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今日發布2017年財報,遊戲收入高達978億,有意回歸A股

3月21日,騰訊控股(00700)發佈2017年年度報告,期內實現淨利潤715.1億元,遊戲收入978.83億元。

腾讯今日发布2017年财报,游戏收入高达978亿,有意回归A股
腾讯今日发布2017年财报,游戏收入高达978亿,有意回归A股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騰訊2017年共實現營收2377.60億元,同比增長56%;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715.10億元,同比增長74%

腾讯今日发布2017年财报,游戏收入高达978亿,有意回归A股

第四季度總收入663.92億元,同比增長5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207.97億元,同比增長98%

腾讯今日发布2017年财报,游戏收入高达978亿,有意回归A股

具體業務方面,2017年,騰訊網絡遊戲業務共收入978.83億元,同比增長38%,增長主要收益於《王者榮耀》《地下城與勇士》等端手遊產品的表現。

第四季度遊戲業務收入297億元,其中端遊收入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13%。活躍用戶數因用戶向移動終端整體轉移而下滑,而收入則受到二零一七年第四季虛擬道具銷售推廣活動較少的影響。於未來季度,受用戶向移動終端轉移的影響,個人電腦端遊戲收入可能仍會面臨壓力。

官方將通過組織專業電子競技比賽、推廣爆發性新遊戲(如《絕地求生》及 《堡壘之夜》等),併發掘《深海迷航》等創新遊戲類型,提高核心用戶的參與度,提高端遊收入。

手遊收入約169億元,同比增長59%。活躍用戶數保持穩健,而ARPU環比下降。主要原因為《穿越火線手遊》生存模式吸收了大量用戶,但未立即進行商業化。《QQ飛車手遊》日活躍賬戶超過2000萬,並實現穩健收入。

關於遊戲業務,報告稱,目前騰訊已推出兩款絕地求生手機遊戲,《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已成為迄今錄得最高日活躍賬戶的生存射擊品類遊戲,而《絕地求生:全軍出擊》的 日活躍賬戶亦表現不俗。

2018年,騰訊將採用更進取的投資策略,增強在網絡視頻、支付相關服 務、雲服務及人工智能技術與智慧零售等領域的長期競爭優勢。在遊戲業務上將通過升級現有遊戲內容及增加創新型新遊戲,提遊戲的普及度。

對騰訊業績預期的看好,也讓眾多投行一致提升了騰訊的目標價。大摩將騰訊恐怖的目標價從500港元上調至55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花旗將騰訊目標價從482港元上調至538,;高盛的上調幅度最大,從美股科技股大跌時的438港元上調至535港元。

腾讯今日发布2017年财报,游戏收入高达978亿,有意回归A股

用戶增長情況

首先關注的是微信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016年,微信和WeChat合併活躍用戶達到8.89億,同比增幅為26.2%,今年微信用戶的增幅會否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抑或增速放緩,值得關注。另外,微信在2017年1月推出的小程序,目前用戶也已經達到4億多。

此外,騰訊視頻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其付費會員數已達到6259萬,去年9月底為4300萬,2016年年報顯示的用戶為2000萬,預計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數在2017年增速將超過100%。同時,去年第四季度,騰訊視頻移動端日均活躍用戶達到1.37億。

騰訊視頻負責人孫忠懷認為,付費會員數量增加,主要是因為內容的增加,尤其是自制劇的增多。

不過,騰訊視頻目前依靠內容方面的高投入,使其尚未實現盈利,專利許可和製作熱門節目的成本都非常高。孫忠懷說,今年視頻內容方面的支出將繼續增加。

騰訊音樂方面,目前月活躍用戶達到7億,付費用戶為1700萬,其中全民K歌是中國最大的K歌社區。據花旗數據,騰訊音樂的流媒體服務目前佔中國市場份額的70%。

遊戲業務依然是大頭?

