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數字貨幣,這一利用區塊鏈技術誕生的新鮮事物,開始與“傳銷”掛上了夠。傳銷幣組織如何騙人?如何識別傳銷幣?遇到了傳銷幣詐騙,該怎麼辦?

區塊鏈自媒體“互鏈脈搏”臥底傳銷幣組織,揭秘傳銷幣的運作模式。

第一期:扒掉傳銷幣的底褲,認準五字訣

劃重點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火幣那些國內的小交易所我們看不上,上的都是國際大盤。”

“我們這個幣是是國家暗地裡發行的加密貨幣,國家在幕後操縱。”

“美國總統克林頓都加入了。”

“買幣,就再送你公司生產的保健品。賣出去的錢是你自己的,還能等幣價漲起來賣了。”

“你只要投五千,一年就能賺至少四百萬!”

“三個月後幣價會漲一百倍,你千萬不要賣掉。”

“這怎麼是傳銷呢?我們是在分享,在做善事。”

“先交入會費。”

互鏈脈搏(ID:HiveEcon)提醒:如果推薦您買幣的人,對您說了類似的、引起不適的話,請找機會盡早結束對話。八九不離十,這是傳銷幣,吃金字塔底層人血饅頭的傳銷幣。

傳銷新說

傳銷,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下線),通過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下線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

搞傳銷的與時俱進,限制人身自由的蠻力模式已經落伍,傳銷“人才”開始將目光投向新式傳銷:互聯網傳銷、微傳銷和加密貨幣傳銷。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互聯網傳銷主要以網賺、理財投資或電子商務等作為幌子發展下線;微傳銷寄居於“微商”,每個拿貨成為代理的人都可以繼續發展自己的次級代理;而加密貨幣傳銷利用投資者對區塊鏈和加密貨的認知空白,及其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心理,將“加密貨幣”的概念與傳銷結合起來。

實際上,傳銷幣不是加密貨幣。比特幣等真正的加密貨幣具有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代碼開源等特點。所有的交易記錄在區塊鏈瀏覽器上可查詢,交易數據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在Github社區可以看到完整的代碼更新情況,這是投資者監督項目方是否按計劃幹活的重要渠道之一。

注:[ 1 ] 複式計酬:一種是按照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提報酬,另一種是按照發展下線的人數來計提報酬和返利。

七大特徵

然而,傳銷幣完全不按加密貨幣的套路出牌,互鏈脈搏團隊翻看了近百起案例,發現傳銷幣往往具備以下7大特徵,辨識度非常高:

1)“拉人頭”

即發展下線,這是界定傳銷幣的最關鍵要素。傳銷層級呈現金字塔結構,上線盤剝下線。假設某個項目停在一萬“人頭”,沒有辦法續血,沒有更多錢拿來維護資金鍊,那麼這個金字塔很快就會坍塌,後進者便成為最大的輸家(較高層級的人早已經過幾波高額獲利)。因此,傳銷幣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新人入場、交錢,才能維持較高層級的吸血量。

2)許諾穩賺不賠

小米2015年虧損9.8億元,2016年開始盈利;滴滴至今燒了240億美金,今年才可能實現盈利;京東2009年以來經營虧損累計188億,去年才開始實現全面盈利。

反觀這些山旮旯出身、靠包裝騙人的傳銷幣,何德何能短短時間內實現暴富並滿足投資者的所有幻想?傳銷幣組織者大多是走上歧路的營銷精英,洞察人性唯利、貪婪的弱點,用承諾“高額回報”、“只漲不跌”的文案轟炸微信群、論壇等社交渠道。

實際上,傳銷幣會隨著進入騙局的人增多而“升值”。一旦投資者想退幣,傳銷組織將會以各種理由拒絕退現。若再無新鮮血液進入,幣價將進入暗黑無界的貶值期,仍是金字塔底層的參與者損失最大。

3)通過網站、App,或者線下交易

後進投資者一般通過傳銷組織搭建的網站、APP或H5直接或間接充值買幣、拿貨。為了避免執行機關輕易找到線索而下令封掉網站、下線APP,許多組織者也會通過微信“點對點”和線下見面的方式進行交易。

例如維卡幣的官網,界面已掛出各等級套餐的價格及介紹,明明可以添加充值入口,客服卻要求加微信溝通。文案解釋道,“操作比較複雜,在這裡使用文字描述可能很多新手會員無法理解,所以需要聯繫我們專業的導師來幫您輔助操作解答”。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值得注意的是,當被問及該幣是否可在幣安或火幣(分別為全球第三、第四大交易所)購買,傳銷人員的話術一般是“只上國際大盤”。這些所謂的國際大盤,或許是十八線的山寨平臺,或許是自己搭建的私人平臺。後者並非不可能,據瞭解,國內一些小型交易所只需百來萬投入就可開始運營了。

4)包裝“高大上”,文案又蠢又大膽

傳銷團伙常常在“裝X”的路上翻車,其推廣文案不乏匪夷所思的字句。例如Vpay項目方在介紹其創始人時寫道:2009年榮獲大本鐘美國傑出青年,2015年曾在美國最權威的時代週刊Time發表一篇關於密碼學的研究報告……

