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留學生癡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艷曼哈頓

當中國傳統文化,走上紐約時尚街頭;

當東方含蓄婉約,撞上西方熱情奔放;

會是什麼樣的風景呢?

王家衛的一部《花樣年華》,將旗袍美學推至巔峰。而最近,一名痴迷王家衛的中國女留學生,致敬經典,將中國旗袍帶上了美國紐約街頭......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本以為會和紐約街頭格格不入,但沒想到照片拍出來,竟意外的搭~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旗袍是民國時期,盛行於上海的一種新型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女性國服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花樣年華》

旗袍的創造,是在滿族女性服裝

旗裝的基礎,融入了西方的元素,是一種東西方文化糅合的具象呈現。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花樣年華》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花樣年華》

比之其他服裝,旗袍有著其獨特的韻味,更能突出女子的身段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而這名中國留學生,不僅是街拍之中大膽嘗試中國旗袍,更是用旗袍拍起了“

雜誌封面”。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簡單的色彩拼接,加之旗袍的獨特剪裁,共同完成了一副“經典作品”。

就問你,有沒有覺得很好看吧?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甚至於像這種“網紅照”,旗袍也能輕鬆駕馭~

不需要太豔麗的顏色圖案,寶石藍的底色上畫滿各種小鳥,既生活又時尚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不僅是“路客文化”,“雜誌大片既視感”,走起復古風來,那也是相當好看~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一顰一笑之間,女人味十足。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而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就是經典的“工筆畫風”。

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外國朋友們,包括國人自己,對這種“舊時光裡的美人兒”,應該都很難拒絕吧?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舉手投足之間,滿是古典韻味,是高雅,是知性,是甜美~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不僅僅是女子,男裝長袍也是有的......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一襲長袍,一把二胡,一張中國畫,盡顯東方文明。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看了這麼多,那麼問題來了——

這位中國留學生究竟是何方神聖?

為什麼會想到把中國旗袍搬上紐約街頭

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這位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徐曉晴,“CARA Vision 攝影工作室”創始人兼攝影師。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視頻截圖

徐曉晴,來自中國香港,2013年到曼哈頓音樂學院就讀美聲專業,後成為哥倫比亞大學非營利管理專業研究生。

近日,徐曉晴在曼哈頓中城韓國城(K-Town)開設了一家攝影工作室,專注於——

“將極具東方韻味的旗袍之美帶到紐約,讓更多西方人體驗中式現代旗袍。”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視頻截圖

談及為什麼想要開這麼一家攝影工作室,徐曉晴稱——

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就經常為周圍的同學拍攝演出和工作大片,後面越來越多的人找自己的拍片,而考慮到自己本身就是學“非營利管理專業”,並且有過非營利藝術團體的管理經驗,就萌生出將攝影和非營利機構結合的想法,成立一個工作室,幫助非營利機構提供攝影服務。

而之所以想到將旗袍推廣到紐約,是因為徐曉晴的奶奶,以前在上海做一名旗袍裁縫師,耳濡目染之下,徐曉晴從小就很喜歡旗袍。

在看過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之後,是對王家衛崇拜不已,深深的愛上旗袍,更想要將這份情懷訴諸在行動之上,希望更多的外國人,也能愛上旗袍。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視頻截圖

徐曉晴利用放假回香港的時間,拍攝了幾組旗袍照片在網上,結果沒想到效果意外的好。

許多美國的朋友看到後,紛紛詢問哪裡可以買到旗袍,並表示,想穿著旗袍拍照。

這些國外友人的種種回應,也堅定了徐曉晴想將中國旗袍文化帶到世界的決心,終於在今年,徐曉晴創辦了——“CARA Vision"攝影工作室。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CARA Vision工作室

將中國元素帶到紐約,與紐約獨特的街道景色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是徐曉晴的創設初衷,也是終極目標。

而早在05年,就有另一位中國女孩在做這麼一件事。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陳潔

——生於1980年,“newtattoo”刺青工作室主人,創新”新中式“刺青。

有人評價:“她把中國水墨畫刺進了皮膚,讓紋身成為一種藝術”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左為陳潔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無論是各種花卉植物,陳潔始終堅持“原創”,她廣泛研究中國曆代書畫大師的作品,之後反覆試驗和練習如何將水墨渲染藝術植入到紋身中。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從一開始的跌落谷底,乏人問津,到如今,陳潔的中式刺青深受紋身愛好者喜愛,店裡的生意十分火爆。

有人願意等幾個月只為讓她紋一朵花,還有不少外國友人在ins上看到她發的圖,然後不遠千里找過來做刺青。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陳潔,用中國水墨,征服了國內外的紋身愛好者,比起紋身本身的意義而言,陳潔的中國水墨紋身,更具有藝術價值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Ins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無論是徐曉晴還是陳潔,她們都致力於將中國元素帶到世界的舞臺

隨著海外移民的增多,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中國元素走出國門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曾有人提出這麼一個問題:

中國元素正在走紅全球,是意淫還是真實現象?

若說意淫,中國功夫,中國春節,中國戲劇,中國樂器等,的確逐漸被國外知曉,甚至廣為傳揚。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李小龍雕像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春節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川劇

在《閃光少女》這部電影當中,有一段經典臺詞,令小編印象深刻:

“揚琴,明朝從波斯傳入中國,與鋼琴同宗!

第一架鋼琴發明於1709年德國,可揚琴到今天呢,已經在中國存在了四百多年了!

四百多年了,你憑什麼瞧不起她!”

“民樂才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難道以後走出國門不想說句我們自己的樂器才是厲害的,學習你們西洋樂純屬喜歡,這樣不是更酷嗎?

民樂如果不厲害,我學這麼多年,我有病嗎?”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是呀,民樂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可是,到如今,有幾人在真正的發揚傳承呢?

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文明是中國的呢?

時至今日,依然有多數的外國人以為,圍棋是日本的

身著漢服在外,國外友人驚歎美麗,卻以為是日本和服,甚至韓服......

中國女留學生痴迷王家衛,用旗袍驚豔曼哈頓

圖源:網絡

走出國門的中國元素遠遠不多,真正為人所知曉的“中國”元素,更是稀少,更別提,那些沒有保留下來,被我們自己忽視浪費的文明,更是數不勝數。

不幸的是,我們對自身文明的不重視,導致失傳了許多“文化瑰寶”;幸運的是,始終有這麼一群人在努力,記住並弘揚中國文化

說“中國元素正在成為世界元素”為時尚早,但有徐曉晴、陳潔等人的努力,有你我共同的堅持與傳承,那一天,終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