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年會 焦震:希望跟風式、一窩蜂的投資時代趕快過去

導讀

鼎暉投資總裁、創始合夥人焦震出現在中國投資年會上,又一次以冷幽默的方式講起了專業段子,全場笑聲不斷。

中國投資年會 焦震:希望跟風式、一窩蜂的投資時代趕快過去

主要看點

希望一窩蜂的時代趕快過去

這個時代,長期規劃都是騙人的

不能誇大投資機構給企業的價值

希望一窩蜂的時代趕快過去

短期大家都喜歡跟風走。 現在只要是一個好的公司項目,馬上就有幾十家投資機構往上撲。為什麼呢?

因為萬一公司出了事,不會有人說你做的不對。你看,這麼多人往上撲,我能搶到一個額度已經很好了。

但如果我們分析這個問題,很多人往一個項目上撲的時候,你說你是催生了一個價格,還是催生了一個價值?

那種情況大家可能催生的是一個價格,是不是這個道理?但是人不可能說我投資了一個高價格的公司,都說我投了一個高價值的公司,回家就把價格變價值了。 所以我們今天應該好好想想什麼是價值,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應該是不同的價值解讀,是不是?

我們在家裡做什麼有價值的事呢?打掃衛生是有價值的事,這個事不能以價格衡量,它是很有價值。讓大家高興,舒服也是價值;教育孩子,為了下一代,也是價值。這些價值有人衡量嗎?沒人衡量。

我們在討論投資行業價值時就複雜了,投資的價值必須是價格來反映。

20 年前,我們分析公司,可能現金流折現那種方式,可以比較簡單的理解;但現在,我們發現一些新經濟公司,不能用利潤,現金折現這樣的方式來看,估值體系變化了。

用人來打比方,我們以前投資是看到一個年輕人,在讀大學的階段, 感覺他有前途,未來收入靠譜,那麼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投資他。但現在有的短期項目更誇張,在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就說這個年輕人未來一定有前途,然後就投資。投資的錢都把未來幾十年,甚至好幾輩子的收入都折現算進去了。

所以今天你必須思考兩個問題,你想做短期還是長期的。今天這個投資環境很多短期的壓力,我跟大家一模一樣,我們可能面對的壓力比大家大得多。短期的事情你可能很痛苦,每天就想著琢磨明天怎麼辦, 後天怎麼辦,因為它老變,你剛預測完了後它又變了。

長期的事,雖然看起來也是從幼兒園、小學、大學階段就投資,但是思維方式變了。我們今天只能做短期的打算,長期是波動。

今天市場上很多的優秀創業公司鼎暉都看過,對我們來說搶額度的問題不存在的,這麼多的事我也不需要跟誰去搶。

很多的項目都要做一個詳細的財務模型,在歷史上做財務模型是可以的,一個成熟的公司、成熟的企業,未來 3 年它的資本支出、它的擴張很清晰,它的成本、費用結構都很清晰,做個模型八九不離十。現在回過頭來看二十年前的財務模型基本上沒什麼差別,只要你足夠細緻。

現在的投資,財務模型只是一種程序,裡面有無窮的假設。這個假設能否實現不知道,尤其是價值很高的公司。這裡面怎麼做呢?如果不做投資決策,當然現在在外面看,很多的市面上有名的公司我們做了很多,包括陸金所、口碑、眾安保險、豐巢,還有人工智能裡面現在大家都關注的商湯科技等等很多很多優秀公司。我們其實碰到的問題跟大家是一模一樣的。

對於一些熱門公司,你從傳統角度分析,感覺到是看不懂的。就是從一個利潤的角度,假設五年能夠賺錢,然後折算到今天,好像也不能支撐那種估值。搞得今天很多的公司不敢賺錢,一賺錢就按照市盈率估值,嚇得公司很多年不敢賺錢,一直講未來的故事,講我們要投投投。

所以今天的挑戰就在這裡。今天,我希望所謂的跟風式的,大家一窩蜂的時代趕快過去。

這個時代,長期規劃都是騙人的

到今天,我們鼎暉已經走了 16 年了。誰說一個公司,十幾年發展都是照著規劃走過來,那都是騙人的。

以前,我們有個說法叫 30 年河東、30 年河西。我們有限的職業生涯也就二十年。你還規劃什麼?等你規劃好了你就退休了。

今天可不是 30 年河東、30 年河西;現在是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我們去年討論的熱點,今年都不討論了。

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你規劃什麼?所以我跟大家一樣,每天都是戰戰兢兢。很多的事情變化太快了,信息太多了。你別說我今天規劃未來的十年,我規劃下個月就很困難。能解決的就是把每天的工作做好,每個事做好。

很多人說是鼎暉是老牌的PE,但是很多LP 做盡調的時候發現,我們在新經濟領域做了那麼多案子。人家老說醫療退出的人很少,但我們退出那麼多。

所以我想未來的發展,鼎暉這樣的機構就應該從頭到尾,全方位佈局。最終我們不能離開我們的本質。從長遠講,投資人支持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業績好。短期內你可以編一個故事,我要投人工智能、投新零售,你投點錢;但是投資機構最終也要有業績,不然的話曇花一現就沒了。所以長期我們就是替人管錢,唯一的就是業績要好。

老的機構和新的機構有什麼區別呢?新的機構看問題都是特別地客觀,特別地有數據,老機構會碰到經驗主義,大家憑想像做決策,這是非常大的傷害。所以投資人要解決一個問題,不要輕易地否定也不

要輕易地肯定一個東西。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有客觀地依據,提問題要有解決方案,問題帶著方案來,也不能光提問題,因為光提問題什麼也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都有客觀的分析,這樣逼著大家學習和研究。

比如說今天一個人跟我討論項目,我的工作不是評價他的好與壞,我的工作是動員所有的力量,希望將它這個不是投資機會的東西,變成投資機會或者創造出一個新的投資機會並把它做好。就算這個不是機會,再研究它周邊、上面、下面是不是有機會。所以集中到一條,投資機構就一件事,你把投資做好了,每項投資做好了,你長遠就會活得很好。

不能誇大投資機構給企業的價值

投資給公司帶來的價值,不能說絕對的誇大,但也應該求實。當股東和公司合作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有益的東西。比如說公司的治理結構, 投資機構可以告訴公司,你想做長遠的大公司,需要透明、需要交流、需要有好的監測機制。比如說做消費品的公司,你可以告訴它消費品的公司大部分是死在庫存上,你可以將你長期的經驗告訴大家。

我們剛剛完成了一件事,就是聯合九陽買了美國的一個小家電企

Sharkninja。為什麼做跨境這個事,現在很多的產品全球化,對於企業來說,競爭就像踢球一樣,你只在自己的門口守著,別人肯定會來競爭。

如果是這個態勢的話,做企業就像踢球只在自己的半場晃悠,你最多

打平,不可能贏。要想在全球的競爭中贏,唯一贏的可能性就是走出去,走出去的捷徑就是收購。

所以在這個過程,我們的觀點就是堅定不移地走全球化道路,堅定不移地做收購、兼併的道路。這個不是說你需不需要的問題,是你必須走,什麼時候走,怎麼走的問題。

所以我也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鼎暉幫助中國企業全球化做了很多的事情。所以所謂的價值就是你給企業家分享這個問題,以前他未必從這個角度思考,因為防守自己球門太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