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關於八塔,沒有確切的資料記載。不知具體所指,但合陽過去塔多,卻是不爭的事實。現存的四座大塔都程度不同地歪向東北。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合陽的塔為什麼是歪的?有一個優美的民間傳說。據當年合陽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好地方,縣城號稱“九龍朝鳳”,不光物產豐富,還要出三石六鬥菜籽顆那麼多的官。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後來來了一位縣令,略懂風水,一見合陽這麼好的地方,氣恨的不得了,便施詭計哄騙合陽的父老鄉親,設了四鎮,建了八塔。這八座塔不偏不斜地墩在龍眼和鳳翅上。從此合陽變成了一個窮地方。又過了不知多少年,坊鎮出了個小季子,他決心出外學藝,拉倒八座塔,讓合陽人重新過上安居樂業、囤溢倉滿的好日子。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他學成後回到家鄉設壇拉倒八座塔,每座塔有九個灌灌牛朝東北方向拉,他在一旁唸唸有詞,灌灌牛在咒語的催動下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剛剛拉動的時候正巧小季子的母親從旁經過詢問怎麼回事,小季子說他要拉倒八塔,他母親隨口說了一句累死你也拉不倒,誰知話音剛落,七十二個灌灌牛全部喪命化為一縷輕煙,小季子也口吐鮮血一命嗚呼了,小季子的本事再大,畢竟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所以只把塔拉歪了,卻沒有倒下業,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小季子和他的七十二個灌灌牛,就在離塔不遠的地方修建了土塔(土疙瘩)。實際上據科學家講,合陽的古塔之所以歪倒是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和黃河河道南北向切割地層的緣故。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八塔中現存四塔,百良壽聖塔谷稱百良塔,在今百良中學(即壽聖寺舊址)校園內,建於晚唐,是1957年首批公佈的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和家莊鄉東馬村村南乳羅山東峰上的羅山寺塔也是唐代所建。塔東西兩側各有清代進士仵魁所築土塔一座,遠望狀如筆架,故又名“文峰”。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塔南山坡下是孟莊鄉岱堡村,因之群眾俗稱“岱堡塔”。高大莊嚴,為合陽諸塔之冠,亦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像寺位於平政鄉安陽村東北。大像寺又名“大雲禪院”,毀於抗日戰爭時期,獨留此塔。塔項已偏離中心5度,是名副其實的“斜塔”。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大像寺又是一座奇妙的迴音塔,站在塔北的土胡洞中用瓦片敲擊,便可聽到清脆的蛤蟆叫聲,其餘三面均無此現象。位於縣城天合園內的千金塔建於明代萬曆三十七年(1609),系縣城槐裡(即後地巷,今名文化街)人康守已捐銀千兩而建,因而得名。原有題額及碑記,今已散失。與大像寺塔同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頂磚縫中生有一柏,高三米左右,四季青翠,亦屬合陽奇景之一。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除過上述四座大塔,在城關鎮的王家莊村東南方和南伍中村東南方各有一座方形實心磚塔,建築年代約在清代;甘井鎮北伍中村南澇池邊有一六角形七層磚塔,稱為“奎星塔”,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甘井鎮城村西南方有一六角形五層磚塔,據塔鈴所鑄銘文記載,此塔建於清乾隆年間。這四座小塔的高度均在15—20米左右。

聞名遐邇的合陽“四鎮八塔”之“八塔”

如今合陽的“四鎮八塔”已不僅僅是傳承歷史,記載過去的“活化石”,更多的是提升合陽對外形象、擴大洽川風景名勝區知名度、實現合陽人“合陽夢”的“實名片”。 (文/任偉峰 合陽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