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諾諾小貼士:本期視頻12分鐘左右,建議在WiFi環境下找好沙發準備好瓜子茶水觀看!

以下文字版

外觀A

平直的機蓋,垂直的前臉,奔馳G簡直是汽車裡的硬漢代表,四方四正,無時無刻不噴發著男人味。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從車頭看,奔馳logo被幾個橫條的鍍鉻所包裹著,大燈也簡單鑲嵌在前臉之中。而前保險槓和一般車型採用的塑料不同,它是純鋼製的。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再看看側面,是不是有一條很粗獷很顯眼的腰線?

奔馳4S店銷售人員告訴我們,這條腰線代表了這臺車的最大涉水深度600毫米。只要不超過這道線,你想怎麼開就怎麼開,開心就好。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如果覺得600毫米的涉水深度還不夠強悍,奔馳還有G63 AMG 6x6車型,涉水深度超過一米。Top gear還有它在游泳池行駛的視頻呢。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言歸正傳,這臺G有著超高的離地間隙,同時四個輪子又極盡可能地被設計在車四個角的邊界,這麼做就使得它的接近角和離去角都誇張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無需質疑它的越野性能。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最後再來說說車尾。也是很平直的線條,尾箱上揹著個書包。

側開門的設計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這車、硬派!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再加上流氓鉤的設計,一看就知道這車還實用至上。

總的來說,奔馳G高大粗獷,卻又不缺乏奔馳的那份厚重感。

那麼,它的內飾是不是也如此?我們接著看。

內飾A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奔馳還是一如既往地把座椅按鍵放置在了門板上,因為奔馳設計師很清楚,他們的乘客或者是駕駛人員大多數會戴一塊很心儀的手錶。

就拿奔馳G來說,它和勞力士就非常搭,都是那種結實耐用的屬性。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從車外來看,你會覺得奔馳G體量非常大,但坐到車內,它的空間卻顯得不是那麼充足。

不過,奔馳G頭部空間做得非常好。像我1米9的個子,而且坐姿不低,頭部空間都非常的充裕。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而乘坐空間方面,雖然行駛證寫奔馳G只能乘坐五人,但實驗證明,這臺車可以坐九個人。 信不信?

這臺G是12年的,所以內飾並沒有進行改款,也就沒有把顯示器放在最上方。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但在這款G上,奔馳把它最有魅力的三把差速器鎖放在了你第一眼看到的位置。

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你,它需要爬山,需要過河,它可以帶你去你任何想的詩和遠方。

動態A

我們把車開起來感受一下。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首先,奔弛G的坐姿很高,再加上車身高度高,所以你開起來有一種開全順的感覺。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而它的機蓋平直,玻璃門檻比較低,所以自然而然地大家開車時會把手搭在上面。

這樣,就會營造出一種自信的氛圍,當你開車遇到不規矩的公交車司機,害怕?

不存在的。

我們經常拿奔馳G的安全事故來開玩笑,十次事故9順1平,平的那次還是撞到了G。

車總該有緩衝區吧?

放在奔馳G上,不好意思、不存在的,前方的車就是我的緩衝區。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就連奔馳自己也拿這點來開玩笑。

整個車開起來,搭配大排量V8的聲音,真的非常唬人,呼嚕呼嚕地就衝出去了,但底盤還是有一點船的。

駕駛感受上面,過彎的時候缺乏一定信心。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前面的介紹已經讓大家瞭解了奔馳G的一面了,那麼奔馳G的另一面又是怎麼樣的呢?

外觀B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奔馳G的外觀很man,很有男人味,不過這樣的設計卻帶來了巨大的風阻。

雖然這車靜音效果不錯,但時速達到120碼的時候,你和副駕駛說話基本上已經從聊天的層面到達了靠吼的層面。

而G平直的線條在高速遇到橫風的時候,容易被吹得搖擺不定,讓人懷疑是不是買錯車了。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再說一下前面的大燈。是不是看上去很復古?

