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什麼時候,男孩子就不會哭了呢?

從小就不能哭!

因為從小“不能哭”,慢慢也就不會哭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剛進幼兒園,面對陌生環境、陌生的人

害怕嗎?想媽媽了會哭嗎?

有可能,但男孩子不能嬌氣

哭鼻子多難看啊,不能哭!

上小學了,卻被高年級惡學長欺負

受了委屈會哭嗎?

不會,因為男孩子要勇敢

要迎頭而上,不能哭!

高中競選學生會主席,一票之差惜敗

難過了會哭嗎?

不會,因為男孩子要穩重

情緒不能輕易外露,不能哭!

為什麼家長習慣壓抑孩子感受,

特別是讓小男孩忍住眼淚呢?

任何人都是活在感受裡的,在真實的感受面前,再強大的理智都說服不了活生生的體驗。人無時無刻不在產生感受,但是對感受的認知卻是有限的。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受成人世界規則的綁架,不知不覺就壓抑了孩子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感受,會讓他變得不知所措、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定。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這些場景,你可能覺得很熟悉:

護士阿姨開始注射,孩子感受到疼的時候,開始只是輕聲哭一兩聲。家長馬上說“不疼,不疼,別哭,寶寶最勇敢了。”聽了家長這樣的反覆勸說,孩子開始嚎啕大哭。

其實孩子最後的大哭已然不是因為疼而哭。而是明明自己疼了,家長偏偏說不疼,孩子不自覺的證明給家長自己的疼,這嚎哭中同時也夾雜著不被理解的憤怒、強被要求的委屈等複合的情緒。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孩子感覺水燙,可是媽媽每次都特別堅定的說:“不燙、不燙”。

久而久之,孩子的世界裡會有兩種聲音:一個是自己的真實感受,一個是家長植入的信息。

一個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父母理解了,才願意聽父母接下來說的話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哭泣是一種情感的流露,是某種情緒的表達,任何一個孩子都有權利用哭泣的方式宣洩情緒。當孩子感到悲傷、憂愁、慚愧而哭泣時,我們不要責備他,責備他就是不理解他,這會使他哭得更加厲害,更加傷心。當男孩哭泣時,我們一定要去安慰他、開導他,對他表示理解、關心和同情,用愛緩解他的悲傷。

溝通的前提,是共情對方的感受。當孩子哭泣時,家長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哭泣的原因,體會到孩子的感受再說:“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心裡不舒服,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說出來心裡會好受點。”估計這個時候孩子才會慢慢止住哭泣,告訴你原委。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如果孩子遇到任何小事都控制不住情緒大哭,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們哭泣,也不需要給他講關於“哭泣解決不了問題”的道理,而是從教養方面懂得放手,鼓勵他去探索,創造機會讓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一來,孩子的意志得到鍛鍊,更加堅強,自然就不會隨隨便便哭泣。通過哭泣讓孩子認識情感,體會情緒波動,再慢慢學會控制情緒,這才是哭的真正意義。所以引導孩子去體驗完整的情緒,即便是想哭,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親子溝通,從共情感受開始

共情感受,從面對感受做起!

別再讓男孩子憋住不哭啦~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孩子成長中最大的謊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