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電曬出成績單:一年時間在支付寶生態狂攬5000萬用戶!

近日,街電通過官方微博為自己“入駐支付寶小程序”一週年慶生,並正式宣佈已經擁有5000萬以上的支付寶端用戶。隨後支付寶也在微博上和街電大秀恩愛,稱街電為共享充電寶第一,共享經濟領域第三品牌,並對該微博進行了確認和轉推。今年五月阿里巴巴集團披露的財報顯示,支付寶在中國國內已經擁有5.52億用戶。結合街電的最新數據來看,這意味著國內“每11個支付寶用戶當中就有一個街電用戶”。

街電曬出成績單:一年時間在支付寶生態狂攬5000萬用戶!

行業第一實至名歸,底層穩定性決定上層建築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創業者與資本方都試圖從“絕對的剛需”裡尋找絕對的風口。共享單車賽道出現過的繁榮與潰敗已經為這一思路敲響了警鐘:如果現有商業模式、技術無法創造出與用戶心智成本持續匹配的產品時,用戶會自發選擇其它解決方案。

正因為如此,當共享單車企業停止對各類騎行產品投入補貼甚至要求用戶追加押金時,大量用戶選擇直接離場,他們彷彿瞬間就回到了那些“沒有共享單車也能愉快出行”的時光。就像經濟學家薛兆豐在個人著作《經濟學通識》中提出的,“人們從來就只有權衡和取捨,而沒有絕對的剛需。”

相比於共享單車鉅額補貼營造出的曇花一現,移動充電市場的成長放在當下顯然更具借鑑意義。自正式運營起,街電的定價策略就沒有發生過變化,亦沒有走向“補貼換數據”的老路,完全依靠用戶的自然增長實現商業價值。

街電曬出成績單:一年時間在支付寶生態狂攬5000萬用戶!

街電已成線下場景標配,商業創新帶來鯰魚效應

在線下合作方面,街電也在不斷拓展自己的產品版圖,陸續覆蓋了軌道交通、醫院學校等場景。近期街電還正式入駐了500家速8酒店,與多個知名連鎖品牌實現聯合推廣及戰略合作。在街電與各類商業生態的協同中,街電的產品表現力和營銷能力也和這些生態發生了化學反應,激勵街電的合作伙伴投入各類商業創新活動。

穩定的長尾需求讓街電用極低的運營成本沉澱下一個龐大的用戶生態,在七夕、雙十一、世界盃等重要營銷節點,街電幾乎都有過亮眼表現。尤其是在世界盃期間,根據街電官方的事後統計,世界盃活動期間,重點運營對象的多個合作商戶客流量有明顯的上漲;街電13座落地城市的69家商戶實現了12%的客戶流量增長和12.27%的訂單增長。

隨著街電已經深度進駐200城,產品鋪設與運維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地基。在此基礎上,街電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商戶運營、社交營銷與商業化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