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輪危機?華爾街唱空,比特幣替代美元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歷史上的每次金融危機,似乎都與“8”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1988年第一次金融危機,全球在“黑色星期一”一夜之間蒸發一萬四千多億美元;1998年,東南亞在國際炒客的攻擊下引爆了貨幣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還歷歷在目……

十年轉瞬,全球經濟到了“被命運選中”的2018年,同樣是在風聲鶴唳中舉步維艱。但在上一次金融危機後,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迎來空前發展,會不會讓這一次的危機有那麼一些不同呢?

比特幣,能否撼動美元地位?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在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統籌下,啟動了一系列QE政策。這次危機也讓世人警醒,美元作為全球結算貨幣,當其出現重大隱患時或將引發系統性風險。

2008年11月,以“中本聰”為署名的著名論文《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問世。第二年1月,中本聰第一版的軟件挖掘出了創始區塊,開啟了比特幣的時代。

不知是機緣還是巧合,這個時間點看來,比特幣多少帶了點“取代美元地位”的宿命感。

又一輪危機?華爾街唱空,比特幣替代美元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數字貨幣,是解藥還是毒藥?

土耳其著名作家奧爾罕.帕慕克有一句名言,“我喜歡排山倒海的憂傷”。

8月10日,美國宣佈對土耳其鋼鐵和鋁產品關稅翻倍,直接導致土耳其里拉暴跌17%。今年以來,隨著美元重回強勢,加上美國對土耳其貿易制裁,土耳其里拉已暴跌45%。這股“排山倒海的憂傷”也迅速蔓延至其他新興市場,多國法幣齊齊暴跌。

貨幣貶值,外匯管制,讓土耳其民眾將目光聚焦到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土耳其最大交易所Koinim報告的比特幣交易量增加了63%,BTCTurk和Paribu交易所表示其交易量分別增長了35%和100%。

除了土耳其外,委內瑞拉早已掀起比特幣交易熱和挖礦潮(點擊此處劇情回顧),甚至政府都宣佈計劃推出“石油幣”,足見法幣危機時數字貨幣的崛起。

但數字貨幣真的是以及對症下藥的良藥嗎?現在下定論似乎為時尚早。

又一輪危機?華爾街唱空,比特幣替代美元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數字貨幣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其價格波動巨大,且波動大多受投機行為影響,缺乏價格穩定性意味著失去了作為貨幣的先決條件。此外,由於技術限制,數字貨幣難以成為常見的支付方式。以比特幣為例,其網絡中的固有容量限制了比特幣的實用性,這也是阻礙其成為貨幣的致命傷。

過分依賴比特幣,甚至將其替代法幣,風險可想而知。

投行瑞銀的一份報告發現,比特幣想要取代美國的M1貨幣供應(包括流通中現金、支票存款等),其價格可能需要達到近21.3萬美元。鑑於其目前的價格,比特幣成為貨幣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目前來說,它還無法替代美元。

華爾街發聲唱空,危機已降臨?

日前,高盛旗下投資策略團隊在最新發布的年中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加密貨幣不是交換媒介,也不是衡量單位,更不具備存儲價值,未來價格還會持續下跌。

每次華爾街對數字貨幣發聲,都會造成市場波動。除卻曾在投行做策略員或資深交易員的分析師偶爾發出看多數字貨幣的言論外,華爾街幾乎都在看空數字貨幣,相關言論也確實反映在了行情走勢上。

又一輪危機?華爾街唱空,比特幣替代美元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數字貨幣真的沒有未來了?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看多看空,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為代表的華爾街投行機構正在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數字貨幣市場中來,這難道不是數字貨幣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信號?

換個角度想,華爾街公開看空,或許本身就是陰謀論。要知道去年9月中旬,摩根大通總裁兼CEO戴蒙在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比特幣就像17世紀的“鬱金香危機”一樣,其泡沫會很快破裂。當時價格確實下跌至2980美元,但隨後的暴漲所有人也都看到了。

從事物的發展規律來看,任何事物怕的不是“看衰”,而是“沒人看”。一個新興事物,其爭議越大,越說明其具備潛力及可持續發展性。目前看來,比特幣確實還不具備成為貨幣的特性,但它似乎在朝著那樣一個未來在發展,而它也的確成為了不少新興市場度過危機的希望。

即使距離它替代美元、達到一枚21.3萬美元的價格還有非常漫長的距離,但誰又能預料這波熊市之後迎來的是怎樣如火如荼的牛市?

正如2016年的暴跌之後,誰也沒有預料到2017年的暴漲。歷史是螺旋上升的,若現在回到了原點,那接下來開啟的便是新的輪迴。

只是會更加猛烈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