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6月10日上午,2018年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七彩雲南—楚雄夏令營”開營儀式在楚雄一中舉行。來自馬來西亞文冬武吉丁宜華文學校的51名學生和領隊教師,將在神奇美麗的“中國彝鄉·滇中翡翠·紅火楚雄”進行為期10天的文化才藝學習和體驗交流。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據悉,中國尋根之旅活動,自創辦以來已成為增進華裔青少年瞭解中國、提高對漢語和中華文化興趣的一個重要渠道,成為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活動,楚雄州已成功舉辦了6期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活動。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楚雄是一個充滿古老神韻又富有現代氣息的滇中秘境,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的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楚雄位於雲南省中部,境內路網、水網、能源網、通信網、物流網遍佈,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是滇西南地區和川滇兩省互聯互通的陸路要衝,是內地通往東南亞、南亞,直達印度洋的大通道,也是鏈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國—中南半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重要樞紐。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據悉,本次活動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雲南省僑務辦公室主辦,楚雄州外事僑務辦公室承辦。在為期10天的活動中,海外營員們除了走進課堂,學習漢語、音樂、書法、武術、剪紙等傳統中華才藝課程和具有彝鄉特色的楚陶製作、彝族歌舞外,還將遊覽祿豐世界恐龍谷、楚雄福塔、紫溪彝村、彝人古鎮、太陽曆公園等楚雄的文化名勝和自然風光,參觀楚雄州博物館,近距離了解中華文化、感受彝鄉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並通過與本地學生交友互動,搭建友誼橋樑。

說到楚雄州博物館,小楚一直覺得這裡是瞭解楚雄歷史文化的最佳場所。

楚雄州博物館位於楚雄市南端,於1995年7月建成開館,建築依山而建,將彝族民居與現代建築有機結合,極具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楚雄市標誌性建築之一。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楚雄州博物館屬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開設有序廳、古生物廳、歷史文物廳、彝族廳、動物標本廳、機動廳、洞經音樂演奏廳等8個展廳,14個展室。展出各類文物和標本6000餘件。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楚雄州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青年文明號,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環境教育基地。

到博物館的歷史文物廳去逛一逛,你一定會對彝州燦爛的文化歷史有一次全新的認識。

第一部分

追根溯源——悠悠漫長的歷史歲月

關於彝族的族源問題,眾說紛紜,其中以氐羌說和土著說影響最大。根據大量的彝漢文獻、考古材料證明,彝族是從西北往南遷徙的古代氐羌與西南土著融合而成的複合民族。彝族在歷史上稱謂較多,東漢中後期被稱為“叟”。“叟”的出現,是彝族初步形成的標誌。漢末及魏晉時期,“大姓”爨氏依靠彝族(叟人)的力量稱霸南中400餘年,形成以南寧州(今曲靖)為中心,其東稱為“東爨烏蠻”,其西稱為“西爨白蠻”。唐代中葉,南詔崛起,統一了雲南,並形成了以烏蠻為首領的奴隸制政權,楚雄州盡屬南詔統冶腹地。至大理國初期逐步形成了白鹿部、羅部、羅婺部、華竹部等以彝族為主體的部落聯盟。元滅大理國之後,將金沙江南北的彝族各部統稱為“羅羅”,建立了“羅羅斯宣慰使司”,隨著彝族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分佈區域日益擴張,逐步成為雲、貴、川地區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依據楚雄彝族創世史詩“梅葛”創作的壁畫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春秋戰國 萬家壩型銅鼓(複製)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春秋戰國 萬家壩羊角鈕編鐘(複製)

第二部分

彝山掠影——多姿多彩的生活畫卷

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楚雄彝族人民積極地探索、改造、適應著複雜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與高山峽谷相應的以農耕為主,漁獵、畜牧、採集為補充的經濟生產生活方式。在就地取材建造的土掌房、垛木房裡,男人負責外出農耕、漁獵,女人在輔助男人做一些輕巧農活的同時,烹製食物、織布、繡花,構成了一幅男耕女織的傳統生活畫卷。山地的生活環境和粗放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彝家人無論男女都豪邁、率真、熱情、樂觀的性格特徵,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濃妝重彩、高歌熱舞,用他們特有的方式詮譯著對生活的熱愛。

