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博社村,地處陸豐市東南部。距市區約50千米,東臨甲子鎮,南靠大海;西接連綿起伏的海岬山嶺和蓮花峰;北經燈芯山村道,途經338省道直達陸豐市區,再上深汕高速,可通往全國各地。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博社鄉(奇潤供圖)

村莊瀕臨南海,屬亞熱帶地區。戶籍人口約1.5萬(2015年),單姓村,村域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約佔0.63平方千米。海岸線約5千米長,岸邊有聞名的「金獅灘」和「海岬嶺」等旅遊景點。沙灘種有大量的馬尾松。村的西北側多為山坡,東南面為濱海平原。村前有一彎池塘,池塘邊上建有一戲臺。村後有一小山坡,鄉人稱之為「後山」。近年來,後山已改建成為環境優美的「博社文化公園」,園區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村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當地村民多以農業、養殖業為主。主要特產有:荔枝、番薯、花生、甘蔗、芝麻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博社鄉(奇潤供圖)

博社村,亦稱「博社鄉」。始祖登瀛公(誥贈鄉進士),妣慶源陳氏媽(誥贈太孺人),生四子。公來自福建莆田,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由閩遷粵。據明崇禎十一年拔貢蔡若鳳撰置的《重修斗門碑記》中記載:“祖登瀛公,自福莆來,始居“東岐堡”、再世而遷“橋頭”、三世而遷“博社”,繼又卜吉而轉橋頭永為世居,以「博社」額其裡焉。”由此可見,“橋頭”後改為“博社”,一直沿用至今。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博社鄉(奇潤供圖)

八百多年曆史的博社鄉,地靈人傑、文化底蘊深厚、古蹟眾多。村北側船地山有始建於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的鄉始祖登瀛公「宋墓」,該墓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由鄉進士十一世孫春邁、宗子春富等重修。村周圍山丘散佈有眾多宋、元、明、清等各時期的古墓葬。村內的「蔡氏家祠」數十座,以明、清時期的居多。頗為壯觀的「五馬拖車」等古建築群完整規律的分佈在圍埕內;圍埕北側附近有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的私塾「墨稼山房」,獅頭石下有始建於南宋年間的「國王古廟」以及「逥瀾古寺」;另還有吳公巷的「真君宮」、大巷的「福德老爺廟」、後山的「獅爺公廟」、伯公巷的「伯公廟」、石尾山的「百姓公媽墓」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金獅灘

村旁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據中山大學古樹監測專家實地勘測,樹齡高達170至400年之間的古榕就有十多株;村後更是異石林立,形狀古怪、活靈活現,有獅頭石、仙人石、元寶石、海獅石、獅佛石、狀元帽、龍船石、蛤石等。更神奇的是坐落於博社下海的金獅灘「金獅石」,其外觀異常逼真、形態栩栩如生,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文化底蘊深厚的博社鄉,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傑出人才。據相關史料記載:最早出仕的舉人在於元代,到了明、清時期則最為鼎盛,曾出過近十名舉人。而到了近代,擔任官員和在外的傑出鄉賢,以及各領域的精英更是舉不勝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博社鄉(奇潤供圖)

自古名人多墨跡,鄉進士蔡春邁曾在明萬曆年間,在村後山的獅頭石上鐫題有「海陬砥柱」的摩崖石刻;還有仙人石上的「巖廊」二字,至今猶在。“石刻”給這幾塊其貌不揚的石頭增添了不少人文內涵。另外,還有溪墘麒麟石上,字跡風化較為嚴重而顯得模糊的「橋頭舊社」等石刻……

清康熙年間,祖姑婆“蔡恭默”捨己救父兄的動人事蹟,至今家知戶曉。前清庠生蔡燮堯、蔡錦奎於民國年間合立的《義烈碑銘》中就記載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感人史蹟。近年來,“義烈碑”已擴建成「義烈碑亭」,供後人瞻仰。還有近代博社鄉參加革命鬥爭而犧牲的九位烈士,如今屹立在村後山公園的「烈士紀念碑」,便是他們那永垂不朽精神的歷史見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博社鄉(奇潤供圖)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南粵大地,省內部分地區得到了蓬勃發展。但由於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令這座原位於海陸豐革命老區的濱海古鄉,依然處於貧困地帶。經濟發展的問題,成為了當地政府歷來難以突破的瓶頸。欣慰的是,目前國家正致力於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振興鄉村文明,以及省府對落後的粵東西北地區一系列的幫扶政策。由此,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和曙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祠堂 嵌瓷

據有關報道獲悉,省府有關部門正在規劃打造全球最長的濱海旅遊公路。屆時,濱海公路將有可能途經博社鄉的黃金海岸。如果能把博社鄉的“古村落文化、農耕文化、海洋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多元素資源進行整合開發,並規劃成為濱海公路旅遊線上一處人文景點的話;那麼,這將給該地區的旅遊事業添磚加瓦、補足短板。同時,也能讓名副其實的南宋「古村落」地位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

鍾靈毓秀的博社古鄉,除了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還匯聚了“神、海、沙、石、林”等誘人奇觀,可謂是粵東沿海一處不可多得的“天然黃金海岸”。

博社古鄉的人文逸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更多精彩還在下面↓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民居古建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古鄉一角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五馬拖車建築群「儒林第」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五馬拖車建築群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私塾「墨稼山房」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五馬拖車建築群「儒林第」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五馬拖車建築群「儒林第」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民辦林場室 (宏桂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祠堂建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祠堂建築(宏桂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孟季家祠 「追遠堂」又稱“十三公祠”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祠堂建築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老祠堂木雕(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祠堂建築(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 民居 厝角頭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 民居 厝角頭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明萬曆十年壬午科舉人蔡春邁鐫題「海陬砥柱」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明萬曆十年壬午科舉人蔡春邁鐫題(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明萬曆十年壬午科舉人蔡春邁鐫題「陽春」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仙人石 摩崖石刻「巖廊」 (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仙人石 摩崖石刻「巖廊」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明萬曆十年壬午科舉人蔡春邁鐫題(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宋祖蔡公墓道」(宏桂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明崇禎碑記《重修斗門碑記》(宏桂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恭默祖姑義烈碑銘(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後山 「烈士紀念碑」(宏桂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恭默祖姑義烈碑亭(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尼姑庵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公望山「軟枝細葉古榕」(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公望山「軟枝細葉古榕」(宏桂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獅頭石「古榕」 (奇潤供圖)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仙人石「古榕」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元寶石「古榕」

博社村——古村落之美

公望山古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