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一針,一線,一筆,一刀……他們用雙手編織生活,雕刻時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帶走了他們的年華,卻帶不走他們的初心。他們是一介工匠,是文化使者,也是天府匠人。

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好漆清如油,照見美人頭,搖起虎皮斑,提起釣魚鉤。”這是流傳很多年的驗漆口訣。這裡的“漆”指的可不是現在使用的化學塗料漆,而是天然大漆。

中國是大漆的故鄉,是世界漆藝發祥地。中國先民使用大漆的歷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而在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花鄉,也有一個與大漆結緣的80後小夥,他的名字叫夏敬,主要做大漆工藝製品。多年來,夏敬天天與大漆打交道,一直傳承著數代漆藝工匠積累的高超技藝,細心守護著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文化遺產。

一個釣魚愛好者

夏敬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同時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釣魚愛好者,在手工浮漂圈裡他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浮沉”。

夏敬的外婆家門口就是錦江,夏敬兒時特別喜歡去江邊玩。夏敬說,當年的錦江裡有不少魚蝦,很多人都喜歡到江邊釣魚。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用平時攢下來的零花錢買回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魚竿,卻沒錢再買鉤、墜、漂、線這些東西。於是,夏敬把家裡縫衣服的針燒紅後彎成魚鉤,剪上一段放風箏的線當魚線,把保險絲敲扁後夾著線做成鉛墜,拔掉家裡鴨子翅膀上的羽毛並剪成小短節再用線穿上,就做成了傳統七星浮漂。這就是夏敬人生中的第一套漁具。

時光流逝,成年後的夏敬在工作之餘對釣魚這個愛好保持著始終如一的態度,週末一有空他就會驅車前往成都周邊的自然水域和各大水庫享受垂釣的樂趣。“在忙碌的社會節奏中,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都比較大,但大家排遣這些壓力的渠道和方式卻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們,每天面對的是擁堵、嘈雜和鋼筋水泥,阻擋了自己的視野,內心也不容易平靜下來。而釣魚所需要的環境恰恰就是安靜,所以,釣魚愛好者一般都是正在尋求或者已經尋求到內心平靜之人。”

但在享受釣魚樂趣的同時,夏敬發現平時使用的化學漆浮漂存在一些無法迴避的問題。比如浮漂防腐蝕性較差,漂身漆面容易變黃,也容易破裂,所以在水中浸泡時間長了浮力會發生變化。這種化學漆浮漂其實是易耗品,不僅給垂釣者帶來經濟上的壓力,也很浪費。

於是,夏敬開始自己動手學習製作各種形狀的浮漂,希望藉此找到替代品。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夏敬走近了大漆。

一種不解之緣

大漆是一種天然樹脂塗料。它是從割開的漆樹皮的韌皮內流出的一種乳白色膠狀液體,一旦接觸空氣後轉為褐色,數小時後表面可硬化形成一層薄膜,即漆膜,這樣製成器物後,就不會導致人體過敏,所以大漆很安全。

2011年,一位釣友在交流群中發出的一張日本手工魚竿的照片引起了夏敬的注意。照片中這支魚竿除了製作精美之外,魚竿表層的塗裝也給人一種安靜、內斂、溫潤、富有生命的感覺。通過多方打聽,夏敬終於得知原來這支魚竿使用的是一種叫大漆的塗料。

“我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得知最早使用大漆的器物是新石器時代河姆渡遺址裡的一隻木碗,證明了七千年前中國先民就開始以漆髹物。漆藝的發展,以戰國秦漢為高峰,以唐宋為復興,以明清為繁榮,貫穿中國歷史。與漆藝相關的19項傳統技藝,已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名錄。多少年來,大漆製造由實用到與觀賞兼顧,現代人大多隻知道大漆的藝術價值,卻不知道大漆具有非常強的防腐防潮、耐鹼耐酸的作用。‘滴漆入土,千年不壞’,大漆內在的堅固屬性使之千年之後仍歷久彌新。”

一種簡單的幸福

既然大漆能如此有效地防水、防腐蝕,為何不將大漆作為漁具中浮漂的塗裝材料來彌補化學漆的種種不足呢?逐漸對大漆工藝著迷的夏敬產生了製作大漆工藝製品,傳承大漆文化的強烈願望。

“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釣魚,所以在大漆的傳承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大漆與漁具完美結合。作為中國傳承幾千年的大漆工藝,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從原料、製作到使用,現代人少有問津。其中最關鍵的是好的漆樹難尋。”

有了學習大漆工藝的想法後,夏敬開始從網上找來相關視頻和資料進行系統、全面地學習。2011年的夏天,夏敬決定學以致用,開始用大漆為自己做起了浮漂。慢慢地,夏敬通過自學鑽研和實際操作,已經能熟練地掌握上大漆的技巧,除了為浮漂、魚竿上漆外,他還會做一些小巧、精緻的大漆工藝製品,深受親戚朋友的喜歡。

在接受採訪時,夏敬簡單地介紹了一支手工大漆魚竿的製作工序和過程:首先是選魚竿的原材料。夏敬一般是在冬季去深山選購生長期至少要兩年以上的老竹,而且是要挺拔圓直、粗細均勻、竹壁較厚、無水槽、具有彈性的竹子。然後將符合條件的竹子在陰涼處放置至少一年,以晾乾其水分。在這過程中,還會淘汰很多幹裂、變形的竹子。接下來就是將竹子配節,因為魚竿是由幾節組成的,所以,如果配節不成功,那這竹子也不合格。最後的工序就是上漆了。

在手工製作大漆工藝漁具的過程中,夏敬覺得收穫了很多的快樂,也讓自己慢了下來,讓生活變得簡單了很多。他說,堅持和耐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兩個關鍵因素。把自己的愛好不斷做到完美,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幸福,哪怕這只是一支小小的浮漂。

(本文摘自《讀者報》2018年5月31日第14版。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讀者報》。)

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這就是《讀者報》

知過去 長知識 有談資 擺故事

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天府匠人系列 ⑧|夏敬:傳承大漆工藝,需要堅持和耐心

《讀者報》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微店訂閱地址:

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