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經濟」當道 找到屬於你的「她」

“红人经济”当道 找到属于你的“她”

微博正在成為一個為網紅賦能的平臺,而網紅也很好地借平臺的優勢,實現自己的商業變現。

文:錢麗娜

ID:BMR2004

2017年2月份之前,@Mona張綺賢的微博上的粉絲數只有4萬,是個默默無聞的淘寶模特。她安心地在微博上分享一些工作的成片,私人搭配心得,偶而也會有人請教她給出穿搭建議。一年的收入不菲,有近400萬。

有人看中她的網紅潛質,通過微博找到她,希望合作開設淘寶店鋪,雙方一拍即合。

2017年3月8號是淘寶店鋪的第一次上新,前10分鐘銷售額就突破15萬,全天銷售額超過35萬。第一天上新後粉絲量迅速從4萬上漲到8萬。此後隨著不斷的上新,一年多的時間,她的微博粉絲數突破百萬,店鋪銷售額做到一個多億,還獲得了淘寶15週年的“新銳紅人獎”。

她的成功代表了內容型網紅開始成為網紅經濟的第一主力軍,也是網紅區別傳統電商的一大要素。她具有自己的個性化標籤——“混搭”,個性化造就她的稀缺性,讓粉絲黏性比大眾風格的網紅更高,粉絲在十幾萬的時候,爆發力就超過粉絲幾十萬的網紅。

社交平臺的發展中,用戶體驗才是核心競爭力,而高質量的內容和及時的互動顯得特別重要。高黏度的粉絲屬性讓她更願意挖掘粉絲的內心需求,通過這個方式讓微博閱讀量爆增,粉絲越來越多,給她增加的不僅是曝光,也給店鋪帶來非常好的業績。開店6個月,單款銷量破萬,雙十一的時候,前十分鐘銷售量就突破一千萬。

4億,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再次強調了這個數字,這是微博的月活用戶數,日活用戶達到1.84億。這一巨型流量的溫床如同亞馬遜雨林那般孕育萬物。在這裡,有3萬多個網紅和明星的微博粉絲超過100萬,月閱讀量超過10萬人次的頭部用戶已經突破40萬。16到25歲的人群佔據活躍用戶的61%。

01

網紅的誕生

微博紅人@張凱毅KEVIN是一個被美妝事業耽誤的靈魂歌手。

她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系,從小的夢想是當一名歌手。為了讓更多的人聽到她的歌聲,就來到了北京,但是現實離夢想太遙遠,實際上,她通過在微博拍攝美妝視頻和分享好物擁有一些關注度。2017年11月28日,她開始上傳第一支短視頻,獲得了10萬粉絲量,隨後一個月粉絲量突破100萬,到現在,粉絲量已經達到472萬。

粉絲突破200萬是來自一個賣貨的視頻。有一個朋友特別想當美妝店主,但是跟她一樣,現實離夢想太遙遠,導致到年底庫存壓力特別大。於是張凱毅跑到他的倉庫拍了一個視頻,幫他清倉,網友覺得非常給力。

粉絲量突破300萬的視頻也是一個巧合,那天她心情特別不好,早上起來很多人在網上槓精噴她,“我不一樣,我心眼小,我往心裡去,我態度特別不好。”本來錄視頻挺開心的,那天基本上摔著產品,喪著臉講完視頻,大家不但沒同情,反而覺得挺開心。隨著轉發,粉絲量突破300萬。

她一直想靠唱歌實力走紅,沒想到走紅是通過美妝,所以她自稱是“假的美妝博主”。她做視頻時突然意識到,內容也是可以改變商業,創造價值的。於是開設了一個5分鐘的視頻專欄“茶話會”,幫助粉絲解決各種情感上的疑難雜症。有一期為了表達她的精神分裂,她穿上鄭凱的自主品牌,換上不同顏色衣服的兔子服和衛衣。

通過這個視頻,整個店鋪銷量爆增,鄭凱也空降到她的微博跟她互動。

此後她還做了一期某電商平臺的開箱視頻,粉絲評論說這款面膜通過她的視頻售空了,震驚之餘,她發現內容居然可以變現。

於是在2018年4月,她在淘寶開了第一家美妝買手店,上線第一天營業額突破700萬,三天銷售額突破一千萬,13萬個訂單都來源於粉絲。

運營自媒體不到一年的時間,她思考的是IP運營的根本是什麼。

她認為單一維度的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大家的期望了。所謂不會唱歌的段子手不是好美妝博主。在多維度的內容中,她的博文可看度比之前單一隻講美妝的可看度提升了很大一截。

2015年有一個很熱門的問題叫“名校出身卻不從事本專業的畢業生都在幹什麼?”@韋思嘉因為這個問題走紅收穫了最初5000個粉絲,她最出名的標籤是混跡時尚圈的“清華工科女”。

2016年她開始思考怎麼讓更多的人認識她,持續產出好內容,而不是零零散散的日常分享。於是決定成為時尚博主,嘗試跨平臺運營。

她在大學時是個不會穿衣的土味女孩。有這樣經歷的女孩不在少數,所以她想幫助這些人。她的運營策略是提供知性化的運營,實用的內容,更注重價值觀輸出,希望幫助粉絲成為更好更自信的人。

在微博運營中,她有幾點體驗,首先,微博非常適合沉澱粉絲,不管粉絲最初從哪裡關注,最終願意按下關注鍵,都是想了解更多有溫度的生活片斷,因此第一時間互動非常重要,在評論區你來我往的聊天,粉絲對博主的親切感會直線上升。

