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疑歐政治勢力擡頭,反建制主義是其原因之一

歐洲疑歐政治勢力抬頭,反建制主義是其原因之一

近一年以來,部分歐洲國家疑歐政治勢力抬頭,奧地利、意大利、匈牙利和捷克等國一些富於疑歐色彩的政黨紛紛以單獨組閣或聯合執政的方式粉墨登場。對此,有學者認為,這是各種類型的民粹主義和右翼勢力在歐洲大規模崛起的浪潮。

  • 經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目前,一些歐洲國家出現了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腐敗等現象。“坦率地說,我們很難對歐洲經濟保持樂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毛羅·吉蘭(Mauro Guillen)表示,南歐各國經濟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好轉,高失業率和高稅收問題依然存在。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教授奧利維爾·沙坦(Olivier Chatain)稱,近幾年部分歐洲國家大幅度削減財政赤字,導致其通貨膨脹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遠低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使得債務合併更加困難。法國巴黎政治大學經濟學教授揚·阿爾根(Yann Algan)認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歐洲民眾的投票行為出現了重大變化。歐洲失業率的上升與反建制主義政黨支持率的增加、民眾對現行政治體制信任度的下降密切相關。

相關統計顯示,意大利2017年公債總額2.26萬億歐元,約為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1%,是歐洲負債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捷克、奧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國的經濟增長率不超過3%,部分國家的經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各國主流執政力量對此束手無策,為疑歐政治勢力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 具有反建制主義色彩

通過觀察目前已經取得執政地位或者聯合執政地位的、帶有疑歐色彩政黨的政治傾向可以發現,這些政黨並非完全具有共同的政治主張。因此,用“極右翼政治勢力崛起”或“民粹主義”來概括這次疑歐政黨的崛起,並不準確。

美國佐治亞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教授卡斯·穆德(Cas Mudde)認為,民粹主義屬於一種“弱意識形態”,缺乏成體系的、穩定的思想。民粹主義把社會分為兩個對立的群體,即純潔的人民與腐敗的精英,認為政治應是人民普遍意願的表達,而腐敗的精英卻壟斷政治並導致危機。反對精英政治成為民粹主義政黨的共同特徵,所以左翼和右翼甚至極右翼的民粹主義政黨可以聯手參加競選,形成一股更為強大的政治合力,如意大利的五星運動黨與北方聯盟黨結盟。但一部分疑歐政黨領袖本身即為社會精英,其政治主張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民粹主義,他們更多考慮自身國家利益而非歐盟整體。

有學者認為,反建制主義並不是反對精英政治,而是反對自由主義的精英政治。反建制主義提倡的是以觀念相對保守的精英政治,取代自由主義的精英政治。歐洲這一波疑歐政治浪潮實際上具有更多的反建制主義,即主要是反對歐洲傳統的自由主義精英政治的色彩。換句話說,並非是歐洲的精英政治遇到了危機,而是主張歐洲一體化、富於自由主義色彩的主流政治家及其推行的政策遭遇了危機。

  • 歐洲民眾對主流政治失望

近年來,不少歐洲民眾對主張歐洲一體化的主流政治家推行的歐元政策、難民政策、應對債務危機政策等表現出了失望和反感。這種情緒間接地促使了疑歐政黨的上臺。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2016年12月發佈的一項歐洲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歐洲民眾普遍對現實和未來感到悲觀和焦慮。許多人對歐洲目前的經濟狀況感到不滿,對歐洲下一代人的經濟前景普遍持悲觀看法,認為下一代人將比他們的父母過得更差。同時,不少歐洲民眾對難民問題、恐怖主義等表示普遍擔憂。在接受調查的10個歐洲國家民眾中,有9個國家的民眾將恐怖主義列為他們最擔心的安全問題。當被問及湧入越來越多來自不同種族、民族的人口能否會讓自己國家成為一個更好的居住地時,很少有民眾回答這會讓他們的國家變得更好。此外,受調查的歐洲民眾表示,他們並不能確定現有政治機構能否解決歐洲面臨的各種挑戰。

總之,疑歐政治勢力在部分歐洲國家的崛起,最主要原因是國家經濟增長緩慢、反建制主義力量的日漸強大,以及民眾對自由主義政治精英們治理政策的失望和焦慮,“民粹主義”“右翼勢力”只是從某個角度對這次崛起進行描述的符號和標籤而已。

原標題:多原因造就歐洲疑歐政治勢力抬頭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記者:閆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