一旦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取得的效果反而事倍功半。但如果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缺位,更可能讓孩子過於鬆懈缺乏自律,一旦養成壞習慣,結果更對孩子有害無益。

顯然,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在"放"與"收"之間,要掌握合適的度。具體而言,家庭教育應該不斷改進,隨著子女的成長而進步,刻板的教育自然效果有限。

怎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家長要做“虎媽”還是“貓爸”?

家庭教育應該根據孩子年齡調整,童年是一個人品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孩子幼時成長家長應該多參與。孩子早期教育不能夠放養,家長要幫孩子培養自律、刻苦等習慣和品質,家庭教育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獨立人格逐漸形成,家長就要適當轉變為放養,不能讓孩子過度依賴自己。

教育孩子應掌握大方向,而不是事無鉅細都管。當孩子道德方面犯錯的時候,的確需要及時指出糾正。但對於生活經驗相關的小錯誤,讓孩子自己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反而比空洞的說教更有效。尤其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但對孩子考試名次的正常浮動,就不應該反應過於激烈了。

怎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家長要做“虎媽”還是“貓爸”?

最後一點尤為重要,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家庭教育的標準模板。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這一點對孩子成長最為關鍵。每個孩子的性格不盡相同,如何把握家庭教育的"收"和"放",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如果你的孩子獨立而自律,給孩子成長更多的空間又有何不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