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辟邪的來由

桃木木質細膩,木體清香。桃木在我國民間文化和信仰上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桃木亦名“降龍木”、“鬼怖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伐邪制鬼材料。

桃木辟邪的來由

我國最早的春聯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稱桃符,幾千年來,桃木就有鎮災避邪之說,被稱為神木。宋代開始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木避邪,民間傳說久矣,究竟源於何時,起於何載?

桃木治鬼的傳說豐富多彩,《淮南子·詮言》說:“羿死於桃口”。東漢許慎注:“口,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羿以善射聞名,逢蒙拜師學藝,學成後恩將仇報,從老師身後下毒手,舉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後腦猛砸。羿死後,做了統領萬鬼的官。古人關於桃木避邪的聯想,是與這一神話故事有關的。試想,桃木棒連統領眾鬼的羿都能擊殺,用來治鬼就更不在話下了。

也有一說是和夸父有關,相傳夸父追日飢渴而死,臨死前,將手中的杖一拋,化為一片鄧林,也就是桃林,是為了讓後世追日的人能夠吃到甘甜可口的桃子,因為夸父跟太陽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鬼會害怕桃木。

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寫到“桃味辛氣惡,故能厭邪氣"

桃木工藝品種類繁多,現已發展桃木立體雕刻。平面雕刻。鏤空雕刻。線雕。桃木劍。桃木如意,桃木關。彌勒佛。壽星等多種桃木產品。僅桃木劍就3000多個品種。

桃木辟邪的來由

由桃木製成的桃木劍象徵著驅災辟邪的方士用劍,在中國得很多小說中,道家方士們用的都是。桃木劍,《封神演義》中雲中子用來幫助紂王消滅宮中妖氣的就是桃木劍,小小的一柄劍,差點讓得道千年的九尾妖狐妲姬顯形,在中國的民間,桃木一直是辟邪的重要法器。其他用桃木製成的器物還包括:

桃板

亦稱“桃版”、“桃符”、“桃符板”等,系用桃木削成的厭勝物.成對使用。板上畫上神荼兄弟(傳說中的驅鬼之神)的像,使之壓邪。當然,眾所周之,後來漸漸演變成現在的“春聯”“對聯”了。

桃印

亦名“桃印符”,用桃木刻成的印鈕,塗以紅、藍、黃。白、黑五色並寫有辟邪咒語,鈕間穿孔。逢端午節時,單隻使用,方式是用彩絕將桃印系在門上或帳屏間,起驅兇攆鬼的作用。

桃役

用桃木做成的佩飾性厭勝物,瓜形,多稜,刻有銘文,內容多祈福壤災乏辭。使用方式是夏曆正月佩戴在身上。從《韓詩外傳》記述可知,此俗在春秋時已經風行,後來的桃木製剛卯,是其遺制。

桃人

桃木辟邪的來由

亦名“桃梗”、“桃偶”,用桃樹梗刻成的厭勝物。狀如人形,大小隨意。使用方式是夏曆除夕或正旦時,立於門側,以闢兇邪。從《莊子》、《戰國策》等書的記述中可知,此俗在戰國時已流行。有些地區的民間建宅習俗中,也派桃人的用處,方式是在門牆上或樑柱間開個小洞,放個小批人.過去,再封住,認為可闢兇鬼,保住宅院的安定。

桃核

桃木辟邪的來由

截取桃樹上的枝杈,毋需加工,就是現成的鎮鬼物。《莊子》上 說,在家門口插上挑枝,兒童進門不害怕,鬼卻因此生畏卻步。此外,古人還用桃枝洗澡,以為可避邪氣。佛道之仕,把它飢串成手珠,佛珠以方便打座入定時,空間能淨化。

桃弓

又名“桃弧”,用桃木製成弓形厭勝物,和棘制的箭形厭勝物配套使用。《左傳•昭公四年》記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災”的儀式“災”之含義,似比鬼的概念還要寬泛些。現時布些地方亦有掛弓箭在大門口之風俗習慣。

桃前

用桃木棍和禾穗複合製成的法寶,狀如答帚。《左傳》、《禮記》和《周禮》等書上,均有用桃前拔除不祥的記載。桃前的使用場合,致有臨喪弔唁和殺牲取血兩大類。古人認為死人的事總是與鬼魂之類相關聯的,憑弔死人前,須用鎮物,方可確保活人不受侵害,而桃前便有這種鎮鬼的威力。殺牲取血為盟誓用,然而也怕有不祥,桃前起到被除的作用。古時候,手執桃前做拔除工作的,多為巫視等官員,但後來挑前漸漸變成了道土的法器,也就是拂塵的前身了。

桃湯

《荊楚歲時記》裡有正月初一飲桃湯以避邪氣的描寫,究竟是用桃子抑或桃膠、桃木熬湯,今已無考。此外,民間巫祝之禁術中,還有用桃湯洗澡以解鬼迷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