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廣西有一片海,兩個灘。東有北海銀灘,西有東興金灘。2007年夏季,游完北海銀灘我來到東興的金灘。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說是海濱浴場,那天下海的遊客並不多。一邊有人下海海浴,一邊有京族漁民登船或淺灘捕魚,一幅和諧難得見到的場景。金灘這片海灘自古就是京族漁民傳統捕魚作業的場所,只是後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才有了“金灘海濱浴場”。萬一哪一天這片海灘完全開發成海濱浴場,到那時,你就看不到京族漁民捕魚的場景了。我無心體驗細沙、海浴,更興趣京族漁民的捕魚。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東興金灘位於京族三島中的澫尾島,與越南旅遊度假區澫柱島隔海相望。這裡沙細、水清、坡緩、浪平,無海藻、無鯊魚、無汙染,空氣清新自然,是優良的天然海濱浴場。因沙粒粗細勻稱,潔淨金黃,太陽的霞光照射在沙灘上,更是一片金燦燦,故有“金灘”之美譽。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如論沙質,金灘難以和北海的銀灘相比,海濱浴場的開發程度也遠不如銀灘(見我以前的發文),也正因為如此,當時保留下“海濱浴場”和“傳統捕魚”共有的場景。

澫尾島的主要居民是京族。京族是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也是我國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幾百年來京族人傳承著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和生活習俗,拉大網就是京族人從事海洋捕撈中最常見的一種淺海作業方式。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金灘因為坡緩、灘平、無淤泥,淺灘漁產豐富,是全國最適宜拉大網捕撈的地方。這裡一年四季均可作業,拉大網時,由網頭根據天氣、風向、潮汐、流水確定。網寬一般4至6米,網長從千米以下到三、四千米。由眾網丁扛網到竹排或小艇上,先固定一頭,然後由網頭或有撒網經驗的網丁一邊駕艇,一邊划向深海呈半孤形撒下網繩和大網,接著由岸上兩組人分別把住大網的兩頭,以網頭敲魚梆為號(現在也通過對講機,手機等發佈號令),“魚梆一敲,網帶上腰”,然後往岸上慢慢地一步一退,週而復始地收攏拉上。拉網靠岸,即可把圍在大網之內的魚、蝦、蟹、鱟等全部捕獲。

這種人工打造的竹排小船,只適於近海作業,用於拉大網捕魚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我來到金灘海邊時,已經起網完畢,正在收網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剛捕撈上來的魚、蝦、蟹等被分揀出售,絕對的海鮮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海底的錐螺螺殼也會掛在網上,成為棄品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漁民修補竹筏小船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高腳罾捕撈也是京族特有的一種傳統捕撈方式,已延續了500多年。所謂高腳罾捕撈,就是漁民在海邊捕撈時,踩在高蹺上,肩扛著重重的罾(漁網)下海,還要在海水中推罾、起罾、收罾、撿蝦、抖罾等,是力氣和技術相結合的絕活。

踩高蹺已經少了,雖然可以涉海水更深,但行動起來也更加緩慢,所以,他們就直接泡在海里用罾捕撈。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這是一片充滿生機的海灘,我去的時候是2007年。如今,擇業方式多樣化,旅遊業或其他行業可能給漁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加之傳統的捕魚方式勞作辛苦,近海漁業資源減少,所以,京族中從事傳統捕魚的漁民也會減少。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海灘捕魚,棚內棲歇。簡易的棚可以安在船上,也可以安在岸上,這就是他們臨時的歇息場所。

在金灘看京族傳統的捕魚方式,已經很難見到了

形狀看上去像“棺材”,升官(棺)發財(材),是漢族人的美好寓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