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道德經》第60章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

小鮮是指小魚。“治大國,若烹小鮮”是指治理一個大國,要象煮調小魚一樣,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火候,這樣才能把小魚給煮好。其後有“以道蒞天下”之語,是對前面的進一步闡述,非常重要。(注,也有把小鮮理解為小菜的)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很多人解釋《道德經》,總是著重於無為,卻不知此是大誤。此章正是一個很好的證據,你真正的什麼都不為了,怎麼烹小魚?把魚丟進鍋裡,就不管了,或者經常攪動?那魚就吃不了了。

只要真正的瞭解怎麼烹小魚就可以理解《道德經》的真義了,烹小魚的時候,你得先放油,大火燒起,油滾了,放魚進去,小火煮,然後要久不久推動一下它, 不要讓魚粘鍋了。

等這一面的魚煎得差不多了,再把它翻個身,繼續前面的步驟。接著放其他的佐料,當然實際的做魚有很多前後步驟,這裡就不詳敘了。

治理國家時,就要像烹小魚一樣,一根指頭大小的魚是小魚,巴掌大小的也是小魚,他們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同樣,你是油炸魚,糖醋魚,還是香辣魚,要看你得到的魚的品種來定。同時他的準備工作,備料情況,以及煮魚的過程,要求也是不同的。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治理國家也是如此,你想發展農業,工業還是旅遊服務業?得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定,你不能說在深山老林裡開工廠,也不能在鹽鹹地想搞農業,更不能在工業區開發旅遊。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方針政策,在操作過程也要不斷的調整,不是一成不變的。

並不是說腦子一拍,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要先調查清楚情況,再去制定對應的辦法,實施的過程也要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正是聖人之道,應世而移的道理。

以上所述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道德經》的“無為”是“無為之心”,並不是行動的無為,以這種“無為之心”,“自然之心”來進行有為的行動。無為心是指不事先設定某種思想,某種執念,比如說你做為一個君王,你不能說我不喜歡輕工業,我喜歡重工業,如果是這樣,你實施政策時,就容易犯錯誤,就像前蘇聯一樣,重點發展重工業,基本上不管輕工業,這樣短時期內,軍事力量就發展起來了,可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很差,活得很辛苦,最終導致瞭解體。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這就是事先設定了某種思想,導致一葉障目,如果你能以無為的心態來處理的話,同樣是一葉,達到的卻是一葉知秋的效果。新中國的發展歷史就是這樣,我們當年為了自保,咬緊牙根,搞出了三彈一星,安全有了保障了,就開始重點回過頭來建設輕工業,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重工業也沒全放下,於是短短几十年就趕超了大部分歐美國家,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回過來談武功的進階修煉方法,經過“小國寡民”的階段,身體虛弱的人身體健康了,強壯了;思緒雜亂的心思安定下來了,想要進一步的練好功夫,這時就要進一步的專修。

比如說正宗的傳統武術,是由動入靜,在經過小煉形前四個階段“運轉自如,潛氣內循,氣與力合,循經導脈”的基礎上,這時就要加入靜功(包括靜樁,靜坐和睡功)的鍛鍊了。(注,這是隻是以小煉形來比喻,真實的修行也可以練其他功法 ,只要進入到循經導脈的階段就行。)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之前的修煉是“虛處藏神”,就是不要意念,用“無思無念亦無慮”的心態來“養神養氣養真骸”,以使身心健康,元氣飽滿。這時練功時開始體內出現了光,色,氣,就要進入“實處就法|”的階段了。

如果始終是以“無思無念亦無慮”的“虛處藏神”的方法來修行,那麼你的功夫就不會有長進。這就像老子說的“烹小鮮”一樣,要根據不同階段調整方法,火候。這時是出現光時守光,出現色是守色,出現氣的循經導脈,要自然的關注它,虛靈的心神就如同鏡子一般,物來則顯,物去不留。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體內的元氣日漸飽滿,充實了,這時會有功夫停滯不前的感受,練功夫時,氣也採不進來,功夫進展很慢很慢。這是什麼原因呢?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這是因為體內元氣已經佈滿丹田,佈滿周身了, 你都已經滿了,自然很難再增長。怎麼辦?是用水磨石穿的功夫慢慢磨鍊,使元氣精純起來麼?

這樣的練法太慢太沒有效率了,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這時就需要把元氣進行壓縮,武當功夫中有定元功的修行,就是把元氣用特定的功法進行壓縮,提煉,使它昇華,從氣態壓成液態,這樣體內的丹田和經脈就有更多的空間來容納元氣。

同時這團液體的元氣,它的力量,運行的速度會更快,更強。從而能更好的開拓經脈,使它更寬更結實,同時對體內的五臟六腑,肌肉筋骨的溫養滋潤效果也更強,這也是社會上說的抱氣成丹的修為,當然這不是金丹,沒達到那層次。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而在這修行過程中,還有很多功法,比如三才樁採日月精華,奪天地造化;食氣餐霞法採草木山石之氣,以補元真,還有太乙十三式,寒山七式等專修,可以用來更好的完善自我。

這些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呢?就象我們煮魚一樣,你不能天天吃油炸魚啊?這樣會倒味口的,要多做幾種口味,品種。同時也不能只吃魚,你要經常調整飲食,雞鴨魚肉,蔬菜果實都得吃,既補充了營養,也使人的身心愉悅。再進一步,你得吃丹食藥茸,這種更有靈性的食物來促進內功的修行。

不能象我們看到的現代擂臺博擊,就是直拳,勾拳,擺拳,腿擊加抱腿摔,這時什麼?這是特定的條件下的產物,是速成品,是殘次品,是不全品,如果放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就是炮灰,如同古代的槍兵,刀盾手,弓箭手一樣,就只專一練一樣,在特定的條件下很有威力。

《道德經》第60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何指導武術內功的進階

在我們玩的很多遊戲裡,槍兵碰到弓箭手就不行了,弓箭手碰到刀盾手就要完蛋,這是兵種剋制,雖然是遊戲,也是真實的體現,這是為了速成的結果,只練一樣功夫,也只會一樣功夫。但是真的將軍是這樣麼?象三國時期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 一手神射功夫天下聞名,但是你十來二十個小兵到他跟前,他一樣用刀教你怎麼做人,這就是功夫的全面。

因此練武如果想練成高深功夫,當好好體會《道德經》裡“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含義,要多學習,多修煉。同時不要把現代搏擊當成是真功夫,他是有一定的技擊效果,但是真實水平,他的層次是什麼樣的,要搞明白。

古人說先知後覺,只有知道了,才能明白,然後才知道怎麼去走下去。即使因為自己的精力和天賦不能練成高深的功夫,也要知道功夫的真假高低,不要人云亦云,徒為人所騙,所笑!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教導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練不同的功夫,在不同的階段練不同的武藝,這樣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點贊,收藏,轉發!

武當太乙鐵松派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19代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