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本文字數2517字,需要時間5分鐘。

近幾年國學修養和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傳統文化有歷史淵源,儒學、佛學和道學是中國文化的基礎,科技的進步和發達,越發顯得傳統文化迴歸的重要。

從書畫方面來講,漢字的傳承和演變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漢字的瞭解,對書法的傳承,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不論老少,能真正拿起筆來學習傳統文化,學習書法,對於整個國家的文化建設非常重要。

一.賞析

一幅書法作品,放在我們的面前,怎麼評價、怎麼讀懂、怎麼欣賞?

首先 要明確書法欣賞的審美標準,這是正確進行書法欣賞的基礎。

其次 是要掌握書法欣賞的方法,這是進行書法欣賞的關鍵所在

二.欣賞條件

第一、欣賞者應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

第二、欣賞者對書法應有廣泛深刻的體驗。

第三、欣賞者要掌握一定文房四寶知識及其發展史。

三.審美標準

1、書法的點畫線條

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線條的表現

2、書法的空間結構

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分割空間,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佈局三部分。

3、書法的神采意味

書法中的神采是指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的統稱。

“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書法藝術神采的實質是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的總體和諧。

追求神采,抒寫性靈始終是書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四.欣賞方法

1、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

書法欣賞時,應首先統觀全局,對其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進而注意用筆、結字、章法、墨韻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備,生動活潑。局部欣賞完畢後,再退立遠處統觀全局,校正首次觀賞獲得的“大概印象”,重新從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藝術表現手法與藝術風格是否協調一致,作品何處精采、何處尚有不足,從宏觀和微觀充分地進行賞析。

2、把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展開聯想。

書法作品作為創作結果是相對靜止不動的。欣賞時應隨作者的創作過程,採用“移動視線”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後(語言、時間)順序,想象作者創作過程中用筆的節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變化,將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摹擬作者的創作過程,正確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情感變化等。

3、從書法形象到具體形象,展開聯想,正確領會作品意境。

在書法欣賞過程中,應充分展開聯想,將書法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使書法形象具體化。再由與書法形象相類似事物的審美特徵,進一步聯想到作品的審美價值,從而領會作品意境。

4、瞭解作品創作背景,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

任何一件書法作品都是某種文化、歷史的積澱,都是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因而,瞭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包括創作環境),弄清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氣息和作者的人格修養、審美情趣、創作心境、創作目的等等,對於正確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大有裨益。

五.篆書賞析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大篆 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小篆 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吳熙載(1799-1870)

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

江蘇儀徵(今江蘇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善書畫,尤精篆刻。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吳熙載 《篆書崔子玉座右銘》四條屏 日本藏。

吳熙載的書法藝術中以篆書成就為最高。篆書《崔子玉座右銘》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體長畫瘦,若美女嬋娟,不勝羅綺,通篇用筆靈動精微,結體舒展飄逸,收筆多見虛鋒滑出,微帶懸針。

1、字成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2、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3、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4、上緊下松,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六. 隸書賞析

隸書是由古文篆文漸次演變而來,據說是秦人程邈所創。隸書又分"秦隸"與"漢隸"。"秦隸"結體渾圓,相近與篆文,多用方筆,又稱之為"古隸"。"漢隸"世人又稱為"八分"體,變圓曲為方直,結體寬扁,逆筆突進,波磔呈露,此種字體,因演變成於漢,故稱為"漢隸"。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乙瑛碑欣賞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又稱《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孔龢碑》。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年)立。18行,行40字。現存山東曲阜孔廟內。碑高260釐米,寬128釐米。

碑文主要記載魯相乙瑛上書請於孔廟置百石卒史一人,執掌禮器廟祀之事,桓帝準可,碑中刻有奏請設置百石卒史的公牘和對乙瑛的讚辭。因遴選的百石卒史為孔和,所以此碑又稱《孔和碑》。碑末刻有“後漢鐘太尉書,宋嘉祐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

1、 其用筆是八分隸書完全規範化的極致,具備了漢隸的全副表現手法。其用筆不像《張遷碑》那樣多方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多圓筆,而是多切鋒方筆入紙,頓筆圓轉出鋒,剛柔相濟。平畫表現最為明顯。作為漢隸最重要表現特徵的波碟畫顯明突出。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2、其結字,筆畫排列勻整,近小篆之排疊布白,沒有大的鬆緊變化,字內空間較平均,筆畫向四周均勻排布,不像其他碑刻那樣刻意突出長大的主筆畫。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3、 從風格形態來說,乙瑛碑具有宗廟之美。其風格,既不像《石門頌》那樣豪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秀潤,而是介於二者之間。它又比《禮器碑》多一分沉厚,比《史晨碑》多一份雄強。

其章法如同許多漢碑一樣,橫成行豎成列,字距略大於行距。呈森然氣象。

欣賞書法卻說不出好在哪裡?中南大學書法教授四招教您搞定

謝謝您的支持,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請轉發+收藏,點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