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樣脫髮:應小心梅毒和麻風

斑禿樣脫髮:應小心梅毒和麻風

斑禿,即通常所說的“鬼剃頭”,常表現為一個或多個境界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片狀脫髮區,局部頭皮外觀正常,無鱗屑及毛囊變化,多突然發生,無自覺症狀,常是無意中發現或為他人發現。其病因尚不清楚,其中精神、心理因素是導致斑禿的主要原因。但可引起斑禿樣脫髮的原因甚多,梅毒、麻風以及結締組織病如紅斑狼瘡等均可引起。

斑禿樣脫髮:應小心梅毒和麻風

據報道,約有10%的二期梅毒患者可發生脫髮,且許多梅毒性脫髮患者缺乏二期梅毒典型的皮疹或皮疹不典型,如無警惕,容易導致漏診、誤診;因此,病人在就診時不可隱瞞不潔性生活史。梅毒性脫髮也可表現為頭皮出現圓形和/或橢圓形小斑片脫髮,部分患者可呈大斑片狀或瀰漫性脫髮,直徑0.3 ~ 5 cm不等,但在脫髮區尚可見參差不齊的稀疏斷頭髮,且脫髮區邊界不清楚,如同鼠咬狀或蟲蝕狀。好發於後枕部和側頭部,偶見外側1/2眉毛、睫毛、鬍鬚和陰毛脫落。拔毛試驗發現,皮損邊緣的毛髮易從根部折斷,折斷處整齊似如刀切,不同於斑禿的感嘆號樣頭髮。梅毒性脫髮不是永久性禿髮或瘢痕性禿髮,如及時進行抗梅治療,6 ~ 8 周內頭髮可以再生,甚至不治療也可以再生。

斑禿樣脫髮:應小心梅毒和麻風

麻風患者毛髮脫落最引人注意的部位是眉毛,瘤型麻風中最常見,通常自眉毛外1/3開始,睫毛也可脫落。皮損處的毳毛(俗稱汗毛)脫落在結核樣型麻風中比較常見,出現也較早。中、晚期瘤型麻風患者的鼻毛、鬍鬚脫落較常見,腋毛和陰毛也可脫落。頭髮脫落的部位多在頸後發緣,漸漸發展至顳部頭髮脫落,造成鬢角消失,大部分脫髮呈斑狀脫髮,極似斑禿。但與顳動脈走向一致的頭髮和枕部的頭髮一般不易脫落。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非瘤型麻風患者和部分瘤型麻風患者的頭髮非但不脫落,反較正常人的頭髮更緻密。

斑禿樣脫髮:應小心梅毒和麻風

盤狀紅斑狼瘡發生在頭皮時,消退後可留上萎縮性瘢痕,導致永久性脫髮。狼瘡性脂膜炎患者可發生極似斑禿的斑片狀脫髮。但系統性紅斑狼瘡和亞急性皮膚性紅斑狼瘡患者多為瀰漫性脫髮。“狼瘡發”主要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表現為頭髮變細易折斷,不易梳理,脫髮多發於前額髮際,於緩解期毛髮可再生。

斑禿樣脫髮:應小心梅毒和麻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