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調控政策出台,炒房獲利已成過去

7月31日傍晚,深圳市政府發佈《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規劃國土委等單位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據嘉豐瑞德瞭解,這份《通知》共4點,全文不足千字,然而條條精準有力,具體包括直接暫停企業在深圳購買商品住房、個人新購住房在3年內禁止轉讓、離婚2年內買房貸款的首付比例不低於七成等等。

此次深圳房管部門為進一步嚴厲整頓市場上各類房產開發企業、房產中介、媒體間惡意炒作及發佈虛假信息、擾亂房產市場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房產行業的銷售管理。另據嘉豐瑞德產品研發中心冉文君先生表示,深圳房產主管部門此時出臺新規加大整頓市場力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去槓桿”運動中從資管行業裡擠出的泡沫資金“拐彎抹角”地進入房地產行業,達到與政策相反的預期。

此次新規具體實施辦法總結歸納為三條:

1、 企業限購出臺,維穩市場剛需

根據最新調研,深圳市的一些熱點項目中,以公司名義購房的數量佔到了房源總套數的20%以上,部分手握大量資金的買家通過註冊公司搖號購房,對剛需形成擠壓。為此,深圳借鑑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做法,規定限制企業購房。一方面,這樣能夠避免個人繞開限購政策進行炒房;另一方面有助於居民買房的公平性,防止企業在房地產市場上展開不公平競爭。

冉文君先生表示,限購政策的問題在於該政策只是針對個人,而個人可以通過企業的名義進行購房。因此,投資客依然是房地產市場推高市價的助推手。而暫停企業購房有助於打擊投資客炒房,緩解住房市場的供求壓力。

2、 限售商務公寓,利好租賃市場

近五年來,深圳市成交再轉手的商務公寓佔總成交規模的70%左右,為了抑制投機、堵住社會資金炒作商務公寓,並確保產業用地供給,發揮商務公寓基本配套作用。此次新規限定各類新供應用地上建設的商務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並且個人、企事業單位新購買的商務公寓5年內限售。對於深圳地區的房地產市場來說,此次新規對於未來該地區的產業發展空間具有積極的意義。

深圳樓市調控政策出臺,炒房獲利已成過去

3、個人限售新規,遏制炒房源頭

2017年,深圳市產權兩次轉移時間不滿3年的住房佔二手房總成交量的46%,二手房炒作傾向較為明顯。為了抑制市場炒作、穩定房價預期成了市場調控的關鍵。此次深圳規定居民家庭新購買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3年內限售。這樣一方面防止居民非理性購房,另一方面為防止未來過度拋售可能導致的經濟風險。

4、差異化信貸:限制藉助離婚炒房

在“深八條”的規定中,個人限購限貸政策條款限制夫妻重複購房,為了規避這項規定,很多人選擇假離婚進行投資炒房。針對這類亂象,此次通知規定執行離婚差異化的信貸政策。具體來說,就是購房人離婚2年內申請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七成;但離婚前無房無貸仍按三成執行、僅有一套房按五成執行。這套政策一方面嚴格打壓了假離婚炒房的動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對剛需群體的傷害。

嘉豐瑞德產品研發中心冉文君先生表示,房地產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大躍進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天量泡沫,如今已經到了深度調整的階段。預計2018年下半年,如果美國持續加息導致央行跟進加息,經濟基本面會面臨重壓,屆時中央預計會放鬆房地產調控政策,小幅上揚房地產升值預期刺激國內經濟渡過下行期,然而房地產調控的大方向不會變。未來,希望通過房地產投資完成資金大幅增值甚至財富自由的空間已經很小。

因此,投資者必須找到存在市場估值增長潛力的項目進行投資,如果擔心風險,建議投資者可以進行跨界多元化資金配置,一方面通過多元化投資達到損益平衡,另一方面抓住新經濟時代投資致富的機遇,完成個人財富的穩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