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稀有金屬鈾和鈽的原子發生核反應時產生的強大能量,被視為20世紀發電廠的“萬靈仙丹”。

然而,核子反應在戰爭中展現的巨大毀滅力讓他成為現代文明潛藏的存亡威脅,史上幾次核電廠的核事故: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1979年美國三里島輻射外洩事件、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故、和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也一次又一次的讓世人看見核能發電潛在的巨大危機和龐大代價,也不斷證明核能依然是一個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和處理的狂暴力量。

電影作為反映、反思社會現象的一種藝術媒介,早已對於此一議題有過諸多討論、批判。今天我就來推薦幾部經典的跟核能或者說核武有關的電影。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1、《死吻》(Kiss Me Deadly)。

故事發生於1950年代的洛杉磯。某個夜晚,私家偵探麥克(Ralph Meeker 飾)開車途中,一位僅穿風衣的赤腳女孩慌張地攔住他的車,要求麥克儘快帶她離開此地。女孩怪異的行徑,她死亡的預言,以及隨之遭遇的莫名車禍,伴隨著女孩離奇失蹤,讓麥克對女孩的背景產生莫大好奇並展開追查...

於美國本土進行的核子試爆,將核子威脅,正式帶進美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併成為恐懼的終極象徵。核子的毀滅意象,也成為1950年代偵探懸疑小說與黑色電影的素材來源。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核子元素的加入,讓《死吻》強化了黑色電影中營造的「不確定感」,以及致命女性的毀滅性形象。而不管在電影或現實世界中,美國政府對核子試爆以及氫彈研究的保密態度,都為本片神秘化核子聞世的毀滅力量。

雖然觀眾到了電影尾聲,才得知麥克一路追查的神秘提箱中,裝的是放射性物質;然而,電影從開始即暗示麥克捲入的神秘事件攸關科學、國家機密、與重大利益。如此隱約卻又明確的線索鋪陳,引發了對神秘事件的無限想像,此無限想像也包括其所能影響的無限範圍。

而黑色電影的視覺風格,更強化了科學那未知的黑暗能量,仰角攝影,強調了角色身後那大塊的黑的同時,更勾引出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最後,裝有放射性物質的皮箱落到一位女孩的手中。女孩只知道箱中的物品極為重要,也因而極為值錢,她不聽勸告,決意打開皮箱,並被放射性物質灼傷而死,女孩燃燒的身體,更引發一場爆炸,形成了一朵蘑菇雲。

2、《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改編自彼得‧喬治的小說《紅色警戒》,《奇愛博士》敘述精神失常的美國空軍將領瑞皮的瘋狂行徑。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默劇之王卓別林曾說過一句名言:「人生近看是一場悲劇,而遠看則又是一場喜劇。」美蘇冷戰核武對峙作為歷史的切片放大來看,如彼得·喬治的原著小說,其氛圍是嚴肅警示的。

但在斯坦利·庫布里克為了這個核戰主題,全面性大量閱讀相關題材之後,發現核戰其實是極為荒謬的,並轉意成就了這部嘲諷性質的經典黑色喜劇。

影片名稱的奇愛博士雖然不常出現,但其特殊的講話腔調與老想高高舉起的右手,除了增添不少喜劇效果,其詭異的種族性別優越論述,與最後搭配浪漫樂曲的一幕幕核爆場景,把整個電影推向荒誕的最高點。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回應電影名稱,看完這些荒腔走板的討論,搭配這首動聽的歌曲,如果你相信電影中的理論,則會暫且忘記了擔憂,並愛上了核彈爆炸的美麗。然而,只要是人,都不會相信的。

3、《犧牲》(The Sacrifice)。

塔可夫斯基一生的最後一部作品。退休的戲劇演員亞歷山大定居於鄉間從事藝術評論,與妻兒過著遁世的生活。亞歷山大生日的那天,兩位朋友來訪,準備一同用餐,席間,政府透過電視臺,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況。官員提到,有四枚導彈對準本國...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電影一開始,亞歷山大帶著他年幼的兒子,在湖邊種著一顆枯樹。年幼的兒子喉嚨開刀,包著紗布,無法說話,便聽著父親說故事。那天是亞歷山大的生日,他認為,人只要能持續性的做一件事情,終將改變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長達十多分鐘的長鏡頭,其中的談話從故事、人生,到上帝。父子關係的對話,與自然的延續和生生不息,在這長鏡頭連續而完整的時空中,共同建構出一個無邊卻自給自足的宇宙。血脈傳承,澆水灌溉,終將讓這株枯樹開出花朵,終將讓這個令人(父親)失望的文明發展不再泯滅良善。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是否,應該回過頭來思考人存在的核心價值,再思考文明體系所指示的文明人之存在價值,及現今文明體系存在之必要。

