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絡上的那些養生知識,你還在過度迷戀著嗎?


以前,當我們對什麼問題不瞭解時,可以請教下身旁的人。隨著社會的進步,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再侷限於這些,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瞭解方式。

只要列出你所問的關鍵詞,在各大網站裡查詢,網絡就是一個超級無限的百科全書,不斷有新的答案給人們一種便捷的幫助。

對網絡上的那些養生知識,你還在過度迷戀著嗎?

從我們知道百度起,剛開始感覺內容無比豐富,慢慢查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在網友渴望更多知識解決問題的環境下,新平臺更多的出現,也造就了新的網絡概念形成。

對網絡上的那些養生知識,你還在過度迷戀著嗎?

自媒體,社會進步中誕生的一員,或許有些人感覺陌生,我們在資訊平臺看到的內容知識,就有好多是自媒體生產的。相對於傳統媒體,自媒體沒有那麼嚴肅,與網友更帶粘性,距離更為貼切。

自媒體分不同領域,有個人的,團隊的,公司的形式性質。自媒體的內容大多是通過收集整理不同來源而成,有的帶著個人觀點,不要盲目信從,參考時還是要特別謹慎些。

對網絡上的那些養生知識,你還在過度迷戀著嗎?

現在的人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養生變得注重了,為了保養身體,很多人比較捨得花錢。自媒體的作者們也看到了這些需求旺盛人群,紛紛加入創造養生內容的行列,作者們的知識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所出的內容,來源可靠性如何,或是出自個人的觀點,我們也不得而知。如果你傻傻的迷信網上的養生知識,真的有些危險了,有時有些確實對我們提供到幫助,關鍵是網友自己用心去對比一下,哪些才是對我們有利的。

對網絡上的那些養生知識,你還在過度迷戀著嗎?

有些養生類自媒體領域的作者,一心想得到更多的內容,往往很不負責任,蒐集一些來源不明缺乏真實性的知識傳遞給我們。作為網友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去分辨好壞,領域內的作者大部分沒有醫學保健資質,有時候想想,我們真的放心把身體養生保健交給缺少醫學常識的內容搬運者嗎?

平臺也有要求養生知識類媒體作者需有醫學資質,實際監管總會有所疏忽,作者增多的結果是有些醫學小白混進來,繼而假新聞氾濫,添油加醋的偽知識充斥著我們生活。

對網絡上的那些養生知識,你還在過度迷戀著嗎?

還有那些沒有職業道德的自媒體人,把原有的內容打亂,加入些毫無正確性的理論,做成偽原創文章發表。語句,章節被打亂後,所表達的意思變味了,你還敢把它當成嚴謹的醫學知識參考嗎?這樣對自己的身體可能會帶來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