微博的內容要有用。比如如何低價買好貨,怎麼穿顯瘦,這些都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在微博粉絲量只有3萬多的時候,這樣的內容就可以創造出超過7000的轉發量。

除了穿搭,@韋思嘉還分享當年考上清華的經歷,給粉絲傳遞正能量,不少粉絲說他們看哭了,每每遇到挫敗,他們會重新翻開這篇文章,找到幫助他們熬過低谷的力量。

韋思嘉在微博上展示了飽滿的個人形象,成為一個活生生的有態度的人,粉絲瞭解博主的態度之後很容易產生情感連接。

與五百萬粉絲的大號比起來,雖然@韋思嘉到現在也不是最紅的,粉絲只有36萬,但卻非常精準。90%以上是女性,她們來自一二線城市,是學歷、收入雙高人群。喜歡嘗試新鮮事物,跟她一起挖掘小眾品牌,熱衷於消費升級。

因為有這樣高質量的粉絲,不少一線大牌都跟她保持合作,接廣告接到手軟。雖然沒做電商,但是推薦的商品經常一售而空。

02

紅人經濟正在形成產業化發展

杭州索星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把自己的業務鎖定在電商網紅。CEO盧愷做女裝電商出身,簽約了80多位紅人。

起先盧愷做的是非常傳統的電商,打爆款,每天直通車付費推廣,但發現做一個新顧客的成本非常大,不停地做新顧客的同時又在不停地流失老顧客。他們研究發現,做一個新顧客,淘寶內的成本大概要50-60元,但如果通過一個有500萬粉絲的微博紅人轉發一條,花費不多就能把顧客引來。

這個線索成為索星孵化電商紅人的依據。

但其實微博上的網紅有非常強的標籤屬性。“不是紅人就能賣貨,可能有人就適合賣美妝,有人適合賣零食。”盧愷說,“前期我們會把網紅簽下來做孵化,花較長的時間對他的屬性進行分析,如果在服裝類有優勢,就會請他來做電商服裝的孵化。”索星曾經幫助微博紅人@小劉小粒趙大喜規劃了一套非常詳細的流程,總長約15天的週期,從產品開發到上新,有了這樣周密的安排,上新當天通常能賣15,000-20,000件,後續簽約的網紅皆按此方法操作。

除了孵化紅人開店變現,有一些跟自己電商業務匹配不上的紅人,索星就以MCN(全渠道)運營的方式,與行業內的美妝、家居品牌合作,那些想要借網紅實現內容變現的品牌,索星可以為其提供紅人。

盧愷對這些網紅的分析是,真正的紅人帶貨能力很強,但他們缺的是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及運營。與這些紅人合作,索星要求服務全包,紅人只負責選款拍攝。各自發揮所長,這樣做也提高了合作成功的概率。

但其實,一個網紅身上也揹負了太多的東西,網紅店林限定的創始人羅凱說,紅人@Lin張林超如今很難有時間參加更多的內容創作。每個月她要負責店裡100多個款式衣服的選款、面料、上新、拍攝和直播,而一個月能有七八天給到微博內容生產就很不錯了。微博粉絲從五百萬到六百萬是個檻。

從事MCN運營的一目傾城運營總監黃鑫說,每家MCN都有自己的“孵化體系”。

一目傾城在紅人培訓的前期,會著重介紹全平臺的規範和運營方式,包含微博生態、微博運營的方式,以及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紅人,這些都細化到文案、視頻錄製、圖片製作等一系列的培訓中。

前期培訓結束後,他們會對紅人做3-5次的溝通,確定人設,把紅人人格化的特點挖掘放大。“有了人設定位相當於有一個圈,在圈裡針對不同的紅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屬性做不同的運營規劃。”黃鑫說。一旦紅人上線,一目傾城會將一個月內跟粉絲溝通的內容規劃好,每一次的運營規劃到產出內容的好壞都會通過數據來加以檢驗,以月為單位進行迭代。

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說,“一個網紅如果希望建立公眾影響力,重要的就是公眾參與,公眾傳播,包括跨界的傳播互動。”過去一年,微博頭部網紅的前十位主要集中在明星、情感、搞笑、美食、音樂、美女、母嬰、旅遊、遊戲、時尚領域。

MCN機構在網紅生態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微博接入的MCN的整體規模已經達到了1900家,這些機構覆蓋的賬號的規模已經超過4萬個。

@papi醬團隊旗下的papitube簽約網紅數目64個,覆蓋10多個領域。2017年成立的二咖傳媒在微博上籤約的網紅達到38人,剛剛拿到紅杉資本的投資。

微博和其他平臺不同的地方在於,網紅通過賬號可以不斷地積累和經營自己的粉絲流量,粉絲的消費,內容的消費和互動也不依賴於官方的推薦和流量分配的機制。粉絲只要關注,進入微博後是可以通過首頁直接訪問的。

過去幾年間,微博正在成為一個為網紅賦能的平臺,而網紅也很好地借平臺的優勢,實現了自己的商業變現。

(本文來自《商學院》2018年8月刊)

“红人经济”当道 找到属于你的“她”
“红人经济”当道 找到属于你的“她”

(版權聲明:“商學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5210618901,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5210618901。)

“红人经济”当道 找到属于你的“她”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領導“心經”

揭秘大公司裡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商學院》已經入駐以下平臺

“红人经济”当道 找到属于你的“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