兩句話讓互鏈脈搏團隊樂壞了。大本鐘不是英國的嗎?如果走點心,編成“自由女神美國傑出青年”,或許還不易讓人發現破綻;此外,《時代週刊》是世界知名新聞週刊,Vpay“首創”在新聞週刊上發表學術報告,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為了發展成員、實施洗腦,一些傳銷組織截取相關領導的隻言片語,甚至用軟件篡改他們的講話,或者以國家相關部委的名義偽造大量文件。

5)一般從身邊的人下手

跟做自媒體、保險的朋友最早從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起推廣一樣的邏輯,傳銷幣團伙也會首先考慮從個人人際交往圈子下手。一人買幣,全家跟著炒的現象並不罕見。

由於新型傳銷變革了“綁架”型的傳統模式,不需要洗腦窩點、大通鋪和線下報單中心,而是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宣傳,利益燻心下,將觸角伸向親戚、朋友、熟人和同事等變得十分方便。

6)項目中心化,不開源

大部分沒有區塊鏈源碼,更談不上開源;少數講究的公佈開源代碼,但哪怕懂點編程也能看出是抄襲。發行量及交易記錄均不透明,採用中心化運作的方式,可以不斷增發,沒有規則可言。

7)毫無價值

傳銷幣的特性,決定其毫無價值。這些幣由組織者自行打造,沒有實際落地場景,對實體經濟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全靠不斷拉新人入局,像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避雷口訣:網o易o會o回o頭

一旦掌握以上7個特點,我們通過“網、易、會、回、頭”5個實操辦法,就能輕易避開雷區。

1)網:看網站

傳銷幣網站講不清楚區塊鏈在項目中的運作原理,針對項目的介紹寥寥無幾,卻充斥著洗腦性的文案(截圖詳見附錄三):“投資5000元,年賺400萬”、“只要加入行業,人人都能成功”、“一臺電腦、一根網線,輕鬆創業”、“你的命運將由此改變”、“你還在猶豫什麼”…… 網站還會在顯眼的位置呈現充值、購買流程,留下聯繫方式,等著魚兒上鉤。

此外,這類網站要不沒有備案,要不貼的是假信息。而對於正規的網站,下拉網站至底部,能夠看到工信部備案信息,在“工信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備案管理系統”可以查詢真偽。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有些區塊鏈項目沒有獨立官網,也未公佈白皮書,互鏈脈搏提醒:切勿輕信這類項目,極大概率涉及傳銷或割韭菜,比如俞凌雄發起的“幸孕鏈”,該項目只在“徒子徒孫”的微信群中傳播。

2)易:看交易所

傳銷幣沒有資格在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上線。如果某種所謂的“加密貨幣”只在自建平臺或在聞所未聞的雜牌交易平臺上線,又或者對接人堅持說“國際大盤”卻拿不出支撐性信息,這種項目就很有問題,最好不碰。

3)會:看是否交入會費

新舊傳銷,萬變不離其宗:要想進組織,必須先交入會費,或者通過購買公司商品(變相交會費),才能得到計提報酬和發展下線的資格。

4)回:看是否承諾高額回報

不管是傳統傳銷,還是新型傳銷,都以高額回報的承諾誘引投資人。傳銷幣組織者往往承諾只漲不跌,躺著就能實現財富自由。

5)頭:看是否要求拉人頭

除了要求繳納入會費,傳銷幣組織還會搬出“動態收益”的計算方法,傳授幾千短期變幾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的“秘訣”,鼓勵入場者大力發展自己的下線。

對於不幸碰了傳銷幣的朋友,如果認清了傳銷幣的真面目,千萬及時止損,切勿為了眼前蠅頭小利越陷越深、無法自拔,避免最終淪為一灘板上肥肉。

“母豬長得越肥,就越喜歡在泥沼裡打滾;公牛長得越肥,它就越勇敢地朝屠夫走去;貪婪的人越健壯,就越傾向邪惡。”

—— 英國作家約翰 o 班揚

附錄一:“照妖鏡”

1)靈鯤金融風險查詢舉報中心

騰訊官方出品的小程序,在微信搜索框輸入名稱即可找到,主要提供查詢、曝光、舉報3種功能。

2)企查查

企業信用查詢工具,提供企業工商信息、法院判決信息、關聯企業信息、法律訴訟、失信信息、被執行人信息、知識產權信息、公司新聞、企業年報等查詢服務。

3)天眼查

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企業背景、企業發展、司法風險、經營風險、經營狀況、知識產權方面等多種數據維度的檢索服務。

4)騰訊110

提供微信/QQ社交平臺上涉及違法違規行為舉報、帳號凍結/解凍/找密/申訴、詐騙信息查詢、詐騙手法解析等綜合性服務。

附錄二:部分傳銷幣騙術集錦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附錄三:部分傳銷幣網站截圖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正義不會缺席,舉報、維權最強指南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78條規定,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

如何認定傳銷幣項目的組織者、領導者?可通過以下5點進行判斷:

