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農民大叔娶25歲非洲女孩,告訴你爲什麼緣是天意,份是人爲

跨國戀在我們的印象中,多見於留過學的知識群體,或者演藝界群體。這兩個群體中的人員之所以空易產生跨國戀,都是因為二者思想的開放度比較高,容易接受跨國戀。但是,這兩群體中的跨國戀修成正果的好像不多,幸福的更不多。和這些有知識有錢的群體相比,這位樸素的40歲河南農民似乎要幸運得多。這位40歲的農民叫謝曉偉,家住河南孟津縣。他娶了一位25歲非洲女孩。據說他在2013年到烏干達援建機場高速時,與同在工地上班的非洲女孩娜布力婭相戀,並在當地教堂舉辦婚禮。娜力婭非常勤快,經常幫婆婆分擔家務並且能說一口流利的河南活,夫妻二人育有兩個孩子並且都上了河南本地戶口。

40歲農民大叔娶25歲非洲女孩,告訴你為什麼緣是天意,份是人為

人們常說,男女雙方能相戀是因為緣份。緣份,緣份,緣是天意,份是人為。謝曉偉與娜布力婭的結合,可以為緣份作一些註解。讓我們想象一下:當謝曉偉出生時,相隔萬里之遙的娜布力婭還沒有出生,娜布力婭的父母都有可能互相不認識,誰能想到謝曉偉將來能與這對非洲父母產生關係?當謝曉偉15歲時,娜布力婭才剛出生,如果此時有人告訴謝曉偉,你的媳婦剛剛出生,她在萬里之遙的非洲烏干達,估計除了老天爺,誰也不會相信。兩個人相隔萬里,在這麼大的空間跨度裡,在茫茫人海中,這樣的兩個人僅僅是認識就是一個奇蹟,然而,緣就這樣神奇,一次普通的勞務輸出--援建烏干達機場,就把謝曉偉帶到了娜布力婭的面前,簡單而直接。人們常說,緣是天意,這不過是人們對男女相遇這事充滿感情的美化。緣其實是一種概率,一種由“環境”製造的“男女相遇”的概率。具體到謝曉偉與娜布力婭這事上,就是中國國力的強大,對非洲國家兄弟般的援建這個大環境,製造出了謝曉偉與非洲女孩娜布力婭的相遇。

40歲農民大叔娶25歲非洲女孩,告訴你為什麼緣是天意,份是人為

相隔萬里的人相戀靠的是緣

緣份,僅有緣是不夠的。現在這個社會那麼多的男女有機會相遇,相識,然而他們沒有相戀,要不然怎麼會那麼多的剩男剩女,這些剩男剩女,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經有緣遇見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但是他們最終有緣無“份”。份是什麼?份是人為,份是人的思想觀念影響下的人為。由於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當然生活壓力也增大了,男女談戀愛的想法就變得複雜化,功利化,男的希望女方青春美麗,女的希望男的有房有車有存款。男女談戀愛不再是找個情投意合的人過日子的樸素想法。但是,我相信,一個普通的40歲的河南的農民,遇上一個欠發展的烏干達這個國家的姑娘,他們之間戀愛的想法肯定非常樸素簡單--你愛我,我愛你,能搭夥過日子就行。如果不是這樣,國籍不同,膚色不同,語言文化不同,如果談戀愛的兩人思想再一複雜,他們就不可能走到一起。

40歲農民大叔娶25歲非洲女孩,告訴你為什麼緣是天意,份是人為

簡單容易快樂,一個人如果不根據自身的條件,無端的產生超出自身能力的慾望,這個人註定是幸福不了的。同樣的,單身的男女,如果對未來的另一半產生過高的期待,結果也只能是:有緣無份最傷情,有份無緣生孽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