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安防大事件盤點-企業篇

2018年上半年安防大事件盤點-企業篇

如今的人工智能安防已經從“概念”階段,跨步到“場景落地”階段,家居、安防、農業、製造業、醫療、環境保護等場景皆能看到智能安防的身影,在行業發展越發成熟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國家政策、商業創新、企業轉型等多方助力的結果。中國安防展覽網選取了部分安防企業在2018年物聯網方向佈局的重大事件,通過重溫這些事件,希望為業內關注者們提供些許思考,在行業發展進程中可以把握大勢方向,突出重點,順勢而為。

海康威視智湧錢塘AI Cloud峰會

3月30日,“智湧錢塘”公共服務高峰論壇隆重舉行。論壇以“綠色、安心、暢通——智享服務 美好生活”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城市公共交通、文化旅遊、食品衛生等領域進行主題演講和主題沙龍,聚焦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的智慧應用,共同探討AI Cloud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論壇中,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傅柏軍在致辭中說,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是智慧感知、智慧決策、智慧運營和智慧服務,需要構築在城市級物聯網大數據之上的人工智能系統。AI Cloud正是這樣一套物聯網體系中基於神經網絡的計算認知系統,能幫助解決社會治理、行業管理、應用服務等多方面的問題。未來,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務領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為實現美好生活的目標助力。

螢石發佈多款新品 進軍智能控制領域

5月28日,智敬美好生活——螢石2018年新品發佈會在北京成功舉行。現場,螢石發佈了智能控制類、兒童機器人等全新產品,並延伸現有的IPC及智能門禁產品線,開放全新的螢石雲AI服務能力,對螢石智能家居生態進行了再一次升級。本次發佈會,螢石首次推出了智能控制類產品,包括自帶光線傳感器、支持“定時開關”、“遠程操控”燈光智能控制的第一代智能牆壁開關P1;支持APP控制、定時開合、遙控器控制、手拉啟動四種控制方式的第一代智能窗簾機MC1。

十年砥礪前行 大華股份上升勢頭愈發迅猛

2008年,大華股份在A股剛上市時,年營收只有6.32億元,淨利潤更是隻有1億,而到了2017年,這兩個數字變為了188.44億和23.79億元。自2008年上市以來,大華股份實現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5.82%,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57%。總資產由8.65億提高到213.33億元,整整提高了24倍,市值最高增長超30倍。

過去十年內,迅猛發展的大華股份只是安防行業蒸蒸日上的其中一個體現。據慧聰安防網統計,2017年安防市場的年增長率為10%,2016年安防行業市場總體規模估值約為4550億元,這個數字在2017年變為5005億元。尤其是近年來人工智能、物聯網、互聯網+、機器視覺、大數據等概念的引入,使得傳統的安防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應用市場不斷擴大,正在逐步從行業市場走向民用市場。在此背景下,以視頻監控起家的大華股份,也在穩紮穩打的拓寬自己的市場。

蘇州科達正式發佈物聯網移動執法終端

  7月,科達正式發佈了針對司法行業的物聯網移動執法終端,終端以物聯網人員定位技術為基礎,搭載了物聯網、國密兩大芯片,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司法工作人員完成可視通訊、自動點名、多媒體取證等多種警務工作。目前,科達物聯網移動執法終端已在江蘇省丁山監獄進行試點應用,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為司法工作人員減輕了工作負擔,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肯定。今年6月,全國司法智慧監獄建設現場會議在丁山監獄召開,科達物聯網移動執法終端中作為智慧監獄重點成果亮相,獲得了各位領導的廣泛好評。

佳都科技首款商用人臉識別終端產品已量產

6月11日上午,佳都科技在2018廣州國際智能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上發佈首款商用人臉識別終端一體機,從佳都科技智慧城市業務群副總裁劉斌處獲悉,新發布的人臉識別終端一體機已經實現量產,在公安、交通、能源等領域的項目中開始產品交付。相比傳統的人臉門禁考勤設備,佳都科技的這款產品通過了人臉識別設備研發的鐵人三項,在算法、設計、應用三個方面均實現了突破。臉識別的算法引擎是本款產品的技術核心,佳都科技與雲從團隊聯合攻關,進行了硬件級的算法性能優化,尤其是活體檢測方面。其次對設備的應用場景進行了優化設計,專門對5000到1萬人臉庫的情形進行了算法調優,使得萬人庫的識別準確率超過了99.9%,同時誤識別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下。

