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看一看《壞爸爸》這3部電影

帶著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看一看《壞爸爸》這3部電影

一個父母塑造的北大高材生、留美碩士王猛(化名),發出萬字長文痛訴父母。中國式父母、傳統親情觀、子女教育方式等等,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大討論。

這是近期的熱點社會新聞,獨戲人的專業是說戲評戲,人生如戲,這就是一部現實大戲。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父子公開決裂這樣的事情,往往還是在小說在電視在電影裡出現的橋段。這回在現實中上演,實在很悲哀,悲涼,悲愴。

帶著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看一看《壞爸爸》這3部電影

今天有媒體評論說,很多人有過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無巧不成書,有一部電影,兩天後將在全國上映,名字很應時、故事很應景,大家可以帶著衝動去看看——《壞爸爸》。

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禮教倡導“父為子綱”,父親在家庭中代表權威,是嚴肅的,不容挑戰。現代觀念的改變,讓現代家庭關係出現極大變化,傳統的父子關係開始崩塌,亟需重塑。

帶著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看一看《壞爸爸》這3部電影

《壞爸爸》要反映的,就是現代家庭中父子關係的矛盾、衝突與和解。影片通過中國式父親的視角,希望讓孩子們讀懂父輩,也讓父母們感悟時代變化帶來的培養觀念的轉變。

影片中的兒子,是個網癮少年,夢想成為職業賽車手,卻不被父親所理解。這一父子角色的設置,讓人自然聯想到韓寒那部致敬賽車手徐浪的《乘風破浪》。

帶著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看一看《壞爸爸》這3部電影

掐頭去尾後,《乘風破浪》是一部時光倒流後的奇幻青春片,但是影片的頭尾告訴我們,電影真正要講述的,也是父子消除隔閡的故事。

還有一部去年大火的《摔跤吧!爸爸》,雖然是來自印度的故事,普遍認為主題是追求夢想的勵志片,但是父親對孩子的嚴、狠與愛,與中國式父母是相通的。

帶著寫萬字長文的衝動,看一看《壞爸爸》這3部電影

說回王猛,北大畢業、留美碩士,也許他覺得這不是他要的生活和結果,但至少在絕大多數中國父母與孩子心中,這是夢寐以求要實現的“學霸人生”。

獨戲人無法得知,拉黑父母的王猛,有沒有看過《乘風破浪》和《摔跤吧!爸爸》,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衝著《壞爸爸》這個片名走進影院。

如果《壞爸爸》能給王猛一個解開心結的鑰匙,為這場萬字長文的爭議畫上一個圓滿句號,無論票房、口碑如何,獨戲人認為,這部影片都將是成功而意義深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