4、《絲克伍事件》(Silkwood )。

1974 年11 月13 號,凱倫絲克伍被發現陳屍在公路旁撞毀的轎車中。警方在她的車裡搜到幾片安眠酮和大麻,驗屍官也在遺體中驗出安眠酮的成分,判定絲克伍是在開車途中睡著導致這場「交通意外」。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然而離奇的是,意外發生時,絲克伍才從工會集會離開,準備將一些關於她任職的Kerr-McGee 核能工廠的機密紀錄交給紐約時報記者,以揭露公司苦心隱藏核廢料放射物質可致命的事實。

十年後,電影《絲克伍事件》,將這個疑點重重,更可能暗藏企業陰謀的事件搬上大銀幕,再現一個人心惶惶、生命備受威脅的核子時代。梅莉史翠普飾演絲克伍一角,絲絲入扣的演技忠實呈現了這位反核鬥士勇敢、積極卻短暫的一生。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核能發展能對人類帶來多大的衝擊與傷害,讓凱倫絲克伍不惜賠上一切也要捍衛生存的權利。在近四十年後的今天,科技或許已然進步不少,但是否足夠讓我們應付難以控制的核子能量以避免發生如絲克伍般的悲劇事件,值得我們省思。

5、《希望之國》。

作品向來不諱遊走於異色邊緣題材、風格乖張暴戾的園子溫,在311 震災之後受到啟發,決心拍攝一部描寫核災對人們生活所帶來衝擊的電影,籌備期間他花了半年的時間與災民進行深度訪談,之後更冒險深入受到管制的災區進行拍攝。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全片仍屬獨立製片規格,僅用零星的核電廠氫爆新聞畫面、海嘯後滿目瘡痍的災區實景,側寫災難當下的情境,《希望之國》避開了災變發生的駭人瞬間,背景也刻意改為虛擬的「長島」核災,與真實拉開距離。

全片著眼於災後小家庭的流離際遇,從三個不同世代的夫妻/伴侶觀點切入社會肌理的底層;有別於過往突出的風格,園子溫這回收斂張揚的利爪、四散的血漿,聚焦於真實的災民生活,細膩探討災難帶來的種種心理創傷與荒謬怪象。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在結局中,男女主角逃至遠離輻射威脅的遠方,陽光下海水波光瀲灩,一切看似迴歸安逸,但園子溫並不樂觀地相信廉價的救贖,提示著這場看不見的戰火從未止息,向觀眾訴說:在這看似無望的荒涼大地上,復原之路迢遠無際,唯有「一步、一步」緩慢而堅定的步伐,才能真正邁向希望與重生。

6、《走向永恆》(Into Eternity )。

擁核者不斷強調:核能是乾淨、低成本的能源,是提供高科技社會所需電力的最佳解決方案;但是他們對於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廢料的處置,則一再避而不談。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我們必須知道,核廢料的半衰期時間極長,每一批核廢料都需要10 萬年的時間,它們散發出的輻射量才能衰退到對環境、人體無害的程度,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確保這些核廢料確確實實地與世隔絕。

因而,不論核能發電的硬體設施再怎麼安全,怎麼無毒無害,我們終究要面對核廢料處置的問題──記住,這是個要花10 萬年繃緊神經處理的問題。

《走向永恆》就是一部探討核廢料處置問題的紀錄片。本片導演前往芬蘭,拍攝核廢料永久貯放廠安克羅(Onkalo )建置的過程,並走訪相關的學者官員,一探他們設計此處理場的概念和問題,拍攝的手法就像是一部警告後世的說明影片。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這部影片不只獻給現在的我們,也獻給未來10 萬年間,有意無意來到這個貯放場入口的人們。

核能安全專家說,因為人類居住的地表並不是一個穩定的環境(想想那些風災、地震、戰爭),因而他們便想在有18 億年曆史的古巖盤上開鑿一個深入地心的貯放場,在其中儲滿存核廢料後將地道永久密封,至少要確保這些廢料在10 萬年間都可以安然待在地底深處。

這個興建中的終極處置場預計需要超過100 年的時間才能完工,於22 世紀時啟用,儼然是個名符其實的世紀工程。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但是,10 萬年,1000 個世紀,是一個超過我們想像的數字。

到時世界會變成如何?

若是人類──在萬幸之下──依然稱霸地球,他們又將擁有什麼樣的文明,說著什麼樣的語言,當他們發現這個被層層密封的密穴,他們又會做何反應呢?

而在當下這個時空的專家,又應該用什麼方法避免後代打開這禁忌的墓穴?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現在的人類雖然有能力控制核反應的程度,對於如何找到最完美的核廢料處理辦法,我們則是一點頭緒也沒有。然而,只要全世界的核電廠持續運轉,就會不斷產生具有放射性的核廢料...

到底我們該怎麼使用核能源呢?

這是個非常值得大家一起討論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