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曆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瀋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1961年,國務院將瀋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博物院原名“東三省博物館”,館址設於瀋陽故宮宮殿群中。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在清代尚有盛京宮殿、陪都宮殿、留都宮殿或奉天宮殿之稱謂。其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後經康熙、乾隆時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現今有宮殿亭臺樓閣齋堂等建築100餘座、500餘間,佔地面積達6萬平方米的格局面貌。這是清王朝的第一座大氣莊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具有濃郁多姿的滿族風格和中國東北地方特色。

中國各省會、直轄市的地標性建築,遼寧瀋陽: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在明王朝走向衰弱,滿族不斷崛起的歷史背景下創建的。1625年,努爾哈赤出於戰略考慮,定瀋陽為都城,並在瀋陽舊城的中心,修建了議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為營建瀋陽故宮之開端。1626年努爾哈赤辭世,其與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極繼承汗位,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就是在這座宮殿裡,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於1636年將國號改稱為“清”,並正式確定了宮殿之名。迄皇太極逝世止,盛京宮殿始終是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