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目前無法考證 BAT 的提法到底是誰的創造,儘管百度過去幾年從品牌到市值都大幅下滑,但 BAT 的說法至少在人工智能領域還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核心產品裡,騰訊僅微信就擁有 10 億用戶;百度是中文互聯網領域最大的搜索公司;阿里巴巴幾乎就是中文電子商務的代名詞。

然而就像扎克伯格無法回答美參議員提出的所謂「FB 的競爭對手是誰」一樣,中國的 BAT 們也早已越過一個個邊界,從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到交通(自動駕駛)再到醫院(智慧醫療),BAT 的一系列舉措都改變了過去對於互聯網公司只專注線上資源的認知。

另一方面,BAT 同時也在瘋狂地挖掘全球範圍內的人才,阿里巴巴內部曾有一個專門挖掘美國高校教授的小組,其目的是以各種利益誘惑,讓這些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者進入阿里巴巴體系,甚至加入阿里巴巴。

根據一份美國勞工部提供的數字,針對非移民的機器學習員工,百度美國分公司開出了基本年薪 13 萬到 17.5 萬,相比之下,硅谷巨頭 Google 幾乎同等級工程師的年薪只有 11 萬美元。

而這些海外的工程師、學者們所要面對的,幾乎也是和其他全球互聯網巨頭同樣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如今,BAT 們都有了類 Echo 的智能音箱,都在將機器學習納入到廣告、信息流之中,也同樣都通過雲計算的模式將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售賣給開發者和創業公司。

更重要的一點,在中國中央政府將人工智能發展納入重點發展戰略後,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資金投入,使得 BAT 的人工智能發展帶上不少政治特色。在 2017 年四季度,中國科技部確定了一系列人工智能重點發展裡哦年關於,其中就有 BAT 三家:

  • 百度:自動駕駛,其產品是阿波羅平臺;

  • 騰訊:智慧醫療,其產品是騰訊覓影;

  • 阿里巴巴:智慧城市,其產品是阿里雲的城市大腦。

BAT 入局

百度的官方宣傳稿經常會提及百度是「佈局人工智能最早的公司之一」,這句話其實沒有多少誇大之嫌。2014年,百度將吳恩達招致麾下,由此啟動了百度人工智能的探險。

其不說這個探險到底有多少純研究的成本,至少對比 Google,百度已經開始向華爾街傳達一個信息:百度不是所謂中國的「Google」,而是一個人工智能公司。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另一個時間表裡,百度也先於騰訊和阿里巴巴談及人工智能。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以 2017 年為例,百度研發投入較上一年增加了 29 億人民幣至 129 億人民幣,這些投入被認為廣泛用於中國和海外(主要是硅谷)的人工智能研究之中。其 2017 年財報裡也表示:「我們積極爭取工程人才,幫助我們應對諸如中文處理,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自動駕駛等挑戰。」

阿里巴巴直到 2016 年啟動城市大腦才開始在財報中提及人工智能的發展,目前其核心產品城市大腦已經走出中國,正式落地馬來西亞吉隆坡。

另外,本月初《南華早報》也獨家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自動駕駛研究。但在一年前的財報會議上還持懷疑態度。

騰訊則在 2016 年四季度財報上表示「人工智能已經融入到騰訊產品中」。騰訊總裁劉熾平評價「我們將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核心技術,並貫穿在騰訊不同的產品之中」。

BAT 的 AI 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自 2014 年以來,BAT 圍繞人工智能的投資(包括軟件和硬件)高達 39 次。其中,騰訊投資最多,但百度的投資組合更多元化,比如百度投資了 11 個不同品類的公司,包括媒體、健康、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廣告。

而汽車則是三家巨頭共同看好的方向。騰訊已經在蔚來汽車上投了很多錢,同時該公司也在最近拿到了北京市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阿里巴巴投資了以色列創業公司 Nexar,該公司聚焦的車聯網。

