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非城非村、兼城兼村

展館改造是今年深圳雙年展鹽田分展場: 村市(是)廚房的建築參展項目。本屆深雙以“城中村”這一城鄉衝突與融合的產物作為展場。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的自我演進的交疊之中,“城中村”成為一種既非城也非村,既是城也是村的另類空間。這種雜糅的空間給不同的社群提供了相對便捷、低廉的生活空間和服務設施。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我們的工作在“村市(是)廚房”的展覽主題下以現象觀察和介入實踐的方式在鹽田大梅沙村開展。這個主題把食物、烹調這些家庭日常活動,引向社群交流、融合的公共活動。在傳統嶺南文化中,宗族群體內共享的烹飪和飲食活動是社群公共性的載體,尤其在各種節日、婚喪嫁娶之時更為常見。而今天的大梅沙村聚集了各種本地和外來社群,社交網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隔閡。我們希望通過空間實踐來推動多社群交流、重塑公共性。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事件空間、日常空間

因此在設計之初,有一些問題是我們尤為關心的:藝術家、建築師在展期的城中村裡植入一種臨時的空間現象的同時,如何為城中村的社區更新、鄰里互動、社群融合帶來長久的影響?建築師在創造事件性空間的同時,如何讓它同時成為展後可持續的村民日常生活空間?一個空間實踐能否在事件性和日常性這兩個語境中都有可能性?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位置圖

基於對以上問題的思考,我們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對大梅沙村兩個特徵化的民宅空間進行了再梳理、再組織,把藝術空間和日常空間整合在一起。將建造行為和這個地方相關聯,讓建築嵌入它所處的時空脈絡之中。在展覽閉幕之後,如果這些空間還能夠在長效的運作,村民的日常生活也能激發出一種公共性,就將會是一個良性的過程。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一次介入、一個斷面

我們希望當下的工作能夠直接切入政治經濟、社會人文、地理空間等方面綜合的歷史斷面中,從中找出歷史、現在和未來的關係,探討一種平衡事件性和日常性的可能。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嬰戲屋

嬰戲屋是一棟始建於七十年代的客家老宅。改造後由藝術展覽空間和日常化的兒童參與空間構成,兩種空間呈現為層疊並置的關係。觀眾經過公共庭院,通過室外樓梯到達二層平臺,再從室外走廊進入二層兒童體驗空間,此為日常性空間序列。而展覽所代表的事件性空間則位於一層室內。於此同時,日常體驗空間也可與事件活動相結合。 我們的改造首先拆除原有非承重牆體,清理出基本的空間結構,保留並進行了一些梳理。恢復了建築底層和庭院間的原有門廊。為了強化門廊、院子、樓梯的公共性,加建了一個輕型的木格構花架,其上可攀緣植物,可用於兒童攀爬、遊客座榻,同時也作為大庭院的分隔,和隔壁庭院能共通也有限定。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剖面圖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3# 展廳

老宅底層空間相對封閉低矮,我們置入了一系列連續的原型空間序列。六個雙坡頂兩兩垂直,兩道三角形隔牆把空間進一步單元化,也對展品進行了部分隱藏,引起觀眾一窺究竟的好奇心。二層空間簷口低矮、向內漸高,屋頂保留了露明的樑架和瓦。室內地坪和一層屋頂相呼應設置局部的起伏。在最早的方案中,我們在兩個開間之間打開了一個拱形門洞,插入了一個兒童活動的“屋中屋”空間。最終由於成本所限,通過隔牆上的原有門洞搭建了一個向內收束的半透明“屋中屋”。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8# 暮望屋

暮望屋是一棟始建於八十年代的村宅。改造後由藝術展覽空間和日常的村社公共空間構成,兩種空間呈現為包圍和被包圍的關係。觀眾經過公共庭院,通過室外樓梯到達二層居中開間的茶室和南側的休憩臺階,再走向屋頂平臺和臺階劇場,此為日常性的公共空間序列。而一層的展覽空間和二層的藝術家工作室則作為事件性空間,包裹著公共空間。我們在尊重老宅主體結構的基礎上對空間進行再組織,將一層破碎狹小的出租屋空間整合為幾個連續的展覽單元。修復脫落的馬賽克瓷磚、剝離出夯土牆的材料肌理,把新的建築空間和老的歷史遺存不分主次的並置、疊合。為了營造室內的光線氛圍,在一、二層屋頂平臺設置了高側天窗,並利用屋頂起坡形成休憩臺階和劇場,這些日常空間也可與事件活動相結合。在最早的方案裡,一二層居中開間設置了連貫的垂直向公共空間,直通屋頂天台。最終由於加固成本和技術所限,僅在二層設置上屋頂臺階。站在暮望屋天台向北望,由近至遠可見大梅沙村落、旅遊度假區和起伏的遠山,複雜的城市肌理在眼前依次展開。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8# 展廳.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8# 1-1-1 剖面圖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8# 展廳.

一種平衡、一個起點

展覽開幕後,隨著藝術展覽、公眾活動、工作室等內容的快速植入,我們觀察到一些空間現象被激發。政府、業主、建築師、藝術家、運營方等各主體在跨界合作的同時,產生了對空間權力的激烈博弈。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不同空間類型和訴求疊加形成的非均質空間模型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能夠嘗試回答事件和日常、短期和長效的關係問題。在此平臺上的權力博弈也有更多的機會得到一種動態平衡。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8# 展廳.

非均質的空間策略是一個觸媒、一個起點。我們期待通過空間去引領和觸發一些公共性的現象和活動;期待看到隨著政府的延續指引和業主的積極反饋,大梅沙村的社區更新、社群共生持續發生。

深圳鹽田把一個城中村改造成非城非村兼城兼村的生活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