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炮」?撕逼?對簿公堂?盤點做市商與企業的恩怨情仇

“骗炮”?撕逼?对簿公堂?盘点做市商与企业的恩怨情仇

今天是情人節,和大家嘮點恩怨情仇的事兒。

一直以來,讀懂君聽過不少投資者的抱怨甚至吐槽——說做市商是“坐莊”、是來賺投資者錢的。

“其實有時候我們就像羔羊一樣,任人宰割。”這不,你看8家做市商不也得聯合一些機構投資者維權,與三板企業對簿公堂。

市場環境不好,大家都不好受。

亨達股份這種是浮出水面的矛盾,企業和做市商之間矛盾多,每家做市商都有一攤事,只不過很多並沒有走到訴訟這一步。”北京某做市商人士對讀懂君表示。

做市商與企業之間的恩怨情仇由來已久,說到底,還不是因為你好我好的光景早就過去了,談錢傷感情啊。

/ 01 /

“騙炮”

這兩個月來,A股市場的波譎雲詭倒是襯的新三板平平淡淡。

悄悄的,做市指數跌破了800點,再此之前做市商的熱情、企業的做市意願,早就煙消雲散。

截至今天,做市企業家數1203家,數量是一天比一天少。今年以來,新增做市的不過20餘家,做市商頻頻退出。

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有人把選擇做市的企業稱之為勇士,因為它們敢於直面慘淡的行情。

哪有那麼多真正的勇士啊

不單是指選擇做市的企業減少,主要是讀懂君發現,一些企業在很久之前就發了做市庫存股,面對慘淡的行情反悔了,不做市了,反悔本不打緊,關鍵在於竟還有些企業“騙炮”。

“一直就存在吧,每家多多少少都有遇到過,市場不好了都不做市了,就出現了。”某市場人士告訴讀懂君。

“如果企業長時間內不做市,一般情況下做市商會與企業溝通,企業實在不想做市的話,一般情況由大股東回購之前拿的做市庫存股。”某做市商告訴讀懂君。

不過,也有不少的企業拿了錢就走,說好要做市,做市商的錢拿到手後,就杳無音訊。

“個別企業在做市商完成定增後,完全不顧之前的做市約定,做市一拖再拖,時間無限期延長,我們的反饋更是不搭理,直接選擇忽視,真是給跪了。”

“骗炮”?撕逼?对簿公堂?盘点做市商与企业的恩怨情仇

“還有些是直接說不做市了,但我們這錢也不還回來,要都要不回來你知道嗎?”另一做市商人士對讀懂君表示,“一直催,但是又有什麼用呢。錢都拿走了,哪有那麼好吐出來呀。”

/ 02 /

撕逼

“騙炮”的畢竟是少數,做市商與企業之間最容易引發矛盾的其實是,做市庫存股的回購問題。

弱市裡,做市庫存股通過二級市場退出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主要的退出途徑還得是通過企業回購。”

老闆有實力的有信用的還會跟你談談,大部分老闆都沒有實力的怎麼跟你談?”某做市商負責人反問讀懂君。

有些老闆之前就算談好了,也可能翻臉不認。“最近就有一家,公司很不錯,我們有些股份。公司要摘牌,本來已經談好回購價格,突然又反悔了,提出一跟我們的心裡價相差很大的回購價。怎麼著?我還得重新上會,價格又低了不少,我怎麼跟上面交代。”上述負責人表示。

“骗炮”?撕逼?对簿公堂?盘点做市商与企业的恩怨情仇

“中途我們做市商自己主動退出做市,你企業沒有義務回購可以理解。但如果你中途自己要轉成競價轉讓,道義上你就有義務要處理我們做市商的股票。”某做市商負責人說,“我們是當初為你做市服務過的人啊。”

做市指數跌破800點,大部分做市股票也早就跌破做市商的成本價,哪怕沒有賺頭成本價被回購也算不錯,但對於企業來說,做市商的成本價與二級市場股價相差懸殊,回購依然不太現實。

“骗炮”?撕逼?对簿公堂?盘点做市商与企业的恩怨情仇

“做市,除了股價跌成狗,還給我帶來什麼好處了?做市商之前已經跟我低價拿票,賺了不少,股價跌下來就屬你跑的最快,你沒幫我接盤也就算了,現在還要求我按照你的成本價回購股份,這怎麼可能呢?”某三板公司董事長對讀懂君表示。

你好我好的光景早就過去了,這位董事長的抱怨也是新三板企業方對做市商最大的不滿。

“我和某券商高層反覆交涉多次,活躍交易量、穩定價格、除了賣出還要買進啊兄弟。”北京某做市企業老總公開表示,“但是呢,做市商不僅沒有活躍交易量,不通過買賣穩定股價,反而多賣少買,帶頭拋售。”

這跟券商內部的考核有很大關係,做市商也沒辦法,家家有定期考核和盈利任務。

談錢可真是傷感情啊,可不談怎麼辦?

“有些企業只剩一家做市商強制轉成競價,可能就是跟做市商沒談攏。”某市場人士說,管你想不想做市,反正我就是要退。

也是,看看最近有多少企業被強制轉為競價的。讀懂君還聽說,某券商做市部門,只剩倆人了,哪顧得上一家家跟你去談呢?

/ 03 /

對簿公堂

像亨達股份這種,8家做市商、7家投資機構集體起訴,就屬於撕逼升級版本了。這種往往存在於爆雷的股票中。

“基本上,像三會的情況,賬目這些我們要求,企業還是會給的,亨達股份那種情況還沒有遇到過。”某上海做市商相關人士表示。

隨著一些明星公司不斷爆雷,這些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多。

亨達股份算一個,致生聯發也得算一個,幾個月前,做市商在投資機構的號召下,一同向股東大會提出議案,要求公司董監高列席會議接受股東質詢、重組董事會等,然而,這些議案都被否了……

“骗炮”?撕逼?对簿公堂?盘点做市商与企业的恩怨情仇

“我們有一家企業目前出了問題,老闆把股權都質押了,資產可能都掏出去了,這不是惡意欺騙?”該人士告訴讀懂君,現在老闆怎麼也聯繫不上,公司啥情況他們也不清楚。

我們做市商又能做什麼呢?只能聯合維權,幾個機構股東你幾百萬股,我幾百萬股的,聯合起來試試。也只能試試,有個組織總比沒有好。”讀懂君從這語氣裡聽出絲絲涼涼的感覺。

但在這些事件中,做市商與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身份本質上無異,企業經營如何不知道,下一步規劃也不知道,錢能不能要回來更不知道。

“這種企業100家碰到1家就要人命了。”上述做市商相關人士對讀懂君表示,“其實有時候我們就像羔羊一樣,任人宰割。”

“骗炮”?撕逼?对簿公堂?盘点做市商与企业的恩怨情仇

文 | 蔡八

免責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讀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