下圖是 BAT 的投資領域,可見汽車領域的投資是多麼重要。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這些投資中,發生在美國創業公司裡的就佔了 44%。與之相對,美國互聯網巨頭們,只有 Google 在過去幾年投資了一家中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出門問問。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而騰訊在美國地區有非常多的投資佈局,共有 12 筆交易。包括和百度旗下風險資本公投投資的藥物發現公司 Atomvise,該公司將深度學習應用到藥物發現之中。

2017 年,通過投資 Elemet AI,騰訊也加入到加拿大戰場,該公司是深度學習資深研究者 Yoshua Bengio 參與創建的公司。

股權投資之外,騰訊還利用 AI 孵化器來篩選創業公司,不過目前在美國只有 Tvison Insights 這家公司,其他都位於中國。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與之相比,阿里巴巴則活躍於以色列。2015 年投資了網絡安全創業公司 ThetaRay,2016 年投資了電商搜索引擎 Twiggle,2018 年則投資了基於人工智能的車聯網公司 Nexar。

2017 年 10 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佈成立達摩院,重點研究領域中,就包括人工智能。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作為達摩院七個研究中心之一,其核心成員就來自阿里早先收購的一家計算機視覺公司 Visualead。

BAT 的 AI 專利路線圖

2017 年 11 月,百度發佈了第一款智能音箱渡鴉 H。這個智能音箱搭載了百度的 DuerOS 對話操作系統,其硬件設計則來自百度 2017 年初收購的一個硬件公司渡鴉。

CBinsights 發現,百度在日本申請了關於語音交互的專利。該公司在日本和韓國同時申請了使用聲紋登陸專利,其技術支持語義識別和深度學習。

大公司在不同國家同時申請專利是非常常見的,也因此,百度在日本的這些專利,也可以理解為百度在日本推進相關產品的重要技術保障,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百度的人工智能產品規劃。

百度還在日本申請了一個名為「人工智能和終端設備的人機交互方法」專利,看起來,這個專利似乎將語音識別和麵部識別結合到消費類機器人設備中。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該專利已在 2015 年已在中國完成申請,2016 年也完成了美國和歐洲地區的申請,在 2017 年實現日本韓國的申請之後,也凸顯出百度對於日本、韓國市場的重視。

阿里巴巴也有自己的音箱。

2017 年 7 月,阿里巴巴發佈「天貓精靈」,這是一個與 Echo 類似的產品,根據天貓精靈研發團隊的說法,這個產品已經實現了 200 萬的銷量。

其語音相關的專利包括基於神經網絡的聲紋識別技術。用戶可以使用 ALiGenie (天貓精靈的對話操作系統)通過語音進行購物和支付,並使用獨特的語音簽名作為身份驗證的一種形式。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騰訊也在近期加入到語音交互的爭奪,當然對於騰訊來說,其核心產品,還是如何整合微信。騰訊發佈的聽聽音箱,主打的功能就是可以用語音發送微信消息。

不過,騰訊在美國還是申請了一系列圍繞語音交互的專利,包括語音處理等。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而在人臉識別領域,騰訊申請了不少的專利。如下圖,這是一個基於 3D 的人臉識別系統專利。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旗下的優圖實驗室對於騰訊產品裡的圖像和麵部識別提供技術支持,包括騰訊的 QQ 空間。

目前,騰訊已經開放了優圖的相關技術,從開發者到普通用戶,都可以使用。大客戶方面,騰訊與中國聯通以及微眾銀行合作了客戶人臉識別系統。

下圖是一個典型的面部識別驗證系統。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雖然 BAT 都看中了汽車,但似乎只有百度,在很用心地開發汽車,這從百度圍繞汽車的專利中可見一斑。

僅以美國為例,百度圍繞自動駕駛的專利申請至少有 15 個。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下圖這個專利,是百度基於機器學習讓汽車自動運轉的系統。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BAT 的 AI 落地案例