騰訊雖然涉足多個行業,但一些分析師更習慣稱其為一家“網絡遊戲公司”。2011年至2015年騰訊財報顯示,遊戲業務佔總營收比例均超過50%,2016年佔比為46%,也是近年來首次遊戲收入佔比低於50%。2017年這一比例將如何變動值得注意。

腾讯今日发布2017年财报,游戏收入高达978亿,有意回归A股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騰訊的遊戲營收同比增速達到48%。有觀點認為,騰訊控股開拓新類型手遊,勢必成為今年增長的動力。去年12月底,騰訊發佈了移動賽車遊戲“QQ飛車”,24小時內用戶數就超過1000萬。

華爾街日報表示,視頻遊戲業務依然是騰訊第一大收入來源,在其熱門遊戲《王者榮耀》收入開始下降之際,外界將密切關注該公司管理人士透露的任何新遊戲計劃。

再者,微信變現依然是一個熱門話題。據最新數據,春節期間,微信在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首次突破10億大關,而主推的爆款小遊戲“跳一跳”也開始測試商業廣告。

高盛認為,騰訊在手機及電腦遊戲方面表現依舊強勁;而摩根士丹利表示,儘管電腦遊戲業務面對季節性因素,但預計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業績仍穩健。

收購計劃:加碼新零售?

隨著騰訊去年入股永輝超市,今年1月又投資家樂福中國,顯示出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的佈局腳步正逐步加快。加上投資萬達酒店發展和海瀾之家,騰訊將零售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目的明顯。

阿里巴巴同樣也將新零售作為中電投資的領域,預計騰訊將在2018年繼續加大對新零售,繼續與阿里展開零售業攻防戰。

迴歸A股?機會風險並存

騰訊控股在當天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如果條件成熟,其他條件允許的話,會考慮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

當天有記者提問稱,有消息稱,騰訊在第一批CDR名單裡面,之前官方也表態歡迎一些互聯網企業迴歸A股上市,騰訊有沒有這個打算?

對此,馬化騰回應稱,這也是近期的一個熱點,相信很多互聯網公司都被問過,“我們主要是看政策上的可行性如何。當然如果條件比較成熟,其他情況也允許的話,我們也會考慮這些。”

騰訊、阿里、百度等優質公司迴歸A股,讓A股投資者可以分享這些用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在中國市場賺中國人錢的中國好公司的經營成果,從宏觀及長遠看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

畢亞軍認為這當中但好的背後,也有不好。

首先,這些如此大體量的公司如果密集而回,對市場的資金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已明確表示,可有效解決兩地法律、兩地監管問題的中國存託憑證(CDR)將很快推出,進而利於已上市、海外退市企業回A股上市。

媒體披露的信息顯示,第一批入圍CDR的名單包括美國上市的阿里、百度、京東、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騰訊、舜宇光學共8家公司。

這8家公司目前的總市值將近8萬億人民幣,如果密集迴歸A股,無論募集資金還是流通市值都將是很大的規模,若加上眾多A股投資人習慣跟風炒作,甚至追高接盤的不理性,它給市場資金帶來的影響會是顯而易見的。

這都還不是重點。重點是:

資本市場更好服務產業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要義是,讓融資困難但有很好發展潛力的企業通過市場直接融資,進而幫助其更好的經營發展。這8家公司,有多少是融資困難的?這些不困難的拿走的錢多了,真正有困難的自然就少了。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還有另一個大問題。

以騰訊為例,過去10多年,它以數百倍的市值增長創造了價值投資的神話。前提是,它從年總收入只有人民幣11.435億元(2004全年)、利潤只有人民幣4.467億元(2004全年)的小公司,成長為了一個2017年前三季度總營收高達1713.68億人民幣,利潤高達645.78億人民幣的巨無霸。

於是問題來了。如果騰訊現在以一起步就至少是4萬億左右的市值迴歸A股,就算它依然可以高成長,它還有過去那樣的成長空間,再造過去那樣的神話嗎?

本文部分文本來源於華爾街見聞、澎湃新聞、誠信天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