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六十載·塞上寧夏譜新篇|從「黃」到「綠」的蛻變

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从“黄”到“绿”的蜕变

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从“黄”到“绿”的蜕变
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从“黄”到“绿”的蜕变

開欄的話

砥砺奋进六十载·塞上宁夏谱新篇|从“黄”到“绿”的蜕变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宣告成立,開啟了寧夏各族人民櫛風沐雨為創造美好生活而不斷努力的新徵途。60年來,寧夏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凝心聚力,頑強拼搏,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新起點上,寧夏各族幹部群眾正為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而不懈奮鬥,共譜塞上發展新篇章。

今日起,工人日報-中工網推出“砥礪奮進六十載·塞上寧夏譜新篇”欄目,敬請垂注。

1958年,我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全線貫通。包蘭線橫貫騰格裡沙漠邊緣,全線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如今,已暢通行駛60年。

寧夏中衛沙坡頭迎水橋至甘塘50公里的沙漠,是包蘭鐵路繞不開的“禁區”。讓人欣喜的是,途經沙漠地區的鐵軌兩旁不再是漫天黃沙,取而代之的是高低連片的灌木叢,以及鬱鬱蔥蔥的綠洲。

從“黃”到“綠”的蛻變,是鐵路沿線沙漠化地區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一個生動縮影,更凝結著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心血。

要和這沙漠“鬥一鬥”

當記者和唐希明約去治沙作業點採訪時,這位寧夏中衛治沙林場的副場長拒絕了。“昨天雨太大,下透了,扎不了草方格。”在記者堅持下,他答應去現場“感受一下”。

第二天下午4點,來到約定的碰面點,唐希明早早等候在那裡。瘦小卻精幹的身材,黝黑的皮膚,常年風吹日曬下泛著紅銅色的臉龐,微卷起來的褲腿……儼然一副扎草方格工人的模樣。

“咱們沙坡頭區位於騰格裡沙漠東南沿,屬於草原化荒漠地帶,是沙漠向綠洲的過渡區。年降水量186毫米,沙層穩定含水量僅為2%至3%。年風沙天數多達200天,天然植被覆蓋率僅為1%左右……”一上車,這位畢業於西北林學院(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治沙專家就聊開了。

“沿途環境植被都很不錯啊,還有種葡萄、棗樹的。”“現在是好了,幾十年前,咱們車輪子下的這些地方都是沙漠哩。”1964年出生的唐希明,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對沙害有著切膚之痛。

“上世紀70年代,沙化嚴重時期,沙漠離市區也就五六公里。平時,大家吃飯都不敢端著碗串門,要是一颳風,漫天黃沙,碗裡都是沙子。出門走在路上行人都矇頭巾,只露出眼睛。”他回憶說,那個時期,當地人對沙漠都是恨得直咬牙。

考大學時,唐希明義無反顧地報考了林學院,就想著學成歸來和這沙漠“鬥一鬥”。

治沙“魔方”:麥草方格

朝著騰格裡沙漠腹地方向,沿著蜿蜒崎嶇的戈壁山路一路顛簸,可以明顯感受植被的過渡變化。

車在沙坡頭區迎水橋鎮長流水村附近的一個作業點停下。一下車,闖入視線的是密密麻麻大小一致的草方格。遠端則是一望無際、隨地勢起伏的綿延沙丘。

“這些就是麥草方格了。”唐希明笑著說,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負責伺候、研究這些“夥計”。在治沙領域,這個從沙坡頭走出去的麥草方格鼎鼎有名。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方格有著不少故事。包蘭鐵路建成之初,鐵路周圍沙丘裸露,表層風蝕嚴重,為此國家專門成立中衛治沙林場。此後,第一代治沙人就紮根沙漠開始研究怎麼治沙,而固沙是第一步。剛開始,工人們把麥草在沙漠裡平鋪著,可第二天,一颳風,就吹走了。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卻有了意外收穫。

一天收工前,幾個工人無意中,拿著鐵鍬用麥草紮了“中衛固沙林場”幾個字。第二天發現,平鋪的草吹走了,唯有扎進沙中的這五個字形麥草還在。

在這啟發下,專家們和一線工人開始試驗,用鐵鍬扎不同形狀不同尺寸的麥草堆,有菱形的、圓形的、帶狀的;10米寬的,直徑5米的……最終試驗出了被稱為治沙“魔方”的麥草方格——這種1米乘1米的正方形方格,被實踐證明固沙效果最好,且經濟省事。

“你看,這種方格都是中間低兩邊高,風吹起的沙子都會落在草方格里面,進而達到阻沙、固沙目的。”走近一個麥草方格,唐希明向記者解釋它的固沙原理——麥草長度不能短於60釐米,用鐵鍬從草中間往沙子裡扎,扎進去15釐米,上面留15釐米。扎15釐米高和1米乘1米的草方格,是有科學依據的。試驗證明,風吹過,吹起的細沙基本在1米範圍內就會落下,且吹起高度一般不超過15釐米。

麥草方格扎到沙下,四五年後,麥草會漸漸腐爛,給流沙注入有機物質和營養元素。在這個特殊的生態環境裡,先是地衣、蕨類站住了腳,然後是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長。經年累月間,紮下草方格的沙地上就會長出花棒、檸條等沙生植物。

“小小的麥草方格,就這樣把讓人生畏的沙漠治住了。”其中的艱辛與自豪,唐希明這些治沙人最能體味。

一代代治沙人的幸福

“這些沙漠綠,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用心血攢下來的。”唐希明說,這心血裡有毅力和奉獻,更有方法和智慧。

在他看來,正是在麥草方格基礎上延伸而來的“五帶一體”沙障技術以及“水旱並舉”綜合治沙體系,阻擋了高大流動沙丘和頻發的沙塵暴,為一方百姓守平安,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在治沙一線摸爬滾打的27個年頭裡,唐希明努力朝著智慧治沙這個方向接力。“水分傳導式精準型沙漠植苗工具”(俗稱便攜式沙漠植苗器),就是他的發明之一。這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是由手柄、腳蹬、連接棒、植苗鏟組成的幹字型工具,看似簡單,作用卻不小。

“固沙之後,植苗才能達到永久固沙的作用。”唐希明告訴記者,沙漠裡自然條件嚴酷,當地年降雨量187毫米,蒸發量卻是2000毫米以上,栽樹得從40公里之外的黃河用水車拉過來澆水,植苗非常困難。人工一邊挖樹坑、流沙一邊垮塌,大面積挖沙還極易造成溼沙層的水土流失,造成植苗成活率不高。“這個便攜式沙漠植苗器可以把苗木根系前端直接送入溼沙層,使苗木根系迅速得到水分得以生長。

“運用這個工具,每人每天能栽3畝地,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半,植苗成活率提高1/4以上。過去造林一畝地成本1100元,現在只要700元。”他說。

作為一名治沙人,唐希明直言,相比於親手研發出成果帶來的喜悅,治沙隊伍的壯大更能讓自己有幸福感。近些年,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當地企業、農戶參與治沙創效,許多昔日無人問津的荒山、荒沙成了眾人爭搶的“香餑餑”。

目前,在騰格裡沙漠東南沿完成扎設草方格42萬畝、營造灌木林42萬畝、喬木林25萬畝、封山育林12萬畝、封禁保護15萬畝,建設光伏產業園區6萬畝,以枸杞、蘋果、紅棗為主的特色生態經濟林16萬畝。沙坡頭地區天然植物類由25種增加到453種,植被覆蓋率由原來不足1%達到42.3%。(黃康 馬學禮 肖婕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