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一度的春節再次為神州大地增添了滿滿的喜慶氛圍。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從虞舜時期一直延續至今。

春節起源於中國,也延續在中國,那麼是不是隻有中國才過春節呢?並非如此!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對周邊國家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春節的習俗也不例外。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東南亞國家都有過春節的習俗,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等。這些國家雖然直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很多東西都融入了他們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國的春節我們十分熟悉,貼春聯、掛福字、辦年貨、放炮竹、拜年發紅包等等。那麼這些外國的春節是怎麼過的呢?有什麼不一樣的習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日本

日本向中國的學習起於隋唐,而後一直沒有斷過。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春節與中國在同一天,風俗也大同小異。但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西華,由崇拜學習中國轉向學習西方國家。日本明治天皇廢除了春節和農曆,改用西方的陽曆。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但是日本雖然不再過農曆春節,卻將12月31日定為“大晦日”,當晚稱之為“除夜”。除夜時,日本人要全家聚在電視機前看日本的“春節聯歡晚會”——紅白歌會。到了午夜時,日本各處廟宇都要敲鐘108下,鐘聲停歇就意味新年的到來。第二天早上,家人互相講述除夜做的夢,接著親戚朋友相互拜年,長輩也要給小孩壓歲錢。

二、韓國

韓國曾經是中國的附屬國,因此對中國也有很多學習和模仿。大概在1000多年前的新羅時代,韓國人開始過春節。後來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春節被禁止。1985年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春節,稱之為“舊正”。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韓國的春節與中國有很多不同之處:中國人更重視大年三十,而韓國人更重視大年初一;中國人裝紅包用紅色,代表喜慶,韓國人則用白色,代表純潔。韓國春節與中國有一點相同之處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那就是春運,每年春節韓國也會出現交通擁堵、一票難求的情況。

三、新加坡

新加坡的華人佔了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因此中國人的春節在新加坡也十分被重視。每年春節,新加坡都是全城張燈結綵、鑼鼓喧天,華人貼春聯、貼福字,年味濃厚。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由於新加坡的華人以福建、廣東移民居多,所以新加坡的春節習俗也十分接近中國廣東地區。比如拜年會帶兩隻柑桔,因為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桔”與“吉”同音,柑桔便代表了財運與吉祥。

四、越南

越南古稱安南,在古代曾長期作為中國的附屬國或者直屬領土,因此是中南半島上漢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其文化習俗與中國十分相似。越南同中國一樣有清明、端午、中秋、春節等節日。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至今,越南仍然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因此越南的春節仍然保持著很多的自然敬畏。比如越南人祭祀灶王爺時要買一條活鯉魚,等灶王爺像燒掉後,便把鯉魚放回河中,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民間認為鯉魚是龍的化身。越南春節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粽子,但是他們的造型是方形,取自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之意,而且個頭也比中國的大很多,最大的有兩三斤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