高新興“AI+AR”綜治新產品點燃雪亮工程

7月26日,在法制日報社主辦的201全國政法信息技術暨裝備展上,高新興重點發布了綜治立體雲防、綜治大數據實戰平臺、綜治移動應用APP、群防群治APP等創新產品,引起了政府、公安、各大媒體及與會者的廣泛關注。據介紹,高新興創新性的將AR(增強現實)技術廣泛應用在雪亮工程裡,研發高新興綜治立體雲防。該產品以AR實景地圖集成各類數據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行強力支撐,在視頻信息上實現高空全景瞭望、低位群防跟蹤,從數據信息上實現多元異構數據的聚合呈現,在統一門戶下完成多個網絡、重點區域的防控指揮作戰,解決城市或區域的治安防控、反恐應急、網格治理、行業監管等多種應用場景下信息融合與協同問題。

廣電運通子公司擬投3.27億 佈局智能安防領域

廣電運通1月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廣州廣電銀通金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銀通”)擬以自有資金3.27億元收購深圳市信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信義科技”)85%股權。信義科技是深圳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其聚焦視頻及大數據綜合應用業務,是公安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廣電運通表示,信義科技將成為其佈局智能公共安全產業核心實施主體,有助於拓展公司產業發展空間。

捷順科技與日本知名停車場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6月,捷順科技與日本知名停車場研究所株式會社車場綜合研究所(PMO)中國公司北京蜂巢車庫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在資源、技術等方面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捷順科技方面表示,PMO中國作為中國智慧城市發展聯盟理事單位、上海市停車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深圳市坪山區特聘交通顧問單位等擔任社會要職的專業機構,此次與公司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不僅有利於公司近期坪山創新廣場項目的高標準實施,也有利於未來雙方展開更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為國內城市交通建設提出更多高效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提升核心競爭優勢。

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 阿里巴巴領投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曠視科技近日已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新一輪融資,總額預計將超6億美金。消息稱,其他跟投方還在進行中。作為中國機器視覺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先鋒,曠視科技在去年10月底就曾宣佈完成4.6億美金C輪融資,刷新當時國際範圍內的人工智能領域融資記錄。 而本輪阿里巴巴的強勢進入,意味著繼支付寶、阿里雲、釘釘、阿里置業後,曠視科技正尋求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人工智能更多場景落地與應用展開合作。

雲從科技正式推出“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

2018年2月7日,雲從科技正式宣佈推出“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新技術相較以往的2D人臉識別及以紅外活體檢測技術的上有了非常大的飛躍。在安全性、識別精度、識別速度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不僅在千萬分之一誤識率下能達到99%以上的準確率,還將速度由1-2秒縮短到毫秒級,更是能防禦面具、視頻等欺詐手段。

據悉,雲從科技全新“3D結構光人臉識別系統”基於“飛龍II”深度學習結構光算法與3D結構光深度攝像頭,能夠利用結構光設備同時獲取場景的彩色、紅外、深度圖片,並對場景中的人臉進行檢測分析,形成3D人臉圖像的技術結構光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也很好理解,工作時相關器件會投影具備一定結構的光,比如亮滅相間的條紋光線,如果打到平面上,那麼反射回來會是原樣粗細的條紋。

結語:重大影響力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接下來,中國安防展覽網還將推出2018年上半年安防大事件盤點-行業篇,為您梳理2018上半年安防動態和趨勢。

聲明: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責任編輯:茂陵 報錯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

上海市安全防範技術協會主要職責:

• 開展國內外學術、技術、貿易交流合作;

• 做好會員及相關單位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

• 開展行業調查研究;

• 制定行業發展規劃;

• 做好行業資訊服務;

• 推進行業標準化工作和行業市場建設;

• 推動名牌產品戰略;

• 加強行業信息化、智慧化、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雲建設;

http://www.ssata.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