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師裴鐵俠在這裡碎琴自盡

郎殉瑤琴妾殉郎,人琴一夕竟同亡。

流水落花春去也,人間天上兩茫茫。

在原來的同仁路48號,曾有一個幽靜的小院,它的堂前矗立著兩株蒼勁的楠木古樹。但誰曾想到,就在這個小院之中,發生過一件成都當代文化歷上的憾事——古琴大師裴鐵俠夫婦碎琴自盡。

1950年(一說是1951年)6月的一晚,裴鐵俠在書案硯臺下留下了一紙遺囑:“本來空寂,何有於物,去物從心,立地成佛。大小雷琴同登仙界,金徽留作葬費,餘物焚燬,鐵叟筆。”隨即與繼室沈夢英將大小雷琴砸碎,一同服毒自盡。

你可能並不知道,被碎的大小雷琴,是一對堪稱國寶級別的唐代古琴,一直是裴鐵俠的掌上明珠。對古琴或中國音樂史稍有了解的讀者,一定知道雷琴猶如小提琴裡的意大利斯特拉迪裡琴,代表著歷史文化、制琴技藝不可逾越的巔峰,是傳世品中的絕對極品。

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師裴鐵俠在這裡碎琴自盡

大小雷琴,選自1937年《今虞》雜誌

那麼,大師裴鐵俠夫婦何為至此?

裴鐵俠是四川省成都市泛川派琴家,早年兩度留學日本,在日期間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回國後曾在國民政府及四川省司法廳任職,因對政治厭倦,很早就退出政壇,立志於琴學以終老。他潛心琴藝,還定期邀成都琴人雅聚切磋琴藝,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經享譽川內外。

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師裴鐵俠在這裡碎琴自盡

與裴鐵俠一同自盡的沈夢英,傳言即是在他雅聚切磋的時候認識結緣。沈夢英乃成都名宿沈靖卿之女,家中藏有百納古琴一床(即前文中大小雷琴中的小雷琴),彌留之際沈父交代夢英:“如有人擅彈此琴,便隨琴與之結為夫婦。”據傳,當時成都諸琴師無人能彈,但琴在裴鐵俠手上,發出的旋律宛轉悠揚,令沈夢英為之驚歎。正所謂曲高和寡知音難覓,沈夢英不顧自己與裴鐵俠相差30多歲的年齡,毅然嫁進裴家。

但也正是因為裴鐵俠醉心古琴,他性格剛毅孤傲,除與少數投契的琴友有所交往外,幾乎與外界沒有多少接觸。解放後,由於裴鐵俠本人早前有過從政經歷,加之三兒子裴元俊曾任國軍少將師長,被劃定為大地主大官僚,受到鎮壓。據古琴家王華德先生回憶,這一期間,裴鐵俠本人屢次被拉到公眾場合,天天被打耳光、吐口水,一生孤傲的裴鐵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而此時,裴鐵俠家中更是遭受到接連打擊。長子裴惕生久病臥床,次子裴元齡尚在國外未歸。三兒子裴元俊,雖然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但還是進了學習班(1951年被殺,後被平反)。四子裴默痕為謀生計,下海唱竹琴……

總之,裴鐵俠有不少兒女,但卻都難以維繫生活。

在此境況之下,裴鐵俠帶著巨大的恐懼與絕望,對妻子沈夢英講道:“吾與卿倚雙雷為性命,今若此,何生為!”然後雙雙服毒,碎琴明志……

殊不知,正當裴鐵俠夫婦以為自己面臨絕境的時候,國內音樂界的朋友正在為他安排最適合的工作。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查阜西專門發函邀請他攜“雙雷”赴京從事古琴研究工作。可惜函件到時,人琴俱亡,成為成都文化史上的一大憾事。

同仁路之憾事:一代古琴大師裴鐵俠在這裡碎琴自盡

1937年成立的“律和琴社”,裴鐵俠任社長。(前排右二為裴鐵俠,右三為古琴大師查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