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言值幾鼎?

你的一言值幾鼎?

雲私塾倡導“易經決策生活”之理念

今天為您分享的是第864期內容

龐子博先生經典系列解讀

《弟子規》專欄之 七十三

你的一言值幾鼎?

凡出言,信為先

詐與妄,奚可焉

你的一言值幾鼎?

龐子博先生:說出來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不管對錯首先要認,這就是信用。正所謂“一漲一落山溪水,一反一復小人心”,至於事後發覺所言或對自己不利,或諉罪掠功,甚至顛倒黑白,翻臉不認等,皆為“詐與妄”,是小人行徑,非君子所為也。

你的一言值幾鼎?

那麼問題來了,何為“信”?何為“詐與妄”?信是人言,凡從口中說出來的話,皆為“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語成讖”等,都說明了人言的力量。人說的每一句話,如同咒語一樣,都會結出果實,所以古人一直教導我們,凡事謹言慎行。有些事想想就行了,千萬別說出來。

你的一言值幾鼎?

何為“詐”?“訁”字邊肯定與說話、許諾有很大關係。“詐”字根是“乍”,同字根的字有昨、咋,都有迅速改變的意思。加上“訁”就是說話變化太快了的意思,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沒有辦法查詢,沒有根據。

有人說話不經大腦,舌頭跑得比腦子快,其實說錯的每一句話都是你的心生,所有口誤的話全都是你最想表達的真實意圖。無意中說出了真話,過後還不遵守、不承認。

你的一言值幾鼎?

何為“妄”?拆開來是“亡”和“女”,“亡”是迷失,“女”在這不做性別講,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女、牛、醜古代同音,是扭曲、盤結的意思。忘記了躬身付出,忘記了自己身份地位,沒有擺正自己位置的皆是“妄”。

字不言不明,很多平時我們覺得了解的事情,其實根本不知其意,小事不清楚,大事自然會犯糊塗。

你的一言值幾鼎?

古人把一個人的“信用”看的特別重,有個成語叫“一言九鼎”,只要是開口答應別人的事,不用籤合同、寫字據、找法律保護,一定會信守承諾、履行約定。當今時代也是一樣,大家都喜歡跟“說話算話”的人打交道。

現在大家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簽訂合同,覺得這就是一份保障,防止將來有什麼變數,好有據可依。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合同定的越詳細、法律越健全,人與人之間的信譽越低。即便籤了合同,立了字據,現在打官司的反而越來越多,因為再健全的法律,也約束不了人的那顆慾壑難填的心。

你的一言值幾鼎?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研究怎樣把合同籤的滴水不漏,而是收斂心裡的慾望,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信譽度。要知道,當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白紙黑字救不了你,只有好的人品可以救你。

你的一言值幾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