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流行的「湛江外嫁女回村」活動,大家是怎樣看的?

在我的印象中,湛江及粵西海南,過去沒有“外嫁姐妹回村”的集體活動,是近兩年才興起的。這種活動一般是跟年例、節目或是文化樓入夥一起做,資金主要來自於姐妹們的籌款。

活動當天,所有參加回村活動的外嫁女身著盛裝,在村裡小夥子們的歡迎和陪同下,排成浩浩蕩蕩的長隊巡遊,然後進入村裡拜神。接下來舉行盛大的活動儀式,領導講話,外嫁姐妹代表講話,然後是舞獅、舞龍、唱戲、現代歌舞節目表演。有的村還穿插一些慈善活動或聯誼活動。最重要的是,一場豐盛的海鮮盛宴肯定是少不了的,一般要擺上百臺。

由於縱橫哥在湛江的影響力,也被一些村邀請前去拍了外嫁姐妹回村的活動,也因此蒐集到很多朋友和網友對這種活動的看法,讚揚肯定的居多,也有少量不同的聲音。在這裡就整理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兩年流行的“湛江外嫁女回村”活動,大家是怎樣看的?

盛裝巡遊的外嫁姐妹


挺有特色,精神風貌,有傳統性。姐妹團結,人多力量大,滴水成江。姐妹人人獻一點愛,變成美好人間,歡聚一堂親親熱熱。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淡漠。舉辦這樣的外嫁姐妹回鄉聯誼會,有增進人與人之間交流感情的紐帶和橋樑的作用,無可厚非。點贊。

家鄉姐妹,遠離父母,遠離家鄉,遠嫁他鄉,帶走了父母的愛,帶走了對家鄉的思念。歷盡人世間滄桑,小少離家老大回,十八姑娘熬成婆。這樣的活動讓人感動!

同一姓氏,同一家人!團結一致,同心同德!

這是民風,太平盛世!不贊成的不要亂噴。不是年年搞,要有財力才能辦成,何謂浪費。促進團結,和睦發展,展示本土風采。

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個人視自己情況而定,有錢辦個體面的也挺好!

這兩年流行的“湛江外嫁女回村”活動,大家是怎樣看的?

村裡的小夥熱烈歡迎外嫁姐妹們回村

不是每年都這樣,人家嫁出了各地的地方,人生在世,大家隆重的聚一次,何嘗不是一次美好的享受,為何要說別人?你結婚的時候為什麼要婚禮?為何不直接過門省錢又省力呢。

不舉辦這些又會有人說地方沒文化,舉辦了又會說鋪張浪費,這些人的人心都是糾結的,而且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或許都是在跟風吧,人家說好,她也說好,別人說浪費,他就更興奮的噴個不停。

不錯,熱鬧,主要小時候的夥伴可以一起坐下好好聊聊了。不用國家錢,為什麼很多人還說風涼話呢,當有錢了,要的就是精神文化了。要是我那裡有這活動,再忙我都回家。

外嫁金花回孃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集中體現,同時也表現出和諧、平等的社會。

貧窮地方最喜歡搞這種面子,排場。

吃飽啦撐肚皮的地方只會搞這些花架子,浪費,飽漢不知餓漢飢。

這兩年流行的“湛江外嫁女回村”活動,大家是怎樣看的?

豐盛的海鮮大餐

攀比炫富的年代,各種活動層出不窮。很多人表面靚麗繁華,背後卻淚奔心底,她們只為襯托而存在。活動要做到公平無歧視,喜由心生,下一年才能延續。曾傾力組織過三屆村慶活動,親自體會人心難齊的悲催。

因為最近湛江各村都在舉辦這類活動,昨天聽到一個人說了句,以前老公罵老婆的俗話:要癲就回孃家癲。現在實現了。

外嫁女有錢有勢的一定會回,那些無錢一窮二白的會回來嗎?回答是絕對沒有回。

愛家愛鄉,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聯絡感情。這本來是很好的活動,卻被一些山區人惡意攻擊,說中國山區有多少窮人吃不飽飯,人家這些村不花國家一分錢,全部資金都是外嫁女自掏腰包捐款的,這個活動代表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社會文明進步,值得紀念的活動,應該大力提倡,不要惡意攻擊。

這兩年流行的“湛江外嫁女回村”活動,大家是怎樣看的?

精彩的節目表演


這只是諸多看法中選出來的一小部分,總之,在農村辦事不容易,眾口難調。這兩年,你家鄉有搞“外嫁姐妹回村”活動嗎?你參加沒?有什麼感受?歡迎參加討論吧!

本文圖片版權屬自媒體“湛江縱橫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