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衆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我喜歡旅遊,還喜歡歷史,所以對那些有著悠久歷史的旅遊景區尤其喜歡。在我國,這種歷史悠久的旅遊景區除了皇家的宮殿陵寢以外,就以宗教方面的寺廟宮觀居多了。我在遊覽這些古老亦或重建的寺廟宮觀時,不僅對那些歷經千百年滄桑的殿宇、佛像、碑刻等古老文物仔細欣賞流連,還對眾多前來許願禮佛的信眾有了較多的切身感受。

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有著宗教信仰的人,但我卻對有宗教信仰的人充滿著崇敬與好奇。每當我來到寺院大殿內的佛像前,看著虔誠的信眾在佛像前頂禮膜拜時,我不止一次地在想,佛祖真的會保佑每一個前來許願禮佛的信眾嗎?也許會吧!但是這些佛像或是銅鑄,或是石刻,或是木刻,或是泥塑,佛像又是如何來保佑眾生的呢?

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我膚淺的宗教修養嗤之以鼻,“佛是無處不在的,佛像只是佛的一個化身而已!”這樣的教誨其實我也聽得很多了。這並不影響我對人生哲理的思索與探討。記得我去天津大悲禪院參觀時,山門上的三塊匾額讓我思考了很久,正是這三塊匾額的內容讓我頓悟了一個人生哲理。

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第一塊匾額寫的是“來此做甚”,佛祖在問每一個前來的人:“想過沒有?你來這裡做什麼?”。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我是來求佛祖保佑我實現我的某某心願。

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佛祖用第二塊匾額回答了你:“莫向外求”。我記得龍泉寺的學誠大師曾詳細講述過這四個字的含義,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痛苦和快樂都是源於內心的心理結構,都是在外在事物的影響下,引發了內心中的種種苦樂感受。於是大家通常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質,改變別人,希望事事順自己的心。然而外在的事物與遭遇往往是我們不能掌控的。你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內心,讓它越來越光明,越來越慈悲,越來越靈活和包容,你就會越來越有力量”。

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現在回到前面“佛祖又是如何來保佑眾生的?”這個問題,佛祖用第三塊匾額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心即是佛”。就象龍泉寺學誠大師所講的“你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內心”。確實是這樣,我覺得改變你的內心也是探尋你內心世界的過程,和你的心靈進行對話,你心靈深處的佛會明示你改變你所能改變的,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這就是你的人生。

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一個人生哲理,其實就是八個字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會遇到挫折和逆境,當你感到孤助無援的時候,一定會希望有一位神通廣大的神來幫助你度過難關。如果你決定去寺廟宮觀中求佛祖保佑的時候,我覺得這八字箴言你一定要默記於心:“莫向外求,心即是佛”!這就是佛祖在你禮拜時教授給你獲得保佑的不二法門!

“莫向外求,心即是佛”這就是我在走過眾多寺廟宮觀後,頓悟的一個人生哲理!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什麼想法和意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