在得到科技部的官方認可後,BAT 三家的人工智能落地實踐也逐漸明朗。

2017 年 4 月,百度推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阿波羅。

和其他開源平臺一樣,百度希望打造了一個依託百度的人工智能生態,不同的企業、開發者能參與其中,最終形成所謂「汽車界的 Android」,這樣也能進一步降低後續開發者的進入門檻。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阿波羅平臺的合作伙伴已經超過 95 個,而去年 Lyft 宣佈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計劃,截至目前,只有 10 個合作伙伴。關於阿波羅的幾個要點:

  • 百度計劃在 2018 年年底之前能在加州部分道路上推出自動駕駛運營車輛;

  • 百度和奇瑞將在 2020 年前推出 L3 自動駕駛汽車;

  • 百度和微軟合作,在海外地區使用 Azure 雲來處理阿波羅平臺的海量數據;

  • 今年 1月,百度成立了阿波羅東南亞基金,旨在投資新加坡的自動駕駛汽車;

下圖也顯示了百度眾多合作伙伴們在財報會議上所提及到的合作細節: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阿里巴巴則希望將城市作為人工智能落地的試驗場。

城市大腦是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的核心產品。其核心是數據,比如通過分析來自城市攝像頭的海量數據,能否帶來交通決策、城市規劃決策的新變化。

因此,目前城市大腦幾乎所有的落地實踐都是圍繞交通。阿里巴巴和英偉達合作,推出基於深度學習的智能城市服務視頻平臺。

阿里巴巴同時還計算機視覺領域不斷加大投資,最新的一筆投資,是參與商湯科技的 6 億美元融資,雙方也將在產品層面展開深度合作。

騰訊的發力點則是醫療。下圖是騰訊過去三年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

截止到2018年5月,BAT們的AI戰場到底都在哪裡?

目前有超過 3 萬家醫院擁有微信公眾號,其中 60% 的醫院可以允許用戶通過微信來掛號,有超過 2000 家醫院支持用微信支付。

上月,騰訊與來自英國的醫療創業公司 Babylon 達成合作,Babylon 在虛擬醫療助理開發中擁有豐富經驗,因此,微信未來將聊天機器人整合到醫療產品中,換句話說,未來可以直接在微信裡獲得診斷和反饋。

騰訊參與了碳雲智能早先的一筆高達 1.54 億美元的融資,這是騰訊目前在醫療領域花費最大的一筆錢是投資碳雲智能。碳雲智能是華大基因前創始人之一的王俊的新項目,根據該公司官網介紹,碳雲智能希望建立一個健康大數據平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處理這些數據,幫助人們做健康管理。

除了這些直接面向消費者市場的投資,騰訊內部也孵化了騰訊覓影。這個項目在 2017 年正式問世,向醫療機構提供人工智能協助診斷各種類型的癌症,還使用AI來幫助醫院分析和管理健康記錄。 目前,騰訊覓影更多還是停留在「研究」階段,並沒有看到直接商業化的跡象。

而在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藥物發現的領域,2018 年騰訊已經參與了兩項投資:和百度風險資本合作投資了加州的 Atomwise 公司;和 Google 、紅杉中國一起投資了晶泰科技(Xtalpi)。

寫在最後

這可能是人工智能發展最好的時代,也一定是中國科技公司最野心勃勃的時代。

從 PC 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硅谷始終是先進技術、商業模式的代名詞,但這一次,依託龐大的消費市場、海量的數據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話語權正越來越大。

過去兩年時間裡,BAT 在國內不同領域加快推進 AI 落地實踐,同時也緊鑼密鼓地啟動了海外戰略,2018 年的 CES 期間,百度的自動駕駛汽車開到了加州的城市道路上,3 月的 MWC 中,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腦被展現在全球媒體面前。

對於 BAT 們而言,2018 年以及以後的海外市場將變得更復雜,越演越烈的中美貿易戰或許還將持續影響中美科技行業的交流發展,歐盟也將在本月正式實施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政策,所有這些挑戰,伴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以及 AI 的發展路線,成為人工智能,尤其是中國人工智能定義未來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