壹·民居

楚雄彝族多居住在山區、半山區,民居形式多樣,傳統的有土掌房、木垛房、閃片房、麻桔房、草房等,經濟發達的地方也有三房一照壁、一顆印、三顆印結構的瓦房。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民居土掌房

貳·經濟生活

楚雄彝族傳統生產以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為主,農業種植玉米、水稻、蕎麥、馬鈴薯等,畜牧業以養殖牛羊、豬雞、驢馬等為主,手工業以加工糧食、釀酒、榨糖、榨油、紡織、燒瓦等為主。由此產生了諸如犁、耙、板鋤、釘耙、背板、連枷、背架、石磨、杵臼、碓、酒甄、紡車、瓦簾、魚籮等工具。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魚籮

叄·婚俗

楚雄彝族青年婚前有社交和戀愛的自由,在大姚、牟定、永仁的部份彝族村寨,建有供青年男女約會的姑娘房。無論自由戀愛或父母作主,均有說媒、訂婚、迎親、回門等程序。迎娶新娘時,凡過橋、過河均由陪郎揹著。一路上,迎親、送親的青年男女彈著三絃、月琴,吹著嗩吶、短笛,歡歡喜喜把新娘送到了新郎家。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銅長號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婚俗

肆·節日

楚雄彝族節日眾多,類型多樣。彝族節日薈萃了禮儀、宗教、歌舞、服飾、飲食等方面的精華,是重要的彝族文化載體和傳承場,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動課堂,它有力地傳承著民族凝聚力、文化符號與歷史信息等傳統文化。發揮節日文化的傳承功能對保護、弘揚傳統彝族文化具有巨大的作用。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火把節

彝族最盛大的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賽裝節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插花節

第三部分

奇裝異彩——精彩亮麗的服飾藝術

“十里不同天、隔山不同服”,西南複雜的地理氣候,與多民族交錯雜居的分佈格局,不同支系間的經濟、文化差異等因素決定彝族服飾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就地取材的火草、山草、棕葉、麻、羊皮這些古老的材質仍在彝裝中大放異彩,織、染、繡、編、鑲、綴等多種手工工藝的交織使用形成了彝裝絢麗多彩的風姿。不同居住地域的彝裝不僅是其顯著的外在標識,也是當地彝族文化的集中表現。服裝的款式、飾物、紋飾從不同的角度書寫著這個古老民族的悠久歷史,與自然環境相諧的審美觀念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格蘇支系女服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繡花兜肚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俚頗支系女服

第四部分

人神合一:古老神秘的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信仰源遠流長,以萬物有靈為基礎,以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為主要內容,蘊含著深遠的歷史信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彝族傳統文化的“儲蓄庫”,是彝族傳統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壹·畢摩文化

畢摩是集祭司、經師、教師為一體的神職人員,精通彝文,擁有大量彝文經籍,熟悉和掌握歷史、天文、曆法等傳統文化知識,通過特定儀式,為彝人舉行喪葬、祭祖、婚嫁等祭祀活動。畢摩是彝族文化的傳播者和繼承人,以各種方式傳承和傳播彝族傳統文化,對彝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發展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畢摩祭祀馬纓花神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畢摩祭火

貳·虎文化

彝族是一個崇尚虎的民族。崇虎習俗形成了彝族的虎宇宙觀,虎文化始終貫穿在彝族歷史、宗教、藝術、生產和生活之中。祭祖、建房、出行和征戰,以擇虎日為吉。繪畫、木雕、房瓦勾頭、鞋帽刺繡圖案和舞蹈,也以虎形為美。彝族“老虎笙”舞,也是模擬老虎動作。虎圖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彝族虎笙舞

華裔青少年楚雄尋根 找尋彝州燦爛歷史文化

葫蘆虎吞口

Tips

1.交通:1路、5路、8路、13路、加1路公交,博物館站下,即可到達。

2.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每週一閉館。

3.門票:免費。

4、講解:每天10:00和3:00提供免費中文講解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