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納斯達克大屏幕上Blockchain的字樣,“Penta全球基金會”成為全球首個用Token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案例,物聯網首次以這樣的深度牽手區塊鏈進行親密合作,打破了傳統物聯網在中心化方面的發展軟肋,但是區塊鏈+物聯網仍需要一場爆破,才可以真正合體。

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最細微的碰撞,都能讓我們的存在根本產生動搖。

連一道光瀑的瀉下,都可以從中看到永恆。

卡繆《卡繆札記》

這幾天出沒在曼哈頓時代廣場的人們,會在那塊處於“世界的十字路口”的納斯達克大屏幕上看到Blockchain的字樣。

如果這些人選擇在廣場最著名的長階上思考一會兒人生,定睛打量那塊耀眼的霓虹光管廣告,會發現這裡暗藏著一個關於新舊世界更替的寓言。

至少在這個時刻,紐約華爾街的那些Old Money,以及這座城市染了整整一個世紀塵埃的時髦,都在為區塊鏈讓路。

大屏上的機構名為“Penta全球基金會”。Penta 已完成PNT對物聯網公司CCP Technologies 的戰略投資,併成為CCP最大的股東之一。截止2018年8月8日,Penta 已經釋放出約8700萬枚PNT。CCP將在未來12個月內逐步釋放。

這是全球首個用Token收購上市公司股權的案例。

其實換一個視角看,這也是物聯網首次以這種深度與區塊鏈親密合作。

一邊是期望更多DAPP與商業場景連接的區塊鏈,一邊是面臨中心化數據困境的物聯網,兩者之間既有“基因”的共振,結合也富有想象力。

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01

先看看時有耳聞的物聯網究竟是什麼。

過去幾十年裡,全球湧現出大量數據,一開始人們還不習慣接觸、觀察和捕捉數據。現在,有了各種設備的同時,終於開始實現設備的互聯了——這就是物聯網“萬物互聯”概念的核心。

或許有人對物聯網的理解還停留在簡單地控制傢俱和家電,但現實遠非如此。

理想的情景應該是這樣的:鬧鐘通過日誌瞭解到第二天的會議時間是幾點,然後開始持續跟進,並且規劃好應當乘坐哪一趟輪船,應該在幾點起床,浴室暖氣會在起床前半小時加熱。

晚上外面的天氣很冷,車子可能會結冰,所以應當提前5分鐘給車除冰。隨後,第二天一早,鬧鐘在一個準確的時間響起。

所有東西都被自動系統控制,每個傳感器就像被派遣的偵察機,去獲取需要的信息,以便人們瞭解各種情況,並幫助人們做出每日計劃。

當把這些互聯時,就形成了物聯網這個龐大系統。

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02

如此有趣的新世界,發展卻也一直存在著軟肋,原因是癥結問題得不到解決,導致物聯網一直處於十分尷尬和被動的局面。

傳統的物聯網模式是由一箇中心化的數據中心來負責收集各個連接設備的信息,這也導致中心服務器在能耗和企業成本支出方面存在巨大的壓力。

同時,中心化的數據中心也很難自證清白。即使沒有竊取相關用戶的隱私信息都會被懷疑,甚至也沒有理性的依據來支撐。

在這個信息幾乎半透明化的時代,人們幾乎毫無隱私可言。

此外,個體在加入物聯網後,還可能面臨著更高的被攻擊的風險。

2017年,美國Mirai所構建的殭屍物聯網(Botnets of Things)曾經感染超過200萬臺攝像機等物聯網設備,由其發起的DDoS攻擊令美國域名解析服務提供商Dyn癱瘓,Twitter、PayPal等多個人氣網站無法訪問,甚至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

基於隱私洩露、設備被攻擊的一系列的問題,不少合作方並不願意配合加入物聯網。

另一方面,全球物聯網平臺缺少統一的語言,這也造成多個物聯網設備彼此之間通信受到阻礙,由此產生的協同成本也相應增高。

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恰好能挽救物聯網於水火之中。

區塊鏈技術能夠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為物聯網提供點對點直接互聯來進行數據傳輸,這樣分佈式的計算便可以達到處理數以億計的數據。

區塊鏈還可以充分利用分佈在不同位置的閒置設備的算力、存儲容量和帶寬來用於數據處理,從而大幅降低計算和儲存的成本。

此外,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能夠將每個智能設備變成可以自我維護並進行調節的獨立網絡節點。

就物聯網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而言,區塊鏈記錄的準確性和不可篡改性也讓隱私安全變得有據可循。

而區塊鏈分佈式的網絡結構也提供了一種讓設備之間保持共識無需再與中心進行驗證的機制。

這樣,即使一個或多個節點受到攻擊,整體的網絡體系的數據依然是可靠、安全的。

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03

如今,不少公司都開始佈局區塊鏈+物聯網的實際應用場景。比如Penta公鏈(PNT)期望打造下一代高速“鏈”路和高性能DAPP運行平臺,與CCP的攜手就是其中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CCP是一家專注物聯網產品開發和管理的澳大利亞公司,開發團隊位於印度高科技中心班加羅爾。

而Penta公鏈(PNT)想通過公鏈,實現區塊鏈與現有IT系統之間的協同作業,實現其物聯網解決方案裡關鍵控制點的快速商業化。

Forrester Wave物聯網軟件平臺的報告顯示,IBM、PTC、GE和微軟等等IT巨頭也已成為佔據物聯網平臺市場的主導企業。

除了美國參數技術公司(PTC)沒有實質披露區塊鏈相關項目之外,IBM、微軟、亞馬遜和SAP都在各自的雲平臺上提供區塊鏈服務(Blockchain-as-a-Service),為未來海量的物聯網設備接入提供彈性資源池做了超前佈局。

此外,通用電氣(GE)和Cisco更多地是關注設備的標識和存證問題。

區塊鏈“登月”計劃:Token收購主流上市公司了

04

不過,區塊鏈技術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區塊鏈+物聯網也會在各個方面遭遇不同挑戰。

從物聯網發展角度看,分佈式架構需要共識機制確保數據的最終一致性,相較於現有中心化架構來說,對資源的消耗不容忽視。

區塊鏈是一個只能附加但無法刪除的數據存儲技術,對於物聯網設備而言,是否有足夠的存儲空間也變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而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此次Penta收購CCP的意義不僅僅是“區塊鏈+物聯網”的一次新嘗試,可能更多地體現在數字貨幣的開拓性上,也就是開創了使用Token收購傳統上市公司股權的先河。

這無論對Token市場還是主流金融資本市場來說,意義都頗為重大。因為Token也開始走出幣圈,走向更寬廣的資本市場平臺。

Penta CEO David Ritter對45區表示,“這是Token投資主流上市公司的先例,Penta與CCP的合作會產生很多物聯網嫁接區塊鏈的戰略機會。”

這聽起來不像是一句虛言。用於收購的PNT確實登上了主流金融舞臺,讓加密貨幣終於不再侷限於幣圈,與主流金融界的對抗正在逐漸消融瓦解,這是幣圈人感到振奮的時刻。

只是,萬物互聯的未來世界,要真正與區塊鏈“合體”,或許還在等待一場新的爆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