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還是剖腹產,准媽媽該如何選(上篇)

著預產期的臨近,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呢?很多準媽媽們肯定在糾結這個事。奶叔逛了一下母嬰論壇,竟然聽過這麼一個說法:有錢你就去開刀,沒錢你就去順產。奶叔一臉被雷劈了的表情,什麼?難道只有窮人才不得不選順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作為婦女之友,奶叔今天先談談順產的事,下篇再仔細談談剖腹產的事。

順產的優勢

順產,是指胎兒經陰道自然娩出的方式,隨規律宮縮、宮口開大、胎頭下降,最終整個胎兒從陰道娩出。順產即自然分娩,是人類繁衍最自然的方式,具有很多優勢。

對媽媽來說:1. 創傷小,恢復快,可多次生育; 2. 宮縮陣痛使準媽媽大腦產生內啡肽,提升準媽媽初為人母的快樂體驗; 3. 產程中的刺激使母乳來得更早更多; 4. 絕經後,陰道萎縮的程度小,有利於和諧性生活。

對寶寶來說:1. 減少溼肺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2. 增強寶寶免疫力;3. 幫助建立腸道益生菌群;4. 促進大腦及前庭功能發育,對今後運動及性格均有好處。

順產還是剖腹產,準媽媽該如何選(上篇)

決定順產的因素

即使順產好處多多,但也不是想順就能順,為啥呢?這四個因素決定準媽媽能不能順產: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狀況。如果醫生判斷可能出現順產困難,就應該及時進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產力就是那股把胎兒和胎盤娩出子宮的力量。這股力量的來源主要是子宮收縮、腹肌和盆底肌肉,最關鍵的是子宮收縮的力量。

生孩子之所以疼痛難忍,也是因為劇烈的子宮收縮。絕大多數人腹肌的力量都沒問題,只要有便秘的時候“振糞”的力量就夠了,最主要的力量其實還是宮縮。

如果宮縮不理想,可以視情況給予縮宮藥物或者採用人工破膜的方法加強宮縮。而如果出現宮縮乏力,處理效果不理想,不管你有幾塊腹肌,也是生不出來的,這時就需要醫生來判斷是陰道助產還是剖宮產了。

順產還是剖腹產,準媽媽該如何選(上篇)

產道就是胎兒娩出時通過的那條通道,醫生還要評估準媽媽的骨盆,骨盆畸形或者骨盆病理改變(比如骨折、結核等等),或者發生頭盆不稱,這個時候就需要醫生來判斷是不是需要剖宮產。

奶叔以前也說過,準媽媽不能吃太胖,否則體內胎兒過大也不適宜分娩,即使媽媽骨盆夠大,但是胎兒的頭部大過骨盆,也會導致難以順產。另外還有胎位問題,就是寶寶身體的哪個部分先出來。正常胎兒是頭朝下出來,但是一些胎兒是屁股或者腳先出來,這樣就非常危險了,很容易卡在裡面,這種情況就需要立即剖宮產。

最後就是準媽媽的精神狀況。準媽媽的精神狀況可能會影響產力,尤其是初次生產的準媽媽會感到十分疲累和恐懼,導致宮縮乏力,最後不得不剖宮產。所以奶叔呼籲所有的準爸爸要和準媽媽一起學習孕產婦知識,陪在準媽媽身邊,給準媽媽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順產還是剖腹產,準媽媽該如何選(上篇)

除了以上問題,胎盤前置,胎兒窘迫,多胞胎,妊娠併發症等情況發生時,就不要執著於順產了,兩害相權取其輕,母子平安最重要。

順產要順利,奶叔有妙招:控制體重增長(一般增長範圍為10-13kg),適度運動(走路、孕期瑜伽),定期產檢,瞭解分娩知識(未知才是最可怕的),學習呼吸法(拉瑪澤呼吸法)。

順產還是剖腹產,準媽媽該如何選(上篇)

分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影響因素眾多,變化瞬息萬變,而且涉及到媽媽和孩子兩條生命。醫生需要在過程中不斷的評估各種風險利弊,選擇風險小的去做。有時候這種風險的評估是很困難的,這可不是一句隨隨便便“保大保小”就能決定的,而是對於未來的預測,是對未知事物的權衡。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準媽媽們都要聽醫生的話,平平安安地把寶寶生下來就是皆大歡喜。說到這裡,奶叔要去抱抱自己的媽媽,母愛偉大真不是靠說的,母愛始於生育的十級痛。

如果你對於荷蘭以及牛奶有任何想知道的,歡迎留言,奶叔爭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