沒錯,它確實很復古,燈罩採用的是很復古的玻璃材質,而這種垂直的線條是很容易被石子砸中的。

換燈要多少錢? 1萬。

垂直的風擋呢?更誇張,1萬5到1萬8之間。

內飾B

奔馳G確實有著奔馳的設計和用量,但它的做工就和它的外觀一樣,非常的硬漢,也非常的粗糙。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我很多開G的朋友都有一個同樣的問題,頂棚脫膠、織物和頂棚分離,異響還多。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還有空間問題。前排駕駛員是正常的座位空間,但坐後排的哥們可能要問候駕駛員的母親以及十八輩祖宗了。

說白了,當年買G的這幫人絕對是想得非常開的人,花著S級的價格,買了一臺C級的內飾以及空間。

動態B

我們再次把這臺車開起來說說行駛感受。

像這種軍用車,完全不需要考慮鋪裝路面行駛的質感以及高速穩定性,越野性能才是首當其衝的考慮要素。

除了扭矩給你較強的信心以外,前後整體橋的車型幾乎和鋪裝路面、行駛質感沾不上邊。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當然了,奔馳AMG部門也為奔馳G造了幾臺非常適合在鋪裝路面行駛的車,比如說G63和G65,有機會我會為大家帶來那臺V12雙渦輪增壓的G65車型的《破車評》!

較大的重量以及較高的重心,使得過彎或者是快速變道的開法,都跟以往的開法不一樣。車轉到一半,你就要往回修正方向,靠著慣性,車就能把你甩到你想要的位置。

而且整車的整備質量超過了2.5噸,這麼大的重量再加上校準的懸架,每一次剎車都會讓你信心不足。

總結

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奔馳G的兩面,這可能是大家所瞭解更完整的奔馳G了。

但奔馳G真的只有兩面嗎?

為什麼奔馳的G會造成現在這個樣子呢?

我們來說一下奔馳的第三面——奔馳G的歷史。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上個世紀的70年代,伊朗的國王希望自己的部隊換裝輕型越野車,而根據伊朗當時的外交政策,想採購輕型越野車這樣的裝備並不太容易。

而伊朗國王作為奔馳的股東之一,自然而然地把生產輕型越野車的任務交給了奔馳公司。

於是,奔馳找到了有多年生產經驗的合作伙伴——斯太爾公司。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沒錯,就是那個生產重型卡車的斯太爾公司。奔馳主要負責設計與測試,而斯太爾公司負責生產和製造。

斯太爾公司是一家奧地利企業,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奔馳G會在奧地利生產了。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在1979年,雙方研究的產品正式生產。但軍方採購的要求卻也正式下線了。

因為伊朗國王的政權被伊朗的民眾推翻了,伊朗國王人都沒了,就更別說採購了。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剛剛出生的奔馳G難道就這樣打水漂?

奔馳當然不可能放棄回本,所以它做了兩手準備,第一手伸向各國的軍方,努力推銷自己的新產品,而第二手伸向了民用市場,將奔馳G進行民用化改造。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軍車方面,為了滿足軍方的要求,什麼三把差速鎖,非承載式車身,全時四驅……這些東西能用的該用的都用上了,而且車身紮實,因此得到了很多軍方的認可,有了採購訂單。

民用車市場方面,對於民用車來說,它保留了軍方復古的外形設計,方正的外觀,可以保證車內的空間最大化。

(它所指的車內空間最大化並不一定說是人的乘坐空間,而是說空間最大化利用,而這些空間是可以用來裝載設備以及武器的,受到軍方青睞也是有這層因素。)

而不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奔馳G都成功了,賣得如火如荼。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G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世界上最強悍的越野機器之一。

奔馳G之所以在市場熱銷,其實就是和其他產品打了個定位差,只服務於那些小眾客戶群。

而他們對奔馳G的熱愛更加純粹,我想奔馳自己也明白。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所以說,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奔馳G經歷了多次小改後,依舊保持著這樣經典外觀的原因吧。

好了,這期《破車評》就到這裡啦。

奔馳G的AB面——到底是民用車還是軍用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