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和偶像的崩塌?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活動家涉嫌戀童癖

旗幟和偶像的崩塌?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活動家涉嫌戀童癖

旗幟和偶像的崩塌?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活動家涉嫌戀童癖

旗幟和偶像的崩塌?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活動家涉嫌戀童癖

長期以來被視作“兒童關懷旗幟性人物”的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工作者彼得.達格利什(Peter Dalglish)日前因涉嫌戀童癖在尼泊爾被捕,並已被正式起訴

可能被判13

據美聯社報道,2018年5月14日,尼泊爾警察局長卡爾奇(Pushkar Karki,)宣佈,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工作者彼得.達格利什(Peter Dalglish)被控戀童癖和性侵未成年人,已被當地檢方正式起訴。他被控性侵兩名當地男性少年,一旦罪名成立,將可能被判處長達13年的有期徒刑。

他的案件將由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附近的卡夫爾法院審理。達格利什4月份在自己位於該國的別墅被捕,被捕時兩名受害人也在別墅中,他們的年齡分別為12歲和14歲。

尼泊爾警方表示,他們在得到可靠舉報後秘密跟蹤監視達格利什達數週之久,因此相信指控證據充分,足以將達格利什繩之以法。

旗幟和偶像

這一消息震驚了國際人道主義救助和非政府組織界,因為長期以來,達格利什在“弱勢兒童國際關懷”方面,儼然將自己精心包裝和塑造為一面旗幟,一座偶像。

達格利什是加拿大著名人道主義活動家: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丹第二次內戰期間,他志願前往這個戰火紛飛的國家,為聯合國有關項目工作。在當地,他為街頭流浪兒建立了一所可免費就讀的技術培訓學校,在這所學校裡流浪兒不僅可學到文化知識,還能學習諸如汽車修理、焊接、電氣和其它一些領域的入門手藝,這些手藝足以讓流浪兒們進入社會後能憑藉一技之長自食其力。

這座學校成為他出名的起點。1988年,他和弗蘭克.奧戴阿(Frank O'Dea)共同創辦了專門為街頭流浪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更安全、更美好生活機遇”的慈善組織“街童國際”(Street Kids International),1989年街童國際出資策劃、好萊塢著名製作人拉姆貝(Derek Lamb)執導的公益動畫《卡拉特男孩》(Karate Kids)轟動世界,其第二部作品《金牙》(Gold tooth )1996年在渥太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2001年,他們又推出第三部公益動畫《速度的抉擇》(Speed's Choice),同樣蜚聲世界。

達格利什和街童國際自此以“為全球流浪兒童謀福利”得享大名,2007年他們獲得加拿大國際開發署(CIDA)的特別獎,2015年“街童國際”和另一個國際流浪兒救助組織“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合併,並以後者的名義繼續活躍,同年他被聯合國人居規劃署任命為駐阿富汗代表。不論街童國際或“拯救兒童”,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效率最高、吸收贊助和贊助使用效果最好的非政府組織之一。

達格利什個人獲得過一系列加拿大和國際榮譽,包括3個榮譽博士學位,1988年國際青年協會(JCI)“世界十大年輕人”稱號,1996年加拿大勳章(Ordre du Canada,加拿大平民最高榮譽獎項)。1988年加拿大國際廣播公司曾在專題節目中特別播發了達格利什的肖像,這在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中是一個平民罕見的殊榮。

至於尼泊爾,早在2002年他的名字就和這個亞洲最貧困國家的兒童聯繫在一起——這一年,他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工作計劃”首席技術顧問。

加拿大能不能“零容忍”

加拿大是一個號稱“對戀童癖零容忍”的國家。

因地廣人稀,警力不足,加拿大的警察效率常為人所詬病,但在打擊戀童癖方面卻效率很高。在加拿大媒體、機場等公共場合,乃至加航班機上,都會經常播出打擊戀童癖、提醒本國或外國人不要收藏、攜帶兒童色情電腦圖片、視頻的警告,在出海關安檢時,手提電腦會被單獨檢查,邊檢人員有權在認為必要時開機,倘發現有兒童色情圖片、視頻,攜帶者會受到法律追究。

在具體案件偵辦中,加拿大也成績斐然。2007年加拿大警方先後克服重重困難,逮捕了著名本國戀童癖奧威爾.弗蘭克.梅德(Orville Frank Mader,在泰國犯案被一名8歲男童舉報,儘管使用假身份,但仍在逃回加拿大機場落地剎那被捕)和克里斯托弗.保爾.尼爾(Christopher Neil,先後在東南亞多國猥褻男童12名,上網傳播200多張戀童癖照片,儘管使用了扭曲成螺旋狀、完全無法辨認的頭像,但仍被加拿大警方以技術還原手段識別,通過國際司法合作將之在泰國逮捕引渡回國受審),引發國際間刮目相看。

但前述戀童癖罪犯落網前或臭名昭著,或隱匿甚深,而達格利什的名字卻長期與“慈善”、“人道主義”、“弱勢兒童關懷”等美好辭藻緊密聯繫在一起,可以想見,素來號稱“兒童救助者”、榮譽等身的達格利什倘被定罪,將對加拿大引以為榮的“戀童癖零容忍”和加拿大慈善暨兒童福利事業的聲譽,構成極大的損害。

面對這樣一面旗幟、一座偶像,加拿大還能不能再次表現出自己對戀童癖犯罪的“零容忍”?

圖片說明

1、 他的名字曾列在聯合國的榮譽簿上(http://cdn2.collective-evolution.com

2、 “和好友杜魯多”(Steemit

3、 事發地是個偏僻貧困

山村(www.blazingcatfur.c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