1)在傳銷活動中起發起、策劃、操縱作用的人員;2)在傳銷活動中承擔管理、協調等職責的人員;3)在傳銷活動中承擔宣傳、培訓等職責的人員;4)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十五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人員;5)其他對傳銷活動的實施、傳銷組織的建立、擴大等起關鍵作用的人員。

簡單概括,在傳銷組織層級結構中處於最核心地位的少數關鍵人員,才會面臨牢獄之災。量刑標準: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另一方面,現行法規對於傳銷活動的普通參與者、初犯偏向“法外開恩”。以單位名義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對於受單位指派,僅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此外,對於一般參與者,本著教育、挽救大多數的原則,執法機關也只能說服、教育、遣散,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禁止傳銷條例》(文末附下載)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即便如此,任何人都不應有恃無恐、主動參與傳銷幣詐騙活動,否則收益損失自行承擔,對於從中牟利的情況,還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傳銷勢力就瀰漫在我們四周,正在毒害一些人;發現一個舉報一個,既有助於淨化經濟環境、建設和諧社會,也能確保自己和家人免受傳銷幣禍害。

在明確掌握傳銷幣的活動線索後,可通過以下2種方式進行舉報:

1)直接報警

及時向案發地的工商局公平交易局(撥打:12315)或者公安機關(撥打:110)舉報,並提供具體的舉報事實以及相關線索。

官方稱,用戶提供的線索經審核後將與工商等部門同步。

微信舉報針對微信用戶、微信群和朋友圈,舉報操作大同小異。在此,互鏈脈搏以微信群為例,附上具體操作截圖:

進入微信群 → 點擊右上角菜單 → 選擇“投訴” → 選擇“群成員存在欺詐騙錢行為” → “其他欺詐騙錢行為” → 填寫具體信息,附上截圖證明。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時候,並非今天舉報,正義明天就來到。這與舉報材料的充分程度、舉報群眾的數量及審核方的主、客觀判斷等因素有關。

維權之路並不平坦

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深陷傳銷幣組織,或者人身安全已受到傳銷組織威脅,應立即向案發地公安機關(分局經偵大隊)報警。

然而,維權之路並不好走。其一,大多數傳銷幣項目的總部設在境外,核心組織者、領導者狡猾而隱蔽,肉身和資金均藏身境外,導致抓捕難、追贓難等問題;其二,對於傳銷幣這類特殊的互聯網金融詐騙案件,我國現行法律傾向於傳統傳銷模式,目前尚未推出針對傳銷幣的具體可操作的規定,各地部門間缺少統一的執法依據,往往導致不同的處理方式;其三,由於虛擬傳銷幣難取證的特點,前期取證的“重頭戲”一般落在申請立案的受害者、舉報者身上。

單在舉證這一環節,就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互鏈脈搏在前文“法律依據”部分提到過,“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向公安部門舉報前,應提前收集、整理30個(及以上)受害者簽名的舉報材料,並拿出有效證據,證明這些受害人至少存在三層上下級關係。

這裡指的證據,包括物證和人證。其中,物證包括報案材料、報單憑據、申購單、體系圖、組織者名單、身份證、銀行流水賬號、資金往來截圖等。不幸的是,萬惡的傳銷組織在作案過程中,幾乎不會留下把柄和證據,這就讓取證變得無從下手。

據《人民日報》揭露傳銷幣舉證難的一篇報道,五行幣受害人家屬首先去當地派出所報案,但接警人員表示,“必須受害者本人(在老家)到場,否則不能受理”;其隨後攜帶證據前往當地工商部門,而辦案人員稱工商部門只能對傳銷定性,無法調查身份證、銀行流水賬號等信息,建議移交公安機關。

此外,在報案地點、涉案金額等方面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原則上應在案發地派出所報案,但具體要看該地工商局或公安局是否立案;一些地區也會以“涉案金額不足”不予立案。

不予立案時,受用規定二則

對於不予立案的情況,互聯脈搏在早期文章《ICO詐騙維權4問——投資者實用指南》中提到:維權者可要求其出示不予立案的書面材料,以便確定下一步維權的方式。這在《刑事訴訟法》第110條裡有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決定不立案時,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此外,《公安部關於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見》(公通字〔2015〕32號)在維權過程中也比較受用。該意見在“規範工作流程”中提及了兩個必須、三個當場: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範圍的接報案,都必須接受;除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以外,都必須網上登記;對群眾上門報案的,要當場進行登記,當場接受材料,當場出具回執。

需要注意的是,當維權人理不直氣也壯地奔赴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買傳銷幣被騙了幾十、幾百萬,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或材料,不予立案是必然。

臥底傳銷幣圈實錄:洗腦受害者“我們的背後是國家在操縱”

古希臘寓言家伊索說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傳銷幣騙局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與生俱來的傳銷基因註定其破壞力巨大,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劇並不少見。我們在呼籲立法機構完善針對傳銷幣、虛擬貨幣騙局法律的同時,應謹記這個價值百萬的七字箴言——